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71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解决了插针与插孔接触不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绞线插孔的内壁设有七个相邻的斜凹槽,斜凹槽的尺寸与外圈铜丝的尺寸适配,绞线插针插入绞线插孔使得绞线插针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七个相邻的斜凹槽与变形后的七根外圈铜丝紧密接触;所述公端开口处设有的环形凸起部,母端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凸起部的尺寸与的尺寸适配,所述环形凹槽的半径大于绞线插孔的半径;绞线插针与公端固定连接,公端的外壳设有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接触面大,接触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件,具体涉及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
技术介绍
接触件指元件中与对应的导电零件相配合以提供电气通路的导电零件,现有技术中,绞线插针由内圈三根外圈七根铜丝采用反向绞合,两端焊接,插针中部凸起,凸起部分外切圆直径大于插孔内径,工作时,插针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并与插孔形成七点接触。采用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铜丝呈圆柱形,铜丝与铜丝之间存在间隙,绞线插针插入插孔内,铜丝与插孔的内壁也存在间隙,接触不全面,插针与插孔接触的可靠性难以保证;2、插针插入插口的接触位置没有“限制”,该位置被碰到后容易松动,连接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绞线插针与插孔存在间隙,接触面小,插针与插孔的接触位置连接不稳定,容易松动,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上的绞线插针包括三根内圈铜丝与七根外圈铜丝反向绞合,所述绞线插针两端焊接,绞线插针中部凸起,其特征在于,绞线插孔的内壁设有七个相邻的斜凹槽,斜凹槽的尺寸与外圈铜丝的尺寸适配,绞线插针插入绞线插孔使得绞线插针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七个相邻的斜凹槽与变形后的七根外圈铜丝紧密接触;所述公端开口处设有的环形凸起部,母端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凸起部的尺寸与的尺寸适配,所述环形凹槽的半径大于绞线插孔的半径;绞线插针与公端固定连接,公端的外壳设有凹部。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母端包括设有与公端上绞线插针形状匹配的绞线插孔,所述绞线插孔的内壁设有七个相邻的斜凹槽;插针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伸长之后绞线插针上的七根铜丝与七个相邻的斜凹槽完全“贴合”,增大接触面且形成紧密接触;在拔插过程中手感柔和,插孔适应性更强。2、本技术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公端上绞线插针伸出外壳处设有的环形凸起部的形状与母端的开口处设有的环形凹槽的形状匹配,所述环形凹槽的口径大于绞线插孔的口径;公端和母端闭合后不容易松动,增加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母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公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绞线插针结构示意图以及绞线插针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公端,11-插针,12-环形凸起部,2-母端,21-绞线插孔,22-斜凹槽,23-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公端1和母端2,所述公端1上的绞线插针11包括三根内圈铜丝与七根外圈铜丝反向绞合,所述绞线插针11两端焊接,绞线插针11中部凸起,其特征在于,绞线插孔21的内壁设有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斜凹槽的尺寸与外圈铜丝的尺寸适配,绞线插针11插入绞线插孔21使得绞线插针11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与变形后的七根外圈铜丝紧密接触,所述公端1开口处设有的环形凸起部12,母端2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凹槽23,环形凸起部12的尺寸与的尺寸适配,所述环形凹槽23的半径大于绞线插孔21的半径;绞线插针11与公端1固定连接,公端1的外壳设有凹部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中,七根外圈铜丝呈圆柱形,在与插孔(21)接触后留有间隙,接触面积小;本技术方案中,母端2设有与公端1上绞线插针11形状匹配的绞线插孔21,所述绞线插孔21的内壁设有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所述绞线插针(11)插入绞线插孔(21)后,绞线插针(11)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变形之前,绞线插针(11)是七根外圈铜丝以15°反向绞合,变形拉伸之后,七根外圈铜丝的角度为12°,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也为12°,绞线插针(11)与斜凹槽(22)形成七点接触紧密接触;伸长之后绞线插针上的七根铜丝与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完全“贴合”,增大接触面且形成紧密接触,在拔插过程中手感柔和,插孔适应性更强;公端1上绞线插针11伸出外壳处设有的环形凸起部12的形状与母端2的开口处设有的环形凹槽23的形状匹配,所述环形凹槽23的口径大于绞线插孔21的口径;公端1和母端2闭合后不容易松动,增加稳定性。优选的,公端(1)的外壳设有凹部(13),凹部(13)由四点压接形成。优选的,绞线插针(11)的铜丝为铍铜丝。优选的,公端(1)的外壳材料的型号为H62Y。优选的,绞线插针(11)插入绞线插孔(21)后,绞线插针(11)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并与插孔形成七点接触。本技术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通过拔插实验,使用效果统计数据如下表:由上表可以看出,本技术能增加机械的使用寿命、接触的稳定性。本技术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的绞线直径对应的部分数据如下表:绞线直径ADLMD1L10.25mm0.65~0.750.35~0.402.9~3.11.65~1.750.4520.45mm1.3~1.50.68~0.724.9~5.13.35~3.450.9240.65mm1.85~2.150.95~1.06.9~7.13.92~4.081.25绞线直径L2插入深度mm分离力N额定电流接触电阻参考间距0.25mm0.51.27~1.520.2~11A≤25mΩ0.635mm0.45mm22.43~2.770.3~1.23A≤10mΩ1.27mm0.65mm3.53.4~3.80.3~1.85A≤10mΩ1.91mm上表中,A:绞线插针11凸起部到左端的距离,单位mm。D:绞线插针11凸起部的直径,单位mm。L:绞线插针11的长度,单位mm。M:绞线插针11伸出端组件1的长度,单位mm。D1:公端1、母端2的直径,单位mm。L1:绞线插孔21的长度,单位mm。L2:公端1外壳的长度,单位mm。由上表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拔插力小,拔插手感柔和,对插孔的位置适应更强,有较小的插入力和分离力,可靠性能高,稳定,接触面积大,适合小型化、高密度的连接器,例如:J29A系列间距1.97mm,J30J系列间距1.27mm等连接器实施例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优选凹部13由四点压接形成;绞线插针11的铜丝为铍铜丝;公端1的外壳材料的型号为H62Y;述绞线插针11伸出公端1的长度大于绞线插孔21的长度。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包括公端(1)和母端(2),所述公端(1)上的绞线插针(11)包括三根内圈铜丝与七根外圈铜丝反向绞合,所述绞线插针(11)两端焊接,绞线插针(11)中部凸起,其特征在于,绞线插孔(21)的内壁设有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斜凹槽的尺寸与外圈铜丝的尺寸适配,绞线插针(11)插入绞线插孔(21)使得绞线插针(11)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与变形后的七根外圈铜丝紧密接触;所述公端(1)开口处设有的环形凸起部(12),母端(2)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凹槽(23),环形凸起部(12)的尺寸与的尺寸适配,所述环形凹槽(23)的半径大于绞线插孔(21)的半径;绞线插针(11)与公端(1)固定连接,公端(1)的外壳设有凹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包括公端(1)和母端(2),所述公端(1)上的绞线插针(11)包括三根内圈铜丝与七根外圈铜丝反向绞合,所述绞线插针(11)两端焊接,绞线插针(11)中部凸起,其特征在于,绞线插孔(21)的内壁设有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斜凹槽的尺寸与外圈铜丝的尺寸适配,绞线插针(11)插入绞线插孔(21)使得绞线插针(11)凸起部分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七个相邻的斜凹槽(22)与变形后的七根外圈铜丝紧密接触;所述公端(1)开口处设有的环形凸起部(12),母端(2)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凹槽(23),环形凸起部(12)的尺寸与的尺寸适配,所述环形凹槽(23)的半径大于绞线插孔(21)的半径;绞线插针(11)与公端(1)固定连接,公端(1)的外壳设有凹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唐军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华永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