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932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储油罐、电动干油泵和干油过滤器,所述干油过滤器的出口分别与分支管路和总泄压管路连通,所述分支管路上连通有多条支路油管,所述总泄压管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并且所述总泄压管路上设置有总泄压阀;所述支路油管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干油电磁阀、流量监测仪、分支泄压管路和出油嘴,所述分支泄压管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分支泄压管路在回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分支泄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油口堵塞时,需要人工进行现场排查,整个排查过程费事费力,严重影响抽油机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润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抽油机是开采石油的重要设备,抽油机的旋转部位均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注入润滑脂润滑,申请号为201721743859.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该系统通过递进式分配器为不同位置的轴承供油,当任意一个出油口堵塞时,直接影响整个递进式分配器的运行,而且堵塞的出油口需要停机并人工进行现场排查,整个排查过程费事费力,严重影响抽油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出油口堵塞时,需要人工进行现场排查,整个排查过程费事费力,严重影响抽油机的生产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储油罐、电动干油泵和干油过滤器;所述干油过滤器的出口分别与分支管路和总泄压管路连通,所述分支管路上连通有多条支路油管,所述总泄压管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并且所述总泄压管路上设置有总泄压阀;所述支路油管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干油电磁阀、流量监测仪、分支泄压管路和出油嘴,所述分支泄压管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分支泄压管路在回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分支泄压阀。进一步的,所述分支管路通过快接头与多条支路油管连通。进一步的,各所述支路油管的末端通过快接头与所述出油嘴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电动干油泵和干油过滤器均安装在抽油机的底座上。进一步的,各所述支路油管铺设在抽油机的机架上并且通过所述出油嘴与润滑部位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控制干油电磁阀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对本条管路的单独供油,流量监测仪可以监测单次的供油量,以便于对润滑部位精确地供油润滑,出油嘴发生堵塞,油路压力超过分支泄压阀的设定值时,润滑油可通过分支泄压管路返回至储油罐中,同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感信号反馈给计算机,操作工人通过计算机接可精确地知道该支路的油管发生了堵塞,便于及时的维修。本技术构思巧妙,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油口堵塞时,需要人工进行现场排查,整个排查过程费事费力,严重影响抽油机的生产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的油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抽油机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油罐;2、电动干油泵;3、干油过滤器;4、支路油管;5、干油电磁阀;6、流量监测仪;7、分支泄压管路;8、出油嘴;9、压力传感器;10、分支泄压阀;11、分支管路;12、总泄压管路;13、总泄压阀;14、底座;15、机架;16、中央轴承座润滑部;17、尾轴承座润滑部;18、连杆座润滑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包括储油罐1、电动干油泵2和干油过滤器3,储油罐1、电动干油泵2和干油过滤器3从左到右依次通过管路连通,干油过滤器3的出口分别与分支管路11和总泄压管路12连通,分支管路11上连通有多条支路油管4,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有四条支路油管4,总泄压管路12与储油罐1连通,并且总泄压管路12上安装有总泄压阀13,若分支管路11发生堵塞,油路压力超过总泄压阀13的设定值时,润滑油可通过总泄压管路12返回至储油罐1中,保护了分支管路11的管路安全。支路油管4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干油电磁阀5、流量监测仪6、分支泄压管路7和出油嘴8,分支泄压管路7与储油罐1连通,分支泄压管路7在回流方向上依次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和分支泄压阀10。通过控制干油电磁阀5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对本条管路的单独供油,流量监测仪6可以监测单次的供油量,以便于对润滑部位精确地供油润滑,若出油嘴8发生堵塞,油路压力超过分支泄压阀10的设定值时,润滑油可通过分支泄压管路7返回至储油罐1中,同时压力传感器9将压力传感信号反馈给计算机,操作工人通过计算机接可精确地知道该支路的油管发生了堵塞,便于及时的维修。各支路油管4的两端分别通过快接头与分支管路11和出油嘴8连通,便于后期对支路油管4的维修及更换。在本实施例中,干油电磁阀5、流量监测仪6和压力传感器9均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操作人员直接通过计算机控制相关操作,本系统的控制电路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施,在此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储油罐1、电动干油泵2和干油过滤器3均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抽油机的底座14上,本抽油机具有中央轴承座润滑部16、尾轴承座润滑部17和连杆座润滑部18三个润滑部,其中连杆座润滑部18具有两个润滑点,其余两个润滑部只有一个润滑点,四条支路油管4铺设在抽油机的机架15上并且通过所述出油嘴8与润滑点连接。不同厂家抽油机其具体结构会有差别,根据抽油机具体结构在布局本技术的管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储油罐1中润滑油通过电动干油泵2、干油过滤器3被输送到支路油管4中,若分支管路11发生堵塞,油路压力超过总泄压阀13的设定值时,润滑油可通过总泄压管路12返回至储油罐1中,保护了分支管路11的管路安全,通过控制干油电磁阀5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对本条管路的单独供油,流量监测仪6可以监测单次的供油量,以便于对润滑部位精确地供油润滑,若出油嘴8发生堵塞,油路压力超过分支泄压阀10的设定值时,润滑油可通过分支泄压管路7返回至储油罐1中,此时压力传感器9将压力传感信号反馈给计算机,操作工人通过计算机可具体的知道哪条支路的油管发生了堵塞,便于及时的维修。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储油罐(1)、电动干油泵(2)和干油过滤器(3);所述干油过滤器(3)的出口分别与分支管路(11)和总泄压管路(12)连通,所述分支管路(11)上连通有多条支路油管(4),所述总泄压管路(12)与所述储油罐(1)连通,并且所述总泄压管路(12)上设置有总泄压阀(13);所述支路油管(4)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干油电磁阀(5)、流量监测仪(6)、分支泄压管路(7)和出油嘴(8),所述分支泄压管路(7)与所述储油罐(1)连通,所述分支泄压管路(7)在回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和分支泄压阀(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机集中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储油罐(1)、电动干油泵(2)和干油过滤器(3);所述干油过滤器(3)的出口分别与分支管路(11)和总泄压管路(12)连通,所述分支管路(11)上连通有多条支路油管(4),所述总泄压管路(12)与所述储油罐(1)连通,并且所述总泄压管路(12)上设置有总泄压阀(13);所述支路油管(4)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干油电磁阀(5)、流量监测仪(6)、分支泄压管路(7)和出油嘴(8),所述分支泄压管路(7)与所述储油罐(1)连通,所述分支泄压管路(7)在回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京辉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众腾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