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电动卷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20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电动卷帘,包括底杆、布帘、卷管、外罩、左安装码、支撑架、皇冠、管状电机、转轮、右安装码、尾插以及转筒,左安装码后端固定在墙面,左安装码左端固定在外罩内部左侧面,右安装码右端穿过方孔并固定在外罩右侧面,卷管设置在外罩内部,管状电机安装在卷管内部,转轮安装在管状电机右端,皇冠安装在管状电机左端,左安装码右端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右端与皇冠左端相连接,外罩右侧面开设有圆孔,尾插左端安装在卷管内部,布帘下端绕过转筒并与底杆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本装置的防尘功能以及缩短布帘与墙面距离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防尘易清理,稳定性好,遮挡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电动卷帘
本技术是一种管电动卷帘,属于家装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卷帘可分为电动卷帘和手动卷帘,电动卷帘安装方便且节省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更重要的是电动卷帘操作方便,不用人力就可以将布帘卷起,但是现有的电动卷帘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覆盖灰尘,且清理灰尘需要将本设备全部拆除清理,拆装麻烦,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布帘连接在卷管上,卷管与墙面有一定距离,因此造成布帘与墙面距离过大,从而影响遮挡效果,因此需要一种管电动卷帘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电动卷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操作方便,防尘易清理,稳定性好,遮挡性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电动卷帘,包括底杆、布帘、卷管、外罩、左安装码、支撑架、皇冠、管状电机、转轮、右安装码、尾插以及转筒,所述左安装码后端固定在墙面,所述左安装码左端固定在外罩内部左侧面,所述外罩右侧面后端开设有方孔,所述右安装码后端固定在墙面,所述右安装码右端穿过方孔并固定在外罩右侧面,所述卷管设置在外罩内部,所述管状电机安装在卷管内部,所述转轮安装在管状电机右端,且转轮外表面与卷管内部相贴合,所述管状电机延伸至卷管左侧,所述皇冠安装在管状电机左端,所述左安装码右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端与皇冠左端相连接,所述外罩右侧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尾插左端安装在卷管内部,所述尾插右端穿过圆孔和右安装码,并与右安装码右侧面相贴合,所述卷管后下方的外罩内部固定有长轴,所述长轴环形侧面连接有转筒,所述卷管环形侧面下端开设有凸形槽,所述凸形槽内部连接有凸型块,所述布帘上端通过凸型块压紧在凸形槽内部,所述布帘下端绕过转筒并与底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筒内部左端与右端均固定有轴承,所述长轴通过轴承与转筒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管状电机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罩内部右侧面固定有调平头,且调平头设置在尾插环形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左安装码与右安装码外表面均连接有安装码盖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管电动卷帘,因本技术添加了包括底杆、布帘、卷管、外罩、左安装码、支撑架、皇冠、管状电机、转轮、右安装码、尾插以及转筒,该设计实现了本装置的防尘功能以及缩短布帘与墙面距离的功能,清理只需清理外罩与布帘,易拆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卷帘清理不方便,布帘与墙面距离远所造成的遮挡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轴承,该设计提高了转筒转动的稳定性,因本技术添加了调平头,该设计方便调整本装置的平衡,因本技术谈价了安装码盖板,该设计实现了对右安装码的防护作用,本技术操作方便,防尘易清理,稳定性好,遮挡性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管电动卷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管电动卷帘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杆、2-布帘、3-卷管、4-外罩、5-左安装码、6-支撑架、7-皇冠、8-管状电机、9-转轮、10-右安装码、11-尾插、12-转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电动卷帘,包括底杆1、布帘2、卷管3、外罩4、左安装码5、支撑架6、皇冠7、管状电机8、转轮9、右安装码10、尾插11以及转筒12,左安装码5后端固定在墙面,左安装码5左端固定在外罩4内部左侧面,外罩右侧面后端开设有方孔,右安装码10后端固定在墙面,右安装码10右端穿过方孔并固定在外罩4右侧面,卷管3设置在外罩4内部,管状电机8安装在卷管3内部,转轮9安装在管状电机8右端,且转轮9外表面与卷管3内部相贴合,管状电机8左端延伸至卷管3左侧,皇冠7安装在管状电机8左端,左安装码5右端固定有支撑架6,支撑架6右端与皇冠7左端相连接,外罩4右侧面开设有圆孔,尾插11左端安装在卷管3内部,尾插11右端穿过圆孔和右安装码10,并与右安装码10右侧面相贴合,卷管3后下方的外罩4内部固定有长轴,长轴环形侧面连接有转筒12,卷管3环形侧面下端开设有凸形槽,凸形槽内部连接有凸型块,布帘2上端通过凸型块压紧在凸形槽内部,布帘2下端绕过转筒12并与底杆1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本装置的防尘功能以及缩短布帘2与墙面距离的功能。转筒12内部左端与右端均固定有轴承,长轴通过轴承与转筒12相连接,该设计提高了转筒12转动的稳定性,管状电机8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外罩4内部右侧面固定有调平头,且调平头设置在尾插11环形侧面,该设计方便调整本装置的平衡,左安装码5与右安装码10外表面均连接有安装码盖板,该设计实现了对右安装码10的防护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前,使用人员将凸形块从凸形槽内部取出,然后将布帘2上端放置在凸形槽内部,此时使用人员将凸形块安装并压紧在凸型槽内部,从而将布帘2上端固定在卷管3上,然后使用人员将本装置安装固定在窗户上方,使用人员将管状电机8与外接电源的电路相接通,管状电机8运行带动转轮9转动,转轮9转动带动卷管3转动,卷管3转动带动布帘2转动,从而布帘2下端向下移动,布帘2移动带动转筒12绕着长轴转动,从而使布帘2与窗户相贴合,轴承提高了转筒12转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布帘2向下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布帘2向下移动带动底杆1向下移动,当底杆1移动至窗户下侧时,使用人员关闭管状电机8,当布帘2需要收起时,使用人员只需要反向运行管状电机8,从而使布帘2向上移动,当底杆1刚好移动至外罩4内部时,使用人员关闭管状电机8即可,该设计实现了本装置的防尘功能以及缩短布帘2与墙面距离的功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电动卷帘,包括底杆、布帘、卷管、外罩、左安装码、支撑架、皇冠、管状电机、转轮、右安装码、尾插以及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码后端固定在墙面,所述左安装码左端固定在外罩内部左侧面,所述外罩右侧面后端开设有方孔,所述右安装码后端固定在墙面,所述右安装码右端穿过方孔并固定在外罩右侧面,所述卷管设置在外罩内部,所述管状电机安装在卷管内部,所述转轮安装在管状电机右端,且转轮外表面与卷管内部相贴合,所述管状电机左端延伸至卷管左侧,所述皇冠安装在管状电机左端,所述左安装码右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端与皇冠左端相连接,所述外罩右侧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尾插左端安装在卷管内部,所述尾插右端穿过圆孔和右安装码,并与右安装码右侧面相贴合,所述卷管后下方的外罩内部固定有长轴,所述长轴环形侧面连接有转筒,所述卷管环形侧面下端开设有凸形槽,所述凸形槽内部连接有凸型块,所述布帘上端通过凸型块压紧在凸形槽内部,所述布帘下端绕过转筒并与底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电动卷帘,包括底杆、布帘、卷管、外罩、左安装码、支撑架、皇冠、管状电机、转轮、右安装码、尾插以及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码后端固定在墙面,所述左安装码左端固定在外罩内部左侧面,所述外罩右侧面后端开设有方孔,所述右安装码后端固定在墙面,所述右安装码右端穿过方孔并固定在外罩右侧面,所述卷管设置在外罩内部,所述管状电机安装在卷管内部,所述转轮安装在管状电机右端,且转轮外表面与卷管内部相贴合,所述管状电机左端延伸至卷管左侧,所述皇冠安装在管状电机左端,所述左安装码右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端与皇冠左端相连接,所述外罩右侧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尾插左端安装在卷管内部,所述尾插右端穿过圆孔和右安装码,并与右安装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欧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