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6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的吊顶板和至少一个安装组件,且所述吊顶板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房顶下方;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杆、界面调节件以及第一龙骨,所述固定杆垂直固定在房顶且该固定杆的底部具有螺杆段,所述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垂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界面调节件以螺纹孔螺纹连接到固定杆的螺杆段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杆上,并通过调节在螺杆段的位置调整与房顶之间的距离;所述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固定部,且第一龙骨固定在界面调节件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界面调节件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到固定杆的螺杆段的方式,实现将吊顶板固定在房顶上。该吊顶结构相当简单,不仅安装、维护方便快捷,而且占用房屋层高少、减小屋顶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修装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吊顶结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吊顶结构复杂,不仅安装、维护不便,而且占用房屋层高、增加屋顶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吊顶结构复杂,不仅安装、维护不便,而且占用房屋层高、增加屋顶负荷的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吊顶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的吊顶板和至少一个安装组件,且所述吊顶板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房顶下方;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杆、界面调节件以及第一龙骨,所述固定杆垂直固定在房顶且该固定杆的底部具有螺杆段,所述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垂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界面调节件以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到所述固定杆的螺杆段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并通过调节在螺杆段的位置调整与房顶之间的距离;所述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固定部,且所述第一龙骨固定在所述界面调节件的固定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吊顶结构中,所述界面调节件包括垂向连接板以及水平限位板,所述垂向连接板位于所述水平限位板下方并垂直于所述第一龙骨;所述水平限位板具有所述螺纹孔,且所述固定杆的螺杆段螺纹连接在所述水平限位板的螺纹孔中;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垂向连接板上。在本技术所述的吊顶结构中,所述固定部由所述垂向连接板腰两侧的窝槽构成;所述第一龙骨包括水平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两侧的两个垂向部以及分别连接两个垂向部上侧边缘的嵌入部,且每一所述嵌入部位于所述垂向部的内侧;所述第一龙骨以嵌入部卡接到所述垂向连接板的窝槽的方式固定到所述垂向连接板上。在本技术所述的吊顶结构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龙骨,所述第二龙骨的侧边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侧壁墙上,且所述第二龙骨与第一龙骨平行;至少部分所述吊顶板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龙骨的底边上。在本技术所述的吊顶结构中,所述吊顶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龙骨的水平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吊顶结构中,所述第一龙骨的水平部上设有两个第一内陷槽,所述吊顶板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龙骨的水平部时所述紧固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陷槽中。在本技术所述的吊顶结构中,所述第二龙骨的第一边设有一个第二内陷槽,所述吊顶板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龙骨的底边时所述紧固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内陷槽中。在本技术所述的吊顶结构中,所述吊顶板与房顶之间的距离最小为30mm;所述垂向连接板为倒立的等腰梯形、倒立南瓜形或倒立锥台形;所述垂向连接板由热镀锌钢板形成。在本技术所述的吊顶结构中,所述水平限位板的外侧缘为圆形或矩形;所述吊顶板为纸面石膏板或硅酸钙板。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界面调节件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到固定杆的螺杆段的方式,实现将吊顶板固定在房顶上。该吊顶结构相当简单,不仅安装、维护方便快捷,而且占用房屋层高少、减小屋顶负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吊顶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吊顶结构实施例中固定杆、界面调节件以及第一龙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吊顶结构实施例中垂向连接板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吊顶结构实施例中第一龙骨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吊顶结构实施例中第二龙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吊顶板2-固定杆3-第一龙骨2a-螺杆段41-垂向连接板42-水平限位板41a-窝槽3a-嵌入部42a-螺纹孔5-第二龙骨3b-第一内陷槽5a-第二内陷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所示,是本技术吊顶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吊顶结构可应用于装修装饰领域中。本实施中的一种吊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的吊顶板1和至少一个安装组件,且吊顶板1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房顶下方;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杆2、界面调节件以及第一龙骨3,固定杆2垂直固定在房顶且该固定杆2的底部具有螺杆段2a,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垂向设置的螺纹孔42a;界面调节件以螺纹孔42a螺纹连接到固定杆2的螺杆段2a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杆2上,并通过调节在螺杆段2a的位置调整与房顶之间的距离;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固定部,且第一龙骨3固定在界面调节件的固定部。本实施例中的吊顶结构通过界面调节件的螺纹孔42a螺纹连接到固定杆2的螺杆段2a的方式,实现将吊顶板1固定在房顶上。该吊顶结构相当简单,不仅安装、维护方便快捷,而且占用房屋层高少、减小屋顶负荷。更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界面调节件包括垂向连接板41以及水平限位板42,垂向连接板41位于水平限位板42下方并垂直于第一龙骨3水平限位板42具有螺纹孔42a,且固定杆2的螺杆段2a螺纹连接在水平限位板42的螺纹孔42a中;固定部位于垂向连接板41上。前述结构中的垂向连接板41、水平限位板42以及垂向连接板41垂直于第一龙骨3有助于吊顶板1与房顶保持平行,便于安装、维护。并且,前述实施例中的固定杆2的螺杆段2a与水平限位板42垂直,可保证固定杆2的螺杆段2a螺纹连接在水平限位板42上的螺纹孔42a中。具体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固定部由垂向连接板41腰两侧的窝槽41a构成。第一龙骨3包括水平部、分别连接在水平部的上表面两侧的两个垂向部以及分别连接两个垂向部上侧边缘的嵌入部3a,且每一嵌入部3a位于垂向部的内侧;第一龙骨3以嵌入部3a卡接到垂向连接板41的窝槽41a的方式固定到垂向连接板41上。前述结构中的第一龙骨3作为一个连接枢纽件,可使得吊顶板1间接连接在界面调节件的垂向连接板41上,进而使吊顶板1间接连接在房顶。其中,第一龙骨3连接到垂向连接板41的过程为:在与垂向连接板41垂直的第一侧或第二侧将第一龙骨3的嵌入部3a卡接到垂向连接板41腰部的窝槽41a中;然后调整第一龙骨3位置,进而将吊顶板1安装到确定的位置。为避免吊顶板1安装在房顶上后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龙骨5,第二龙骨5的侧边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侧壁墙上,且第二龙骨5与第一龙骨3平行;至少部分吊顶板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二龙骨5的底边上。其中,紧固件为自攻螺钉上述实施例中的吊顶板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龙骨3的水平部,进而实现将吊顶板1固定在房顶上。其中,紧固件为自攻螺钉作为优选地,第一龙骨3的水平部上设有两个第一内陷槽3b,吊顶板1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龙骨3的水平部时紧固件的部分位于第一内陷槽3b中。前述结构中的第一内陷槽3b有助于通过紧固件将吊顶板1固定在第一龙骨3上,进而将吊顶板1安装到房顶上。作为优选地,第二龙骨5的第一边设有一个第二内陷槽5a,吊顶板1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龙骨5的底边时紧固件的部分位于第二内陷槽5a中。前述结构中的第二内陷槽5a有助于通过紧固件将吊顶板1固定在第二龙骨5上,进而将吊顶板1安装到房顶上。通过本技术中的吊顶结构可实现吊顶板1与房顶之间的距离最小为30mm。具体地,垂向连接板41可为倒立的等腰梯形、倒立南瓜形或倒立锥台形。并且,垂向连接板41由热镀锌钢板形成。此外,水平限位板42的外侧缘为圆形或矩形。其中,水平限位板42的外侧缘为圆形更便于手动或自动将水平限位板42拧紧在固定杆2上。具体来说,吊顶板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的吊顶板和至少一个安装组件,且所述吊顶板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房顶下方;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杆、界面调节件以及第一龙骨,所述固定杆垂直固定在房顶且该固定杆的底部具有螺杆段,所述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垂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界面调节件以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到所述固定杆的螺杆段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并通过调节在螺杆段的位置调整与房顶之间的距离;所述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固定部,且所述第一龙骨固定在所述界面调节件的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的吊顶板和至少一个安装组件,且所述吊顶板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房顶下方;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杆、界面调节件以及第一龙骨,所述固定杆垂直固定在房顶且该固定杆的底部具有螺杆段,所述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垂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界面调节件以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到所述固定杆的螺杆段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并通过调节在螺杆段的位置调整与房顶之间的距离;所述界面调节件上具有固定部,且所述第一龙骨固定在所述界面调节件的固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调节件包括垂向连接板以及水平限位板,所述垂向连接板位于所述水平限位板下方并垂直于所述第一龙骨;所述水平限位板具有所述螺纹孔,且所述固定杆的螺杆段螺纹连接在所述水平限位板的螺纹孔中;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垂向连接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由所述垂向连接板腰两侧的窝槽构成;所述第一龙骨包括水平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两侧的两个垂向部以及分别连接两个垂向部上侧边缘的嵌入部,且每一所述嵌入部位于所述垂向部的内侧;所述第一龙骨以嵌入部卡接到所述垂向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宇昂朱洋洋马英超高恒王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