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887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及汽车。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第一缓冲装置、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一传感器、逃生门和万向引导轮。第一缓冲装置被配置为设置在汽车的车头;碰撞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缓冲装置中;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车身两侧,第一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以检测汽车是否侧翻;逃生门设置在汽车的车体上以连通车体内外,逃生门与控制单元连接;万向引导轮设置在车体上以支撑车体的滑动;控制单元与碰撞传感器、第一传感器、逃生门控制电路、万向引导轮,以及汽车的刹车控制电路共同组成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当下巴士是人们选择频率极高的一种交通工具,但由于巴士乘客较多、缺少针对乘客的可自动触发和控制的安全保护系统,导致发生事故后乘客难以快速从车内撤出。意外的发生往往出于人为因素,但我们无法从个人角度消除危险。不同于轿车的安全防护系统中安全气囊和ABS的应用起到了一定效果,然而在巴士中并未有效的减少伤亡,原因主要是在单一分离化的安全装置无法保障整车乘客的安全以及司机处理紧急事件的经验不足。且由于巴士空间较大,安全气囊难以起作用,再加上巴士缺少集中控制,自动运行的安全保护系统,导致巴士发生碰撞,侧翻等事故时乘客的安全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其能够安全、可靠地为巴士等车辆中的乘客提供安全防护,保障车内乘客的人身安全,且能够保障车辆在遇到事故时的安全性,且这样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制造方便,有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汽车。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其设置在汽车的车体上以提供安全防护,其包括:第一缓冲装置、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一传感器、逃生门和万向引导轮;第一缓冲装置被配置为设置在汽车的车头;碰撞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缓冲装置中,且碰撞传感器被配置为在第一缓冲装置移动预设距离的位移后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给控制单元;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车身两侧,第一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以检测汽车是否侧翻;逃生门设置在汽车的车体上以连通车体内外,逃生门与控制单元连接;万向引导轮设置在车体上以支撑车体的滑动;控制单元与碰撞传感器、第一传感器、逃生门控制电路、万向引导轮,以及汽车的刹车控制电路共同组成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控制系统。现有的大巴车的安全防护系缺乏,导致对大巴车中乘客的保护不足,时常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据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其包括第一缓冲装置、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一传感器、逃生门和万向引导轮。使用时,第一缓冲装置形成了吸能结构能够实现对碰撞的高效缓冲,同时碰撞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以控制车辆减速提供时间,以及减弱车辆的形变。当碰撞传感器检测到发生碰撞时,控制单元控制车辆自动刹车,同时引导万向引导轮打开防止车辆侧翻后翻滚。另一方面,第一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发生侧翻或是否停止,只有当车辆侧翻至停止时控制单元再将逃生门自动打开,便于乘客迅速撤离。这样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是系统地触发车辆上一系列的安全保护设备来保障乘客的安全,其被动、迅速触发、自动控制的特点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司机应急能力的要求,以此降低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率。综上,这样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明显地提高大巴车中乘客的安全性,且制造方便,有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连接单元和多个蜂巢结构;多个蜂巢结构相互平行的排列,相邻的蜂巢结构通过连接单元连接;碰撞传感器设置在蜂巢结构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蜂巢结构包括多个组成单元;组成单元依次连接,且多个组成单元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单元包括弹簧减震器;弹簧减震器设置在相邻的蜂巢结构之间。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感器为MPU6050传感器。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为STM32单片机。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逃生门安装在车身侧壁;且逃生门被配置为将车体内外连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乘客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警示灯;警示灯杯配置为设置在车体上,且警示灯与控制单元连接。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这样的汽车能够安全、可靠地为巴士等车辆中的乘客提供安全防护,保障车内乘客的人身安全,且能够保障车辆在遇到事故时的安全性。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其包括第一缓冲装置、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一传感器、逃生门和万向引导轮。使用时,第一缓冲装置形成了吸能结构能够实现对碰撞的高效缓冲,同时碰撞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以控制车辆减速提供时间,以及减弱车辆的形变。当碰撞传感器检测到发生碰撞时,控制单元控制车辆自动刹车,同时引导万向引导轮打开防止车辆侧翻后翻滚。另一方面,第一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发生侧翻或是否停止,只有当车辆侧翻至停止时控制单元再将逃生门自动打开,便于乘客迅速撤离。这样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是系统地触发车辆上一系列的安全保护设备来保障乘客的安全,其被动、迅速触发、自动控制的特点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司机应急能力的要求,以此降低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率。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这样的汽车能够安全、可靠地为巴士等车辆中的乘客提供安全防护,保障车内乘客的人身安全,且能够保障车辆在遇到事故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图标:10-车体;20-乘客安全保护系统;100-第一缓冲装置;110-连接单元;120-蜂巢结构;121-组成单元;200-碰撞传感器;300-控制单元;400-第一传感器;500-逃生门;600-万向引导轮;700-警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其设置在汽车的车体上以提供安全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缓冲装置、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一传感器、逃生门和万向引导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汽车的车头;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装置中,且所述碰撞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移动预设距离的位移后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两侧,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以检测汽车是否侧翻;所述逃生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车体上以连通车体内外,所述逃生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万向引导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以支撑车体的滑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碰撞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逃生门控制电路、万向引导轮,以及汽车的刹车控制电路共同组成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其设置在汽车的车体上以提供安全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缓冲装置、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一传感器、逃生门和万向引导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汽车的车头;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装置中,且所述碰撞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移动预设距离的位移后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两侧,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以检测汽车是否侧翻;所述逃生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车体上以连通车体内外,所述逃生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万向引导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以支撑车体的滑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碰撞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逃生门控制电路、万向引导轮,以及汽车的刹车控制电路共同组成乘客安全保护系统的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连接单元和多个蜂巢结构;多个所述蜂巢结构相互平行的排列,相邻的所述蜂巢结构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蜂巢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权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