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伟成专利>正文

一种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24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包括引流管、穿刺引导针和连接管;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引流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流部和引流尾部;引流部具有引流头,引流头开设有引流开口;穿刺引导针包括穿刺引导针主体,穿刺引导针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穿刺头和穿刺尾部;穿刺引导针主体沿其延展方向开设有引流凹槽;穿刺尾部位于引流尾部外,穿刺引导针主体穿过引流尾部并位于引流主管内,穿刺头朝向引流头的引流开口;穿刺引导针主体与引流尾部的穿设处吻合密闭,引流凹槽与引流管之间形成引流通道;连接管与引流主管连接,且连接管与引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具有结构简单、避免医源性气胸、引流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引流管使用较为广泛的有粗胸腔引流管、以猪尾巴引流管和中心静脉连接管为代表的细引流管、带针胸管。1.粗胸腔引流管:优点是管径粗,引流效果好。缺点是操作需切开皮肤1-2cm,分离胸壁肌层和肋间肌难度较大,常常需要胸外科专科医师来完成,且粗管易压迫肋间神经,造成患者疼痛不适,影响患者呼吸,咳嗽排痰,增加患者痛苦和延长治疗时间。2.猪尾巴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为代表的细引流管:优点在于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等,已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得到推广。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1)两种细管都是基于Seldinger置管技术,需要穿刺、置入导丝、扩皮、置管、拔除导丝等相对繁琐过程。(2)穿刺针头的型号限制了导丝的直径,细导丝无法支撑起来较粗内径的猪尾巴管造成一定程度的置入困难,且在胸腔积液引流术时较粗的扩皮器和猪尾巴管置入过程中和细导丝之间的间隙较大易漏气形成医源性气胸等并发症。3.带针胸管:粗的带针胸管内为铝合金或不锈钢类实心金属穿刺引导针,细的胸管内有实心金属穿刺引导针或实心穿刺引导针内芯+内套管组合的穿刺引导针两种。这些穿刺引导针到达病灶的积液或积气的时候不能及时提醒操作者已到达穿刺部位,需要拔除针芯见到液体或连接注射器试抽见到气体才能确定到达病灶内。若未见到液体或气体,还需要重新置入穿刺引导针芯,重新调整位置,增加操作步骤、难度和风险。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尚未出现胸腔积液在引流管放置过程中能在完全密闭状态下操作,精准提示穿刺深度且能降低医源性气胸发生和降低操作风险的引流导管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医源性气胸、引流效果好、降低损伤内脏的风险、一步法置入操作简单准确、安全性高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一种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包括引流管、穿刺引导针和连接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所述引流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流部和引流尾部;所述引流部具有引流头,所述引流头开设有引流开口;所述穿刺引导针包括穿刺引导针主体,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穿刺头和穿刺尾部;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沿其延展方向开设有引流凹槽;所述穿刺尾部位于所述引流尾部外,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穿过所述引流尾部并位于所述引流主管内,所述穿刺头朝向所述引流头的引流开口;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与所述引流尾部的穿设处吻合密闭,所述引流凹槽与所述引流管之间形成引流通道;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主管连接,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本技术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通过设置引流管、穿刺引导针和连接管,将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与所述引流尾部的穿设处设置为密闭,使整个穿刺过程处于密闭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非密闭状态下置入负压的胸膜腔引流液体时易出现医源性气胸的风险的问题;利用穿刺引导针主体上的引流凹槽与引流管之间形成的通畅的引流通道进行引流,并直接通过连接管将引流的积液排出,使引流过程更加顺畅;利用引流管和穿刺引导针的配合实现一步法置入引流管,简化操作流程,并提高了安全性和精准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流部还开设有多个侧孔;多个所述侧孔位于所述引流头和所述引流主管之间;所述引流头为锥形,可实现包裹固定所述穿刺引导针的穿刺头,方便突破穿刺组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流尾部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穿刺引导针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的所述引流凹槽吻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流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引流尾部远离所述引流主管的一端,所述限位件为所述引流尾部内形成的圆弧形凸起。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穿刺头具有钝化尖端;所述钝化尖端的两侧分别延展出锐化边缘,所述锐化边缘与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上设置有多段刻度线;多段所述刻度线分别沿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的周向设置,且多段所述刻度线相互平行;所述穿刺尾部为圆形底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流管还包括歧管;所述歧管与所述引流主管连接,且所述歧管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连接管经所述歧管与所述引流主管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管主体和压力调节仓;所述连接管主体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管主体的连接端与所述歧管连接,所述压力调节仓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主体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还包括连接帽和肝素帽;所述连接帽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主体的连接端,所述连接帽与所述歧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主体的自由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肝素帽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主体的自由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还包括夹子;所述夹子夹设于所述连接管主体上,且所述夹子位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压力调节仓之间。本技术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引流管、穿刺引导针和连接管,将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上的引流凹槽与所述引流尾部的穿设处设置的限位件吻合,使整个穿刺过程处于密闭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引流管置入负压的胸膜腔引流液体时处于非密闭状态易形成医源性气胸的问题。(2)利用穿刺引导针主体上的引流凹槽与引流管之间形成的通畅的引流通道,实现穿刺过程中对液体或气体的吸引通道,精准提示穿刺到病灶。(3)在穿刺头上设置钝化尖端和锐化边缘,既能顺利穿透固定的胸壁,又可以防止尖端损伤相对游离的肺脏等部位,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穿刺针锐利尖端易刺伤内脏的问题。(4)在穿刺引导针主体上设置多段刻度线,可以对穿刺引导针引导引流管置入过程中提供深度参考,避免穿刺引导针置入过深刺伤内脏或置入太浅脱出皮肤外,进一步降低操作风险。(5)利用引流管和穿刺引导针的配合实现一步法置入,简化操作流程,并提高了安全性和精准性。(6)利用夹子和压力调节仓的配合可以形成负压状态,当穿刺引导针引导引流管到达病灶后,病灶内的液体或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引流通道即刻被所述压力调压仓的负压吸引到,精准提示到达穿刺部位。(7)本技术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具有结构简单、降低医源性气胸、引流效果好、降低损伤内脏的风险、一步法置入操作简单精准、安全性高等优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2是引流管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3是穿刺引导针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4是限位件处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穿刺引导针主体的引流凹槽处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是钝化尖端和锐化边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连接管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的引流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的优选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包括引流管1、穿刺引导针2和连接管3。所述穿刺引导针2穿设于所述引流管1内,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引流管1连通。利用所述穿刺引导针2引导所述引流管1进行穿刺并置入所述引流管1,并将积液经所述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穿刺引导针和连接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所述引流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流部和引流尾部;所述引流部具有引流头,所述引流头开设有引流开口;所述穿刺引导针包括穿刺引导针主体,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穿刺头和穿刺尾部;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沿其延展方向开设有引流凹槽;所述穿刺尾部位于所述引流尾部外,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穿过所述引流尾部并位于所述引流主管内,所述穿刺头朝向所述引流头的引流开口;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与所述引流尾部的穿设处吻合密闭,所述引流凹槽与所述引流管之间形成引流通道;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主管连接,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穿刺引导针和连接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所述引流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流部和引流尾部;所述引流部具有引流头,所述引流头开设有引流开口;所述穿刺引导针包括穿刺引导针主体,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穿刺头和穿刺尾部;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沿其延展方向开设有引流凹槽;所述穿刺尾部位于所述引流尾部外,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穿过所述引流尾部并位于所述引流主管内,所述穿刺头朝向所述引流头的引流开口;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与所述引流尾部的穿设处吻合密闭,所述引流凹槽与所述引流管之间形成引流通道;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主管连接,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还开设有多个侧孔;多个所述侧孔位于所述引流头和所述引流主管之间;所述引流头为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尾部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穿刺引导针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穿刺引导针主体的所述引流凹槽吻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引流尾部远离所述引流主管的一端,所述限位件为所述引流尾部内形成的圆弧形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引流导管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伟成詹文材王建慧黄旭杰谭松涛刘盛华邢建洲彭雪凌
申请(专利权)人:石伟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