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轴组件及其使用的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668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轴组件,包括:带开孔的第一支架;至少两垫圈,开设有异形孔,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圆孔两侧;一阻尼转轴,包括一转轴本体,其两端连接锁紧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锁紧部包括外螺纹,在外螺纹面沿所述转轴本体中心轴方向设至少第一平面,在第一连接部开设沿所述转轴本体中心轴方向的连接面;防松紧固件,与所述阻尼转轴的外螺纹配合紧固;所述垫圈上异形孔与所述锁紧部的端面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包括触摸屏组件和转动组件,其中第二转动组件在所述阻尼轴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触摸屏显示器的翻盖使用,并可锁停在不同的角度,很好解决了触摸屏显示器的不同视角观测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轴组件及其使用的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件和安装结构,尤其是一种阻尼轴组件及其使用的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显示器,简单的说,就是在显示器上安装了触摸屏,成为带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器。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液晶触摸显示器。触摸屏本身没有显示图像的功能,是全透明的,看起来就像一块玻璃一样;而显示屏(一般是液晶屏LCD)是用来显示图像的,不能感知触摸。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触摸屏作为一种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触摸屏常用的有电容屏和电阻屏之分。简单的电容屏是一个四层复合玻璃板,其中有层ITO材料。ITO是一种氧化铟锡材料,它透明,并且可以导电,手指在靠近或触及屏幕时与ITO层行成电容导通。电阻屏基本上也是薄膜加上玻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涂层,ITO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通过手指按压形成电阻式导通。对于所有的LCD显示器,都有亮度和对比度不是很好的缺陷,也有液晶“坏点”、怕高温、静电和灰尘问题等;还有LCD屏幕可视角度小,正面看清楚,侧转20度以上,就开始反光和模糊等。触摸屏的结构复杂且薄,屏幕易碎;所以在产品安装后一定要考虑更换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应当理解,本公开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解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实现在仪器外安装触摸屏显示器和内部的热源隔离。触摸屏显示器的翻盖结构,使用时翻开,且可锁停在不同的角度,很好解决了触摸屏显示器在侧视时模糊看不清缺陷;不用时又可盖上触屏,防止灰尘的污染。更换触摸屏,只需抽出外框,简单方便。这样不仅提高了触摸屏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用户对触摸屏使用的兴趣。此结构也可用在非触屏LCD显示器上。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包括一开孔;至少两垫圈,开设有异形孔,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孔两侧;一阻尼转轴,包括一转轴本体,其两端连接锁紧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锁紧部包括外螺纹,在外螺纹面沿所述转轴本体中心轴方向设至少第一平面,在第一连接部开设沿所述转轴本体中心轴方向的连接面,在所述连接面设有连接孔;防松紧固件,与所述阻尼转轴的外螺纹配合紧固;所述垫圈上异形孔与所述锁紧部的端面相配合。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阻尼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转轴和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为轴径的小间隙配合,所述阻尼转轴和所述第一支架形成了一个具有固定摩擦力的转动副。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阻尼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和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高碳T7冲压而成,淬火到HRC37-42后再镀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触摸屏组件,包括触摸屏框、触摸屏和U形支架,所述触摸屏框将所述触摸屏卡固在所述U形支架上;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U形支架下端,包括第一、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轴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轴套和第二支架,所述轴套穿设所述第二支架在所述阻尼轴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进一步包括:边框,设置在所述U形支架底边,包括第一、第二卡钩,与所述触摸屏框侧边底端的V型槽实现卡合。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轴套和第二支架,所述轴套包括筒状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筒状部为空心圆柱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沿所述筒状部中心轴方向的平面和所述平面上开设的连接孔,所述轴套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开孔中形成小间隙配合。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的传输导线通过所述轴套的所述筒状部引出。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两内侧竖直方向设置凹槽,用以沿着所述U形支架两侧边滑动。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卡钩采用双斜度卡钩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实现了触摸屏显示器的翻盖使用,并可锁停在不同的角度,很好解决了触摸屏显示器的不同视角观测问题。附图说明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公开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公开。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
的人员而言,从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1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显示器组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1)示意了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2)示意了图2(1)中触摸屏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3)示意了图2(1)中边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显示器组件结构与整机上外壳组的安装示意图;图4示意了操作者坐下使用时触屏第一较佳角度的示意图;图5示意了操作者站着使用时触屏第二较佳角度的示意图;图6示意了在不使用整机时触屏盖上状态的示意图;图7将图1中阻尼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8(1)和8(2)示意了阻尼转轴的结构;图9(2)和9(2)示意了轴套的结构。附图标记1――触摸屏框2――触摸屏3――U形支架5――电缆线6――第二支架7――轴套9――边框10――阻尼转轴11――第一支架111――圆孔121~123――第一至第三垫圈13――防松螺母14――盘头螺丝15――侧边16――V型槽17――凹槽18――第一卡钩19――第二卡钩20――触摸屏显示器组件21――电缆线22――螺丝23――显示器安装槽24――外壳组91――第一卡钩92――第二卡钩100-触摸屏组件200――转动组件101――转轴本体102――锁紧部103――第一连接部721――第三连接螺孔722――第四连接螺孔900――分光光度计本体1021――第一平面1022――第二平面1023――外螺纹1031――第三平面1032――第一连接螺孔1033――第二连接螺孔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公开了结合本专利技术特征的一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例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是来限定。说明书中引用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一示例性实施例”等等表明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殊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所有实施例不必包含该特殊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些短语不必涉及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联系一实施例描述特殊特征、机构或特性时,就认为联系其他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此外,应理解,这里使用的空间描述(例如,之上、之下、上方、左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包括一开孔;至少两垫圈,开设有异形孔,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孔两侧;一阻尼转轴,包括一转轴本体,其两端连接锁紧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锁紧部包括外螺纹,在外螺纹面沿所述转轴本体中心轴方向设至少第一平面,在第一连接部开设沿所述转轴本体中心轴方向的连接面,在所述连接面设有连接孔;防松紧固件,与所述阻尼转轴的外螺纹配合紧固;所述垫圈上异形孔与所述锁紧部的端面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包括一开孔;至少两垫圈,开设有异形孔,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孔两侧;一阻尼转轴,包括一转轴本体,其两端连接锁紧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锁紧部包括外螺纹,在外螺纹面沿所述转轴本体中心轴方向设至少第一平面,在第一连接部开设沿所述转轴本体中心轴方向的连接面,在所述连接面设有连接孔;防松紧固件,与所述阻尼转轴的外螺纹配合紧固;所述垫圈上异形孔与所述锁紧部的端面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转轴和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为φ4轴径的小间隙配合,所述阻尼转轴和所述第一支架形成了一个具有固定摩擦力的转动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和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高碳T7冲压而成,淬火到HRC37-42后再镀镍。4.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触摸屏组件,包括触摸屏框、触摸屏和U形支架,所述触摸屏框将所述触摸屏卡固在所述U形支架上;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U形支架下端,包括第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先俊
申请(专利权)人: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