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防冲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736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堤坝防冲击装置,具有基座,此基座上还设有以可回复的翻转摆动方式与基座连接在一起的挡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基座上设有的挡板以可回复的翻转摆动方式与基座连接在一起,初始时挡板立于水中,当波浪袭来时,作用在挡板上,使挡板发生翻转,并顺势贴附在海或河等床上,防止波浪对海或河等床的冲刷和侵蚀,波浪消失后,挡板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形成人工礁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运输和施工方便且成本低,打破传统防波装置的结构形式,克服其功能单一的缺陷,可有效保护海或河等床不受波浪损坏的同时,还可作为人工礁石改善水生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堤坝防冲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岸、海岸或港口的防护构筑物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堤坝防冲击装置。
技术介绍
防波装置为防御波浪的冲击、侵蚀和侵袭,保护沿岸设施和船舶等,和维持沿岸水面平稳及防止沿岸淤泥和杂物淤积等,以保证沿岸设施免受波浪影响及船舶在沿岸安全停泊和作业而修建的水域沿岸或沿岸外侧水域中的防护构筑物。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波装置如斜坡堤、直墙堤、混成堤、透空堤和浮堤等。斜坡堤,堤外坡常用天然大块石、人工混凝土方块或异形块体护面,防止波浪淘刷,堤身一般用分层分级块石堆成梯形断面,堤顶高程主要根据波浪在护面上的上爬高度和容许越波量来确定,斜坡堤适用于水深较小和软土地基的条件;直墙堤,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沉箱或混凝土巨块构筑,波浪较小时也可采用木笼,近年来也采用大型管柱排列的结构,直墙堤适用于岩基或较密实的地基,墙底常铺一层碎石基床,堤外基床面视需要铺设护面块石,堤内侧可兼作码头用,容许越浪时堤顶高程可降低,有时还采用消角顶盖和带消浪空室的沉箱以减少立波压力;混成堤,由处于下部的斜坡堤和处于上部的直墙堤组成;透空堤在结构上,把上部防浪结构安设在桩、柱支撑上,构成下部可以透水的防波装置,主要应用于波浪小、水深大的水域;浮堤,由浮体和锚系设备组成的防波装置,可以消减表面波能,浮体常用铁锚系在沉块上。经研究发现,即使设置了以上各防波装置,但还是不能避免海或河等床被削弱后的波浪或水体自然浮动的冲刷和侵蚀,再加上由于人类不当的活动,大量天然供水生物生存繁衍的礁石等栖息场所遭到破坏,水生环境日渐恶劣,造成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等都急剧下降,所以改善水生环境对人类生存有重大意义,然而斜坡堤、直墙堤和混成堤虽然结构稳固,防浪效果好,但其通体的结构没有为水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且运输和施工复杂;透空堤和浮堤的运输和施工方便,也可为水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但其结构不稳定,防波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可带来运输和施工方便且成本低,有效保护海或河等床不受波浪损坏的同时,还可作为人工礁石改善水生环境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堤坝防冲击装置,具有基座,此基座上还设有以可回复的翻转摆动方式与基座连接在一起的挡板。上述挡板通过一转轴与上述基座枢接。上述基座设有可活动容纳上述转轴的容腔。上述转轴为圆筒结构,其分为上半轴和下半轴,且上半轴较下半轴轻;上述挡板沿上述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且上述挡板的下端连接在上述上半轴上。上述上半轴和下半轴由一隔板分隔。上述上半轴为空心结构,上述下半轴为内置填充物的实心结构。上述填充物为钢筋混凝土填充物。上述转轴为由强度等于或高于工程塑料的塑料制成的轴结构。上述基座为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状结构。上述挡板为由强度等于或高于工程塑料的塑料制成的方板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基座上设置有挡板,此挡板以可回复的翻转摆动方式与基座连接在一起,初始时挡板立于水中,其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翻转摆动,而当力的作用消失后,挡板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所以当波浪袭来时,作用在此挡板上,使挡板发生翻转摆动,并顺势贴附在海或河等床上,防止波浪对海或河等床的冲刷和侵蚀,波浪消失后,挡板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形成人工礁石,供水生物栖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运输和施工方便且成本低,打破传统防波装置的结构形式,克服其功能单一的缺陷,可有效保护海或河等床不受波浪损坏的同时,还可作为人工礁石改善水生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示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剖示图。图中:1-基座2-挡板3-转轴31-上半轴32-下半轴33-隔板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堤坝防冲击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基座1、挡板2和转轴3。基座1为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状结构,其设有一平行于其上表面的凹槽式的容腔,此容腔上半轴敞口,此容腔与转轴3相匹配,转轴3活动容纳于此容腔内,转轴3为采用强度等于或高于工程塑料的塑料制成的圆筒结构,其对半分为处于上方的上半轴31和处于下方的下半轴32,二者由一塑料材质的隔板33分隔,上半轴31为空心结构,下半轴32为填充有混凝土的实心结构,当受到相应的力后会发生摆动,摆动之后,总会以上半轴31处于上方,下半轴32处于下方的形式静止,即为“不倒翁”式的摇摆结构,挡板2的边沿穿过上述容腔的敞口沿转轴3的轴线方向与上半轴31的周面固定连接,挡板2为由强度等于或高于工程塑料的塑料制成的方板结构,且挡板2的存在并不影响转轴3的“不倒翁”式的摆动效果,即挡板2在受到相应的力后会使转轴3偏离原位,转轴3会带动挡板2摆动,并最终回复到原处。本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在使用时,将其设置于海或河等床上,并使挡板以相应的角度朝向波浪袭来的方向,挡板不受力时,其与基座所成的角度为初始位置,当波浪袭来时,冲击挡板,挡板以转轴为枢纽发生翻转摆动而偏离初始位置,顺着波浪逐渐倾斜,挡板的重心逐渐下降,此时转轴的下半轴随着被挡板的带动,其重心会逐渐上升,但经设计后,转轴的下半轴会相应的重于挡板,使本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的整体重心处于上升状态,即波浪将其波浪能的一部分转化为防波装置的势能,直至挡板贴附在海或河等床的床面上,挡板将床面遮挡使波浪无法冲刷到床面,对海或河等床进行有效的保护;当波浪退去后,转轴会在转轴的下半轴的重力作用下逐渐反向转动,转轴带动挡板反向翻转摆动,此时本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的势能逐渐释放,若波浪消失,挡板最终会处于初始位置并立于基座上,可作为人工礁石供水生物栖息,以改善水生环境,若波浪陆续冲击挡板,本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会重复上述动作,即以“不倒翁”的动作形式达到对海或河等床的保护目的和改善水生环境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简易多功能防波装置,基座的材料、形状和尺寸都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取和调整,如石材、金属或其它常用防波装置材料,立方体或其它几何形状,尺寸为适宜运输和施工为宜;基座的底部还可设有相应的加固装置,如加固桩体,可打入所在泥土中,增加防波装置的牢固强度;容腔可为贯穿于基座两端的通槽经两端堵住后形成的形式;容腔的敞口的长度与挡板相应,其宽度大于挡板的厚度,以保证挡板有翻转摆动的空间,将转轴的上半轴的部分和转轴与挡板的连接处裸露于敞口外为优选方式;也可由其他枢接承载装置来代替容腔对转轴的枢接,如设于基座上的轴承或枢接支撑架等;转轴的材料和尺寸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取和调整,如金属等较高强度的材料,其尺寸要与基座的容腔相匹配;隔板的材料可与转轴的材料相同或不同;转轴的下半轴也可填充沙石、泥土、金属或其他密度较大的材料,必要时,转轴的上半轴也可适当的填充有密度较小的材料,转轴也可由具有一定重量差的两半圆柱扣合连接而成,且转轴的上半轴和下半轴的相对尺寸可调整,以可相互补缺形成一完整转轴为准;挡板在初始位置与基座所成的角度由挡板与转轴的连接位置、角度和基座摆放时其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决定,可调整以上参数来调整挡板与基座的静止角度和相对运动角度范围,以使其可贴附于海或河等床的床面上;挡板的材料、形状和尺寸可根据实际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堤坝防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此基座上还设有以可回复的翻转摆动方式与基座连接在一起的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堤坝防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此基座上还设有以可回复的翻转摆动方式与基座连接在一起的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防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挡板通过一转轴与上述基座枢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坝防冲击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如纳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