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24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以DOPO混合溶液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出DOPO‑UF微胶囊,再将聚烯烃、DOPO‑UF和石墨烯混合均匀后,采用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造粒,即得聚烯烃‑微胶囊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DOPO阻燃剂的负面效应“隐藏”在DOPO‑UF微胶囊之中,与石墨烯协同用于聚烯烃改性后,可以明显地改善聚烯烃的阻燃性,使聚烯烃从易燃材料转变为难燃材料;与此同时,还能使基体树脂的强度、韧性以及加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助剂
,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几乎涵盖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聚烯烃类塑料的用量非常大,但聚烯烃的极限氧指数(LOI)仅为17左右,属于易燃材料。上世纪60-70年代起,卤素化合物被广泛引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含卤阻燃剂具有其他阻燃剂无可比拟的高效性,但却对环境和人体有危害,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觉醒,含卤阻燃剂已经渐渐退出舞台,无卤、无烟、低毒的阻燃剂成为研发的目标。于是,磷系、硅系、氢氧化物、双羟基氢氧化物以及碳系阻燃剂,成为聚合物阻燃的主要突破口:磷系阻燃剂具有同时发挥气相和凝聚相阻燃机理的特征,阻燃效率高,但依然有毒性;硅系阻燃剂具有无卤、低烟、低毒等优点的同时,还能改善基体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等,但硅系阻燃剂通常需要较大的添加量才能达到理想的阻燃效果,这往往会改变基体材料的属性;氢氧化物和双氢氧化物阻燃剂阻燃过程不释放有害气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阻燃剂,但该类阻燃剂也同样需要较大的添加量;碳系阻燃剂是利用单质碳阻隔氧气和可燃物的传递来实现阻燃,阻燃效率高,且基本无毒无害,但其与基体树脂存在相容性问题,用量较大时不易分散。在磷系阻燃剂中,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具有优良的阻燃能力。但DOPO熔点低、有一定的毒性、易溶解析出,不能直接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改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以DOPO混合溶液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DOPO-UF微胶囊,并将其与少量的石墨烯协同用于聚烯烃的阻燃改性,以制得阻燃性能较好的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50~60℃条件下,分别将DOPO溶于氯仿,EP溶于二甲苯,然后将DOPO的氯仿溶液、EP的二甲苯溶液和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所述DOPO、氯仿、EP、二甲苯和乙醇的质量份分别为100份、40~50份、40~50份、20~30份和2~3份;S2在步骤S1所得溶液中加入正辛醇和浓度为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500~800rpm条件下持续搅拌25~30min,形成水包油的芯材乳液;其中,所述正辛醇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份分别为2~3份和180~200份;正辛醇为消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增加油/水界面稳定性。S3将脲醛树脂与步骤S2所得的芯材乳液混合并搅拌,加入稀H2SO4调节pH=3~4,并在50℃、500~800rpm条件下反应2~2.5h,用滤纸滤除溶液,将所得溶质用乙醇和蒸馏水反复冲洗各3次并烘干后即为DOPO-UF微胶囊;搅拌速度越大,得到的DOPO-UF微胶囊的粒径越小。因为DOPO-UF微胶囊是以DOPO混合溶液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将DOPO“隐藏”在脲醛树脂中形成DOPO-UF微胶囊,只在基体材料被引燃时才发挥作用,从而规避了DOPO具有毒性、易溶于有机溶剂的不足。而且DOPO-UF微胶囊因为以UF为外壳,还与树脂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S4将聚烯烃、步骤S3所得的DOPO-UF微胶囊和石墨烯混合均匀后,采用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造粒,即得聚烯烃-微胶囊复合材料;其中聚烯烃、DOPO-UF微胶囊和石墨烯的质量份分别为100份、8~10份和0.5~0.6份;所述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三段温度和模头温度分别为160~175℃、195~205℃、185~195℃、185~195℃;所述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5~25r/min。为防止DOPO-UF微胶囊在高温和剪切作用下发生破裂,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料桶温度和螺杆转速不宜太高。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所述脲醛树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脲素和甲醛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7.5~8,在65~7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h后得到脲醛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脲素和甲醛的质量比为10:18~22。再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1-丁烯和EVA中的一种或几种。聚丙烯、聚乙烯、聚1-丁烯、EVA是熔融加工温度相对较低的聚合物,避免因熔融加工温度过高而提高设备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DOPO-UF微胶囊的制备可以将DOPO阻燃剂的负面效应“隐藏”在微胶囊之中,与石墨烯协同用于聚烯烃改性后,可以明显地改善聚烯烃的阻燃性,使聚烯烃从易燃材料转变为难燃材料;与此同时,还能使基体树脂的强度、韧性以及加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2、DOPO-UF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和耐剪切能力较好,完全满足聚烯烃的加工要求,不会对聚烯烃的加工和使用造成不良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DOPO-UF微胶囊的SEM图;图2为聚丙烯-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以聚丙烯为树脂基体材料。一种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50℃条件下,分别将DOPO溶于氯仿,EP溶于二甲苯,然后将DOPO的氯仿溶液、EP的二甲苯溶液和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所述DOPO、氯仿、EP、二甲苯和乙醇的质量份分别为100份、40份、50份、20份和2份;S2在步骤S1所得溶液中加入正辛醇和浓度为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500rpm条件下持续搅拌30min,形成水包油的芯材乳液;其中,所述正辛醇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份分别为2份和180份;S3将脲醛树脂与步骤S2所得的芯材乳液混合并搅拌,加入稀H2SO4调节pH=3,并在50℃、500rpm条件下反应2.5h,用滤纸滤除溶液,将所得溶质用乙醇和蒸馏水冲洗各3次并烘干后即为DOPO-UF微胶囊;S4将聚丙烯、步骤S3所得的DOPO-UF微胶囊和石墨烯混合均匀后,采用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造粒,即得聚丙烯-微胶囊复合材料;其中聚丙烯、DOPO-UF微胶囊和石墨烯的质量份分别为100份、6份和0.5份;所述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三段温度和模头温度分别为170℃、200℃、190℃、190℃;所述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5r/min。为防止DOPO-UF微胶囊在高温和剪切作用下发生破裂,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料桶温度和螺杆转速不宜太高。在本实施例中,添加DOPO-UF微胶囊和石墨烯两种阻燃剂,使体系可以同时发挥气相阻燃、凝聚相阻燃等多种阻燃机理,极大提升了复合材料阻燃效果和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所述脲醛树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脲素和甲醛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7.5,在6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h后得到脲醛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所述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5r/min;脲素和甲醛的质量比为10:18。当反应温度为65℃和脲素和甲醛的质量比为10:18时,得到的脲醛树脂预聚体的产率大于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50~60℃条件下,分别将DOPO溶于氯仿,EP溶于二甲苯,然后将DOPO的氯仿溶液、EP的二甲苯溶液和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所述DOPO、氯仿、EP、二甲苯和乙醇的质量份分别为100份、40~50份、40~50份、20~30份和2~3份;S2在步骤S1所得溶液中加入正辛醇和浓度为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500~800rpm条件下持续搅拌25~30min,形成水包油的芯材乳液;其中,所述正辛醇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份分别为2~3份和180~200份;S3将脲醛树脂与步骤S2所得的芯材乳液混合并搅拌,加入稀H2SO4调节pH=3~4,并在50℃、500~800rpm条件下反应2~2.5h,用滤纸滤除溶液,将所得溶质用乙醇和蒸馏水反复冲洗并烘干后即为DOPO‑UF微胶囊;S4将聚烯烃、步骤S3所得的DOPO‑UF微胶囊和石墨烯混合均匀后,采用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造粒,即得聚烯烃‑微胶囊复合材料;其中聚烯烃、DOPO‑UF微胶囊和石墨烯的质量份分别为100份、8~10份和0.5~0.6份;所述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三段温度和模头温度分别为160~175℃、195~205℃、185~195℃、185~195℃;所述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5~25r/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烯烃-微胶囊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50~60℃条件下,分别将DOPO溶于氯仿,EP溶于二甲苯,然后将DOPO的氯仿溶液、EP的二甲苯溶液和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所述DOPO、氯仿、EP、二甲苯和乙醇的质量份分别为100份、40~50份、40~50份、20~30份和2~3份;S2在步骤S1所得溶液中加入正辛醇和浓度为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500~800rpm条件下持续搅拌25~30min,形成水包油的芯材乳液;其中,所述正辛醇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份分别为2~3份和180~200份;S3将脲醛树脂与步骤S2所得的芯材乳液混合并搅拌,加入稀H2SO4调节pH=3~4,并在50℃、500~800rpm条件下反应2~2.5h,用滤纸滤除溶液,将所得溶质用乙醇和蒸馏水反复冲洗并烘干后即为DOPO-UF微胶囊;S4将聚烯烃、步骤S3所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金虎贺志荣石祖全赵鹏钟宗涛谢彤艾桃桃付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