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06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包括无齿盖、有齿盖、包边圈、锁紧片、解锁片和花键轴,还包括拨片和对称设置的两个板簧;拨片的中部配合所述花键轴设有花键孔,拨片通过所述花键孔套装在花键轴上,拨片通过花键轴设于无齿盖的内侧面上,拨片对称的设有两个凸部,拨片的凸部设于无齿盖内侧的四个凸台相互之间形成的凹槽中;无齿盖的内侧面上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可供安装板簧的安装柱,板簧的中心插装在所述安装柱上,且板簧的一端与拨片的侧面抵触;花键轴与有齿盖、锁紧片和解锁片接触的一端为圆柱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

Improved Core Component of Car Seat Angle Regul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core component of an automobile seat angle regulator, which comprises a toothless cover, a toothless cover, a wrapping ring, a locking plate, a unlocking plate and a spline shaft, as well as two leaf springs with a dialing plate and a symmetrical setting. The middle part of the dialing plate is matched with the spline shaft, and the dialing plate is sleeved on the spline shaft through the spline hole. The dialing blad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oothless cover through spline shaft, and the dialing blad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convex parts, and the convex part of the dialing blade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formed between the four convex platforms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oothless cover; the inner side of the toothless cover is centrally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installation columns for installing the leaf spring, and the center of the leaf spring is inserted into the installation column. On the other hand, one end of the leaf spring contradicts the side of the dial plate; one end of the spline shaft in contact with the tooth cap, the locking plate and the unlocking plate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compact and improved core component of the angle adjuster for the automobil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调角器核心件领域,具体涉及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座椅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靠背的角度通过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座椅角度调节的重要部件为座椅调角器。现有的调角器核心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需要使用一个或多个回复弹簧来运行,空间占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包括无齿盖、有齿盖、包边圈、锁紧片、解锁片和花键轴,还包括拨片和对称设置的两个板簧;所述拨片的中部配合所述花键轴设有花键孔,所述拨片通过所述花键孔套装在所述花键轴上,所述拨片通过花键轴设于所述无齿盖的内侧面上,所述拨片对称的设有两个凸部,所述拨片的凸部设于所述无齿盖内侧的四个凸台相互之间形成的凹槽中;所述无齿盖的内侧面上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可供安装所述板簧的安装柱,所述板簧的中心插装在所述安装柱上,且所述板簧的一端与所述拨片的侧面抵触;具体的,所述拨片的两个凸部为相同旋转方向的弧形凸块。具体的,所述锁紧片包含对称设置的两块,且两块所述锁紧片之间配合形成锁紧槽。具体的,所述无齿盖上设置有若干的可供减轻重量的减重孔。具体的,所述花键轴与所述有齿盖、锁紧片和解锁片接触的一端为圆柱形结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拨片和位于无齿盖内拨片两侧的板簧配合,拨片的凸部通过卡设在无齿盖的四个凸台之间的凹槽中的结构,使得无齿盖转动时带动拨片也同时转动,而拨片通过中部的花键孔带动花键轴转动同时带动解锁片和锁紧片转动解锁,从而起到了调节座椅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拨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无齿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齿盖,11-安装柱,2-有齿盖,3-包边圈,4-锁紧片,5-解锁片,6-花键轴,7-拨片,8-板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包括无齿盖1、有齿盖2、包边圈3、锁紧片4、解锁片5和花键轴6,还包括拨片7和对称设置的两个板簧8;所述拨片7的中部配合所述花键轴6设有花键孔,所述拨片7通过所述花键孔套装在所述花键轴6上,所述拨片7通过花键轴6设于所述无齿盖1的内侧面上,所述拨片7对称的设有两个凸部,所述拨片7的凸部设于所述无齿盖1内侧的四个凸台相互之间形成的凹槽中;所述无齿盖1的内侧面上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可供安装所述板簧8的安装柱11,所述板簧8的中心插装在所述安装柱11上,且所述板簧8的一端与所述拨片7的侧面抵触;所述花键轴6与所述有齿盖2、锁紧片4和解锁片5接触的一端为圆柱形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拨片7的两个凸部为相同旋转方向的弧形凸块,无齿盖1在旋转时通过相同旋转方向的弧形凸块更好的驱动拨片7转动。所述锁紧片4包含对称设置的两块,且两块所述锁紧片4之间配合形成锁紧槽。所述无齿盖1上设置有若干的可供减轻重量的减重孔。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通过拨片7和位于无齿盖1内拨片7两侧的板簧8配合,拨片7的凸部通过卡设在无齿盖1的四个凸台之间的凹槽中的结构,使得无齿盖1转动时带动拨片7也同时转动,而拨片7通过中部的花键孔带动花键轴6转动同时带动解锁片5和锁紧片4转动解锁,从而起到了调节座椅的效果。为表述方便,本文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代表方向的描述与附图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包括无齿盖(1)、有齿盖(2)、包边圈(3)、锁紧片(4)、解锁片(5)和花键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片(7)和对称设置的两个板簧(8);所述拨片(7)的中部配合所述花键轴(6)设有花键孔,所述拨片(7)通过所述花键孔套装在所述花键轴(6)上,所述拨片(7)通过花键轴(6)设于所述无齿盖(1)的内侧面上,所述拨片(7)对称的设有两个凸部,所述拨片(7)的凸部设于所述无齿盖(1)内侧的四个凸台相互之间形成的凹槽中;所述无齿盖(1)的内侧面上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可供安装所述板簧(8)的安装柱(11),所述板簧(8)的中心插装在所述安装柱(11)上,且所述板簧(8)的一端与所述拨片(7)的侧面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件,包括无齿盖(1)、有齿盖(2)、包边圈(3)、锁紧片(4)、解锁片(5)和花键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片(7)和对称设置的两个板簧(8);所述拨片(7)的中部配合所述花键轴(6)设有花键孔,所述拨片(7)通过所述花键孔套装在所述花键轴(6)上,所述拨片(7)通过花键轴(6)设于所述无齿盖(1)的内侧面上,所述拨片(7)对称的设有两个凸部,所述拨片(7)的凸部设于所述无齿盖(1)内侧的四个凸台相互之间形成的凹槽中;所述无齿盖(1)的内侧面上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可供安装所述板簧(8)的安装柱(11),所述板簧(8)的中心插装在所述安装柱(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细林滕福星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浮梁颢迪汽车座椅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