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99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操作腔以及打磨腔,所述操作腔顶壁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端壁内设有内齿圈,所述容腔顶壁内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与所述容腔之间旋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底部固设有旋动块,所述旋动块底壁内设有滑接腔,所述滑接腔右侧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滑接腔内设有滑接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能够便利的固定弧形镜片,同时设备利用马达间的配合带动打磨球沿弧形镜片表面移动打磨抛光,同时设备在抛光过程对镜片进行冷却,保护镜片不受损坏。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for Large-caliber Optical Eleme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ultra-precision polishing machine tool for large-caliber optical elements, which comprises a fuselage, an operating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fuselage and a grinding chamber. The top wall of the operat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hamber, an inner gear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end wall of the holding chamber, a belt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top wall of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the belt cavity rotates between the belt cavity and the holding chamber. A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and a first pulley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n the belt cavity, a rotating block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 sliding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rotating block, a transmission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sliding joint cavity, and a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joint cavity; the equip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conveniently fix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quipment us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motors to drive the grinding ball to move along the surface of the arc lens to grind and polish. At the same time, the equipment cools the lens during the polishing process to protect the lens from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
技术介绍
人们在进行光学元件抛光时,由于玻璃较脆导致导致夹持不便,传统的抛光设备固定光学元件不牢固,导致光学元件破碎,同时设备抛光精度较低,导致产品不能达到既定精度,因此迫切需求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操作腔以及打磨腔,所述操作腔顶壁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端壁内设有内齿圈,所述容腔顶壁内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与所述容腔之间旋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底部固设有旋动块,所述旋动块底壁内设有滑接腔,所述滑接腔右侧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滑接腔内设有滑接块,所述滑接块内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滑接块底壁上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设有摩擦球,所述传动腔顶壁内旋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固设有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打磨腔内设有固定架,所述打磨腔底壁内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打磨腔之间旋动设有左右对等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壁内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向上延展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与所述固定架固接;所述齿轮腔内的所述螺纹套外表面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齿轮腔底壁内固设有第一马达,所述滑接块移动带动所述打磨球移动,同时所述打磨球旋动对镜片抛光。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马达输出轴末端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固定架顶壁内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端壁内中心对等设有四组第一滑接孔,所述第一滑接孔内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滑接孔下方设有第二滑接孔,所述第二滑接孔内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滑接孔与所述第二滑接孔之间设有旋动腔,所述旋动腔内旋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优选地,所述环形槽中心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壁上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固设有吸盘,所述固定块内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底部左右端壁内设有互通外部的互通孔。优选地,所述透气孔内可滑接的设有滑接柱,所述滑接柱与所述透气孔左右端壁间弹性设有第一复位装置,所述滑接柱内设有敞口向上的管孔,所述管孔左右两边对等设有贯穿孔,所述滑接柱下移将所述互通孔密封,此时所述吸盘将所述光学镜片吸牢固。优选地,所述打磨气囊左侧壁内设有凸轮腔,所述凸轮腔底壁内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与所述凸轮腔之间设有第三滑接孔,所述第三滑接孔内设有与所述活塞腔内可滑接的设置的活塞固定连接的滑接杆,所述滑接杆与所述第三滑接孔左右端壁间弹性设有第二复位装置,所述活塞腔左侧壁内设有进水孔,所述活塞腔底壁内设有互通所述操作腔的喷射管。优选地,所述凸轮腔左侧壁内设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与所述凸轮腔之间旋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凸轮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末端固设有凸轮,所述啮合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末端固设有第三锥齿轮。优选地,所述啮合腔与所述皮带腔之间旋动设有第四转轴,所述啮合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皮带腔顶壁内的第二马达动力连接。优选地,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由皮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活塞上下移动将冷却液喷淋在光学镜片上,对镜片进行冷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能够便利的固定弧形镜片,同时设备利用马达间的配合带动打磨球沿弧形镜片表面移动打磨抛光,同时设备在抛光过程对镜片进行冷却,保护镜片不受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包括机身10、设置于所述机身10内的操作腔12以及打磨腔30,所述操作腔12顶壁内设有容腔40,所述容腔40端壁内设有内齿圈43,所述容腔40顶壁内设有皮带腔45,所述皮带腔45与所述容腔40之间旋动设有第一转轴41,所述皮带腔45内的所述第一转轴41顶部固设有第一带轮40,所述第一转轴41底部固设有旋动块39,所述旋动块39底壁内设有滑接腔47,所述滑接腔47右侧壁内设有传动腔34,所述滑接腔47内设有滑接块50,所述滑接块50内设有第一螺纹孔49,所述第一螺纹孔49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8,所述第一螺纹杆48右侧伸入所述传动腔34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33,所述滑接块50底壁上固设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底部固设有摩擦球31,所述传动腔34顶壁内旋动设有第二转轴37,所述传动腔34内的所述第二转轴37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3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6,所述第二转轴37顶部固设有与所述内齿圈43啮合的第一齿轮38,所述打磨腔30内设有固定架27,所述打磨腔30底壁内设有齿轮腔20,所述齿轮腔20与所述打磨腔30之间旋动设有左右对等的螺纹套24,所述螺纹套24顶壁内设有第二螺纹孔25,所述第二螺纹孔25内螺纹连接有向上延展的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顶部与所述固定架27固接,所述齿轮腔20内的所述螺纹套24外表面固设有第二齿轮23,所述齿轮腔20底壁内固设有第一马达21,所述第一马达21输出轴末端固设有第三齿轮22,所述滑接块50移动带动所述打磨球31移动,同时所述打磨球31旋动对镜片抛光。有益地,所述固定架27顶壁内设有环形槽19,所述环形槽19端壁内中心对等设有四组第一滑接孔15,所述第一滑接孔15内设有第一齿条14,所述第一滑接孔15下方设有第二滑接孔17,所述第二滑接孔17内设有第二齿条16,所述第一滑接孔15与所述第二滑接孔17之间设有旋动腔29,所述旋动腔29内旋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14以及第二齿条16啮合的第三齿轮28。有益地,所述环形槽19中心设有凹槽51,所述凹槽51底壁上固设有固定块58,所述固定块53顶部固设有吸盘59,所述固定块58内设有透气孔57,所述透气孔57底部左右端壁内设有互通外部的互通孔55。有益地,所述透气孔57内可滑接的设有滑接柱56,所述滑接柱56与所述透气孔57左右端壁间弹性设有第一复位装置52,所述滑接柱56内设有敞口向上的管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操作腔以及打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顶壁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端壁内设有内齿圈,所述容腔顶壁内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与所述容腔之间旋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底部固设有旋动块,所述旋动块底壁内设有滑接腔,所述滑接腔右侧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滑接腔内设有滑接块,所述滑接块内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滑接块底壁上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设有摩擦球,所述传动腔顶壁内旋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固设有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打磨腔内设有固定架,所述打磨腔底壁内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打磨腔之间旋动设有左右对等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壁内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向上延展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与所述固定架固接;所述齿轮腔内的所述螺纹套外表面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齿轮腔底壁内固设有第一马达,所述滑接块移动带动所述打磨球移动,同时所述打磨球旋动对镜片抛光。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操作腔以及打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顶壁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端壁内设有内齿圈,所述容腔顶壁内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与所述容腔之间旋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底部固设有旋动块,所述旋动块底壁内设有滑接腔,所述滑接腔右侧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滑接腔内设有滑接块,所述滑接块内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滑接块底壁上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设有摩擦球,所述传动腔顶壁内旋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固设有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打磨腔内设有固定架,所述打磨腔底壁内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打磨腔之间旋动设有左右对等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壁内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向上延展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与所述固定架固接;所述齿轮腔内的所述螺纹套外表面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齿轮腔底壁内固设有第一马达,所述滑接块移动带动所述打磨球移动,同时所述打磨球旋动对镜片抛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马达输出轴末端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固定架顶壁内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端壁内中心对等设有四组第一滑接孔,所述第一滑接孔内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滑接孔下方设有第二滑接孔,所述第二滑接孔内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滑接孔与所述第二滑接孔之间设有旋动腔,所述旋动腔内旋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天涯
申请(专利权)人:天台卫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