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钳体浇铸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696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钳体浇铸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翻制石膏母模,第二步,翻制塑料模,完成后,根据产品结构在对应位置增设吸气孔,以保证下芯过程平稳;对环氧树脂下芯框塑料模进行试模,检验生产现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翻制出来的环氧树脂下芯框塑料模表面精度高,质量好,坚固耐用,推广利用价值极高。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sting Mould Core Frame for Caliper Bod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the core-lowering frame of the clamp body casting moul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step, the gypsum master mould is turned over, second step, the plastic mould is turned over, after completion, air-suction holes are added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smooth core-lowering process, and the plastic mould of the epoxy resin core-lowering frame is tested. Check whether the production site can be used normally; the epoxy resin core frame plastic mold produc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surface accuracy, good quality, durability and high popularization and utiliz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钳体浇铸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
,尤其是一种卡钳体浇铸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下芯机上的下芯框是用于在型腔中精确放置砂芯,只有通过精确的模型设备(包括下芯框)才能完全利用造型机进行操作的紧公差,其中下芯框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着铸件的表面质量及尺寸准确度。下芯工艺过去一直由人工下芯操作,现在改进为机械自动下芯,对应的模具需配备自动下芯框,因此翻制精准的下芯框就成为其中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造型机下芯框制作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制作出来的下芯框精度高,韧性好,牢固耐用,十分有利于机械化自动下芯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卡钳体浇铸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翻制石膏母模,具体为以下步骤:1-1、将模具的正压板浇注系统移除,模具表面清理干净后涂抹一层润滑油或绿色防锈剂,以利于脱模;1-2、将铝制下芯框架与外模用定位销棒定位,夹紧卡具固定,四周缝隙用脱模剂或黄油勾缝填补,防止石膏浆渗漏;1-3、调配石膏浆,使用量根据模具下芯框所需要石膏浆的用量,以倒入下芯框平为准:石膏粉与水按1:1~1:1.3,应先加入水再放入石膏粉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慢慢赶出气泡,并把大的石膏块捏碎,搅拌至石膏浆细腻无大颗粒;将均匀搅拌的石膏浆倒入铝制下芯框里充填完全,静置5~6小时以上;1-4、分离下芯框石膏母模及外模,分离时四周轻敲铝制下芯框,取出定位销棒,用吊环锁在铝制下芯框的拉紧螺孔内将铝制下芯框缓慢抬起,取出后的下芯框石膏母模阴干5小时以上,同时恢复翻制的模具上的配件和浇注系统,避免模具锈蚀而影响模具的正常生产;第二步,翻制塑料模,具体为以下步骤:2-1、翻制出的下芯框石膏母模晾干后插入对应砂芯,并在砂芯四周放置金属块增加耐磨性,根据产品的结构及模具补砂块的设计,调配粘稠石膏浆进行修补,以避免翻制的下芯框发生挤砂情况;2-2、在下芯框石膏母模表面涂抹一层润滑油或绿色防锈剂,以利于脱模,将另一块铝制下芯框对夹,定位销棒定位同时夹紧卡具合紧;2-3、调配固化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积占比为17%~30%,分3次调配,加入稀释剂10~20%增加环氧树脂的流动性,单次调配量为单次充分混合搅拌的量;2-4、将步骤2-3中调配好的环氧树脂缓慢均匀的倒入下芯框石膏母模表层7~10mm厚度,用刮板涂抹均匀形成壳模,静置于环境温度室温下阴凉处,避免直接暴晒,0.5~1小时后覆盖一层玻璃纤维布,以提高环氧树脂塑料模的强度和韧性,每涂刷一层环氧树脂覆盖一层玻璃纤维布,分3次倒入环氧树脂覆盖两层玻璃纤维布,直至环氧树脂倒入铝下芯框高度至4/5处,浇注工序完成后放置10小时以上才可进行脱模;2-5、移除定位销棒,缓慢分离两块对夹的下芯框,将环氧树脂塑料模上的砂芯去除后抛光处理,后期将发泡后多余的环氧树脂清理平整;2-6、根据产品结构在对应位置增设吸气孔,以保证下芯过程平稳;2-7、对环氧树脂下芯框塑料模进行试模,检验生产现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稀释剂是由甲苯或丙酮材料组成。本专利技术中环境温度室温为20~24℃。本专利技术中环氧树脂下芯框塑料模的上表面上设有1~2mm防磨损镀层。本专利技术的翻模下芯框是在特别设计的铝制标准下芯框架中用环氧树脂铸成的,框架的内部形状使树脂在框架中保持稳定,框架上有四个螺栓孔,用于快速锁紧系统并将下芯框夹持到下芯机上,类似于造型机中的型板,框架是由下芯机控制台上的两个导销进行导向的,圆柱加长的导销的放置与型板的情况相同,下芯框制造过程基本上就是制造反压板的负板的过程。本专利技术工艺方法翻制出来的环氧树脂下芯框塑料模表面精度高,质量好,坚固耐用,推广利用价值极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卡钳体浇铸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翻制石膏母模,具体为以下步骤:1-1、将模具的正压板浇注系统移除,模具表面清理干净后涂抹一层润滑油或绿色防锈剂,以利于脱模;1-2、将铝制下芯框架与外模用定位销棒定位,夹紧卡具固定,四周缝隙用脱模剂或黄油勾缝填补,防止石膏浆渗漏;1-3、调配石膏浆,使用量根据模具下芯框所需要石膏浆的用量,以倒入下芯框平为准:石膏粉与水按1:1~1:1.3,应先加入水再放入石膏粉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慢慢赶出气泡,并把大的石膏块捏碎,搅拌至石膏浆细腻无大颗粒;将均匀搅拌的石膏浆倒入铝制下芯框里充填完全,静置5~6小时以上;1-4、分离下芯框石膏母模及外模,分离时四周轻敲铝制下芯框,取出定位销棒,用吊环锁在铝制下芯框的拉紧螺孔内将铝制下芯框缓慢抬起,取出后的下芯框石膏母模阴干5小时以上,同时恢复翻制的模具上的配件和浇注系统,避免模具锈蚀而影响模具的正常生产;第二步,翻制塑料模,具体为以下步骤:2-1、翻制出的下芯框石膏母模晾干后插入对应砂芯,并在砂芯四周放置金属块增加耐磨性,根据产品的结构及模具补砂块的设计,调配粘稠石膏浆进行修补,以避免翻制的下芯框发生挤砂情况;2-2、在下芯框石膏母模表面涂抹一层润滑油或绿色防锈剂,以利于脱模,将另一块铝制下芯框对夹,定位销棒定位同时夹紧卡具合紧;2-3、调配固化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积占比为17%~30%,分3次调配,加入稀释剂10~20%增加环氧树脂的流动性,单次调配量为单次充分混合搅拌的量;2-4、将步骤2-3中调配好的环氧树脂缓慢均匀的倒入下芯框石膏母模表层7~10mm厚度,用刮板涂抹均匀形成壳模,静置于环境温度室温下阴凉处,避免直接暴晒,0.5~1小时后覆盖一层玻璃纤维布,以提高环氧树脂塑料模的强度和韧性,每涂刷一层环氧树脂覆盖一层玻璃纤维布,分3次倒入环氧树脂覆盖两层玻璃纤维布,直至环氧树脂倒入铝下芯框高度至4/5处,浇注工序完成后放置10小时以上才可进行脱模;2-5、移除定位销棒,缓慢分离两块对夹的下芯框,将环氧树脂塑料模上的砂芯去除后抛光处理,后期将发泡后多余的环氧树脂清理平整;2-6、根据产品结构在对应位置增设吸气孔,以保证下芯过程平稳;2-7、对环氧树脂下芯框塑料模进行试模,检验生产现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是由甲苯或丙酮材料组成。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环境温度室温为20~24℃,优选温度22℃为最佳。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环氧树脂下芯框塑料模的上表面上设有1~2mm防磨损镀层。本专利技术的翻模下芯框是在特别设计的铝制标准下芯框架中用环氧树脂铸成的,框架的内部形状使树脂在框架中保持稳定,框架上有四个螺栓孔,用于快速锁紧系统并将下芯框夹持到下芯机上,类似于造型机中的型板,框架是由下芯机控制台上的两个导销进行导向的,圆柱加长的导销的放置与型板的情况相同,下芯框制造过程基本上就是制造反压板的负板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钳体浇铸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翻制石膏母模,具体为以下步骤:1‑1、将模具的正压板浇注系统移除,模具表面清理干净后涂抹一层润滑油或绿色防锈剂;1‑2、将铝制下芯框架与外模用定位销棒定位,夹紧卡具固定,四周缝隙用脱模剂或黄油勾缝填补,防止石膏浆渗漏;1‑3、调配石膏浆,使用量根据模具下芯框所需要石膏浆的用量,以倒入下芯框平为准:石膏粉与水按1:1~1:1.3,应先加入水再放入石膏粉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慢慢赶出气泡,并把大的石膏块捏碎,搅拌至石膏浆细腻无大颗粒;将均匀搅拌的石膏浆倒入铝制下芯框里充填完全,静置5~6小时以上;1‑4、分离下芯框石膏母模及外模,分离时四周轻敲铝制下芯框,取出定位销棒,用吊环锁在铝制下芯框的拉紧螺孔内将铝制下芯框缓慢抬起,取出后的下芯框石膏母模阴干5小时以上,同时恢复翻制的模具上的配件和浇注系统,避免模具锈蚀而影响模具的正常生产;第二步,翻制塑料模,具体为以下步骤:2‑1、翻制出的下芯框石膏母模晾干后插入对应砂芯,并在砂芯四周放置金属块增加耐磨性,根据产品的结构及模具补砂块的设计,调配粘稠石膏浆进行修补,以避免翻制的下芯框发生挤砂情况;2‑2、在下芯框石膏母模表面涂抹一层润滑油或绿色防锈剂,将另一块铝制下芯框对夹,定位销棒定位同时夹紧卡具合紧;2‑3、调配固化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积占比为17%~30%,分3次调配,加入稀释剂10~20%增加环氧树脂的流动性,单次调配量为单次充分混合搅拌的量;2‑4、将步骤2‑3中调配好的环氧树脂缓慢均匀的倒入下芯框石膏母模表层7~10mm厚度,用刮板涂抹均匀形成壳模,静置于环境温度室温下阴凉处,避免直接暴晒,0.5~1小时后覆盖一层玻璃纤维布,以提高环氧树脂塑料模的强度和韧性,每涂刷一层环氧树脂覆盖一层玻璃纤维布,分3次倒入环氧树脂覆盖两层玻璃纤维布,直至环氧树脂倒入铝下芯框高度至4/5处,浇注工序完成后放置10小时以上才可进行脱模;2‑5、移除定位销棒,缓慢分离两块对夹的下芯框,将环氧树脂塑料模上的砂芯去除后抛光处理,后期将发泡后多余的环氧树脂清理平整;2‑6、根据产品结构在对应位置增设吸气孔,以保证下芯过程平稳;2‑7、对环氧树脂下芯框塑料模进行试模,检验生产现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钳体浇铸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翻制石膏母模,具体为以下步骤:1-1、将模具的正压板浇注系统移除,模具表面清理干净后涂抹一层润滑油或绿色防锈剂;1-2、将铝制下芯框架与外模用定位销棒定位,夹紧卡具固定,四周缝隙用脱模剂或黄油勾缝填补,防止石膏浆渗漏;1-3、调配石膏浆,使用量根据模具下芯框所需要石膏浆的用量,以倒入下芯框平为准:石膏粉与水按1:1~1:1.3,应先加入水再放入石膏粉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慢慢赶出气泡,并把大的石膏块捏碎,搅拌至石膏浆细腻无大颗粒;将均匀搅拌的石膏浆倒入铝制下芯框里充填完全,静置5~6小时以上;1-4、分离下芯框石膏母模及外模,分离时四周轻敲铝制下芯框,取出定位销棒,用吊环锁在铝制下芯框的拉紧螺孔内将铝制下芯框缓慢抬起,取出后的下芯框石膏母模阴干5小时以上,同时恢复翻制的模具上的配件和浇注系统,避免模具锈蚀而影响模具的正常生产;第二步,翻制塑料模,具体为以下步骤:2-1、翻制出的下芯框石膏母模晾干后插入对应砂芯,并在砂芯四周放置金属块增加耐磨性,根据产品的结构及模具补砂块的设计,调配粘稠石膏浆进行修补,以避免翻制的下芯框发生挤砂情况;2-2、在下芯框石膏母模表面涂抹一层润滑油或绿色防锈剂,将另一块铝制下芯框对夹,定位销棒定位同时夹紧卡具合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胜赵景洪柯善诚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东贝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