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692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导轨、不锈钢格栅插板、第一控制系统以及驱动不锈钢格栅插板在导轨上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框架固定于第二框架内,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通过轴连接,导轨位于第二框架及第三框架上,分离塔位于固定于第一框架内,第一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接,该装置能够实现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再生装置。

A Separation Device of Mixed Ion Exchange Res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xed ion exchange resin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rame, a second frame, a third frame, a guide rail, a stainless steel grille insert plate, a first control system and a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stainless steel grille insert plate to move on the guide rail; the first frame is fixed in the second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and the third frame. The guide rail is located on the second frame and the third frame, the separation tower is fixed i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control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end of the driving device. The device can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mixed ion exchange resin,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without affecting the regen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涉及一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精处理系统内,树脂失效后需由混床输送至独立的体外再生系统进行树脂的分离与再生。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分离塔的工作原理与混脂层存在的必要性,造成阴离子交换树脂输送完成后,在技术人员将阳离子交换树脂送至阳再生塔时,由于在现有技术层面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以至于现场的技术人员经常性将混脂层输送至阳再生塔。当阳再生塔内部混脂层大量存在情况严重时,必须将树脂送回分离塔重新分离,这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时间与除盐水,任务紧迫时会耽误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即使阳再生塔内混脂层数量不多,在后续步骤中的再生环节也会影响树脂的再生效果,致使氢型运行的混床周期制水量减少,氨型运行的混床转型阶段排代峰较高,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再生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导轨、不锈钢格栅插板、第一控制系统以及驱动不锈钢格栅插板在导轨上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框架固定于第二框架内,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通过轴连接,导轨位于第二框架及第三框架上,分离塔位于固定于第一框架内,第一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接。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判断不锈钢格栅插板是否插入到分离塔内的底部感应器以及用于判断不锈钢格栅插板是否抽离分离塔的顶部感应器,其中,底部感应器及顶部感应器均与第一控制系统相连接。还包括与分离塔底部的出脂门相连通的冲洗输送托脂管路。第三框架上还固定有用于对不锈钢格栅插板进行冲洗的冲洗管路,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冲洗阀。第二框架上设置有自回弹隔离膜片,其中,所述自回弹隔离膜片安装于顶部感应器附近。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三框架进行转动的液压启闭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液压启闭装置的第二控制系统,其中,液压启闭装置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系统相连接。第二控制系统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第三框架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在具体操作时,第一控制系统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不锈钢格栅插板在导轨上移动,从而使得不锈钢格栅插入到分离塔中,不需要运行人员现场确认,能够使得树脂输送一步完成,同时提高树脂的分离度,减少阳离子树脂中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数量,增加树脂再生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再生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其中,1为自回弹隔离膜片、2为冲洗阀、3为第一框架、4为第二框架、5为第三框架、6为第一控制系统、7为不锈钢格栅插板、8为固定件、9为第二控制系统、10为液压启闭装置、11为导轨、12为底部感应器、13为顶部感应器、14为冲洗输送托脂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第三框架5、导轨11、不锈钢格栅插板7、第一控制系统6以及驱动不锈钢格栅插板7在导轨11上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框架3固定于第二框架4内,第二框架4与第三框架5之间通过轴连接,导轨11位于第二框架4及第三框架5上,分离塔位于固定于第一框架3内,第一控制系统6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接。导轨11上设置有用于判断不锈钢格栅插板7是否插入到分离塔内的底部感应器12以及用于判断不锈钢格栅插板7是否抽离分离塔的顶部感应器13,其中,底部感应器12及顶部感应器13均与第一控制系统6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与分离塔底部的出脂门相连通的冲洗输送托脂管路14、用于驱动第三框架5进行转动的液压启闭装置10以及用于控制液压启闭装置10的第二控制系统9,其中,液压启闭装置10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系统9相连接,第二控制系统9通过固定件8固定于第三框架5上。第三框架5上还固定有用于对不锈钢格栅插板7进行冲洗的冲洗管路,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冲洗阀2;第二框架4上设置有自回弹隔离膜片1,其中,所述自回弹隔离膜片1安装于顶部感应器13附近。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过程为:当分离塔等待输送树脂时,第一控制系统6控制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装置驱动不锈钢格栅插板7在导轨11上移动,同时通过底部感应器12判断不锈钢格栅插板7是否插入到分离塔中,当不锈钢格栅插板7插入到分离塔中后,第一控制系统6控制驱动装置停止工作,从而使不锈钢格栅插板7插入到分离塔中,然后通过正常步序送完阴离子交换树脂后,打开冲洗输送托脂管路14前上的阀门及分离塔底部的出脂门,将分离完成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送至阳再生塔,输送完成后,第一控制系统6控制驱动装置带动不锈钢格栅插板7向第三框架5移动,同时通过顶部感应器13判断不锈钢格栅插板7是否退出分离塔,当不锈钢格栅插板7退出分离塔后,自回弹隔离膜片1自动闭合,再打开冲洗阀2,通过冲洗管路对不锈钢格栅插板7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第二控制系统9控制液压启闭装置10,通过液压启闭装置10驱动第三框架5向下旋转,以减少所占用的空间,然后等待下一次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第三框架(5)、导轨(11)、不锈钢格栅插板(7)、第一控制系统(6)以及驱动不锈钢格栅插板(7)在导轨(11)上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框架(3)固定于第二框架(4)内,第二框架(4)与第三框架(5)之间通过轴连接,导轨(11)位于第二框架(4)及第三框架(5)上,分离塔位于固定于第一框架(3)内,第一控制系统(6)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第三框架(5)、导轨(11)、不锈钢格栅插板(7)、第一控制系统(6)以及驱动不锈钢格栅插板(7)在导轨(11)上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框架(3)固定于第二框架(4)内,第二框架(4)与第三框架(5)之间通过轴连接,导轨(11)位于第二框架(4)及第三框架(5)上,分离塔位于固定于第一框架(3)内,第一控制系统(6)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11)上设置有用于判断不锈钢格栅插板(7)是否插入到分离塔内的底部感应器(12)以及用于判断不锈钢格栅插板(7)是否抽离分离塔的顶部感应器(13),其中,底部感应器(12)及顶部感应器(13)均与第一控制系统(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昭李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