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674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投放亲本虾,环沟降水位,环沟除杂,收谷,晒塘,围防逃网,首次上水,投喂,种草,二次加水,转移亲本虾;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稻虾田里围防逃网,让小虾在围网中浅水区活动,不会进入环沟等深水区,饲料利用率高,小虾长势快,交配结束后,公虾全部卖掉,避免公虾吃小虾,人工筛选的母虾投入稻虾田围网中,营造最有利的虾苗生存环境,控制他的天敌,提高虾苗成活率。

An efficient breeding method for lobster in paddy fie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breeding method for lobster in paddy fiel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utting parent shrimp, ring ditch precipitation level, ring ditch weeding, grain harvesting, sun pond, enclosure escape net, first water feeding, grass planting, second water addition, transferring parent shrimp; the invention encloses escape net in paddy shrimp field, and lets small shrimp in shallow water in enclosure net. Area activities, will not enter deep water areas such as ring ditch, high feed utilization rate, fast growth of shrimp, after mating, all the public shrimp sold to avoid the public shrimp eating shrimp, artificial screening of female shrimp into the rice shrimp purse seine, create the most favorable shrimp seedling survival environment, control his natural enemies,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shrimp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属于龙虾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但是小龙虾养殖时存在龙虾繁殖率低、虾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公虾吃小虾、深水区小虾长势慢、饲料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在正常的稻虾养殖田里再加一道围网,让小虾在围网中浅水区活动,不会进入环沟等深水区,饲料利用率高,小虾长势快。交配结束后,公虾全部卖掉,避免公虾吃小虾,提高虾苗成活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投放亲本虾:八月上旬放种虾60斤/亩;2)环沟降水位:收谷前一个月,将环沟中水分层降低,促进龙虾打洞交配繁殖;3)环沟除杂:收谷前/后环沟内有少量水时使用茶饼除杂;4)收谷:收谷时稻茬留35~50公分,旋耕稻田种草,旋耕宽度为2米,旋耕间隔为8-10米,稻田里的稻草堆肥;5)晒塘:收谷完成后塘需要晒10~15天,晒塘期间可用生石灰清塘;6)围防逃网:晒塘之后在稻田四周加一道防逃网;7)首次上水:晒塘清塘围网完成后,首次上水超平台10公分;8)投喂:上水后环沟逐渐开始投喂;9)种草:围网的稻田内种植水草;10)二次加水:水草长起来后,缓慢提升水位至所需水位;11)转移亲本虾:将环沟内的母虾开始往稻田的围网内投放,公虾直接卖掉。进一步的,所述种虾的公母比例为1:2。进一步的,水位降低时为分层降水,每次降低水位10-20公分。进一步的,十一月份开始到来年三月,每个月肥水两次,补钙两次。进一步的,所述收谷步骤中的稻草堆肥时可加些芽孢杆菌,促进分解。进一步的,所述清塘时所用的生石灰的量为120斤/亩。进一步的,所述的围网在环沟内稻田的四周。进一步的,所述水草为伊乐藻。本专利技术在稻虾田里围防逃网,让小虾在围网中浅水区活动,不会进入环沟等深水区,饲料利用率高,小虾长势快,交配结束后,公虾全部卖掉,避免公虾吃小虾,人工筛选的母虾投入稻虾田围网中,营造最有利的虾苗生存环境,控制他的天敌,提高虾苗成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稻虾田的实地拍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投放亲本虾:八月上旬放种虾60斤/亩;2)环沟降水位:收谷前一个月,将环沟中水分层降低,促进龙虾打洞交配繁殖;3)环沟除杂:收谷前/后环沟内有少量水时使用茶籽饼除杂;4)收谷:收谷时稻茬留35~50公分,旋耕稻田种草,旋耕宽度为2米,旋耕间隔为8-10米,稻田里的稻草堆肥;5)晒塘:收谷完成后塘需要晒10~15天,晒塘期间可用生石灰清塘;6)围防逃网:晒塘之后在稻田四周加一道防逃网;7)首次上水:晒塘清塘围网完成后,首次上水超平台10公分;8)投喂:上水后环沟逐渐开始投喂;9)种草:围网的稻田内种植水草;10)二次加水:水草长起来后,缓慢提升水位至所需水位;11)转移亲本虾:将环沟内的母虾开始往稻田的围网内投放,公虾直接卖掉。进一步的,所述种虾的公母比例为1:2。进一步的,水位降低时为分层降水,每次降低水位10-20公分。进一步的,十一月份开始到来年三月,每个月肥水两次,补钙两次。进一步的,所述收谷步骤中的稻草堆肥时可加些芽孢杆菌,促进分解。进一步的,所述清塘时所用的生石灰的量为120斤/亩。进一步的,所述的围网在环沟内稻田的四周。进一步的,所述水草为伊乐藻。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繁育方法(表中称之为实验组)与之前不加防逃网时的繁育方法(表中称之为对照组)相比,其虾苗繁育情况如下表:由上表可知,本专利技术在稻虾田里围防逃网,让小虾在围网中浅水区活动,不会进入环沟等深水区,饲料利用率高,小虾长势快,交配结束后,公虾全部卖掉,避免公虾吃小虾,人工筛选的母虾投入稻虾田围网中,营造最有利的虾苗生存环境,控制他的天敌,提高虾苗成活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投放亲本虾:八月上旬放种虾60斤/亩;2)环沟降水位:收谷前一个月,将环沟中水位降低,促进龙虾打洞交配繁殖;3)环沟除杂:收谷前/后环沟内有少量水时使用茶籽饼除杂;4)收谷:收谷时稻茬留35~50公分,旋耕稻田种草,旋耕宽度为2米,旋耕间隔为8‑10米,稻田里的稻草堆肥;5)晒塘:收谷完成后塘需要晒10~15天,晒塘期间可用生石灰清塘;6)围防逃网:晒塘之后加一道防逃网;7)首次上水:晒塘清塘围网完成后,首次上水超平台10公分;8)投喂:上水后环沟逐渐开始投喂;9)种草:围网的稻田内种植水草;10)二次加水:水草长起来后,缓慢提升水位至所需水位;11)转移亲本虾:将环沟内的母虾开始往稻田的围网内投放,公虾直接卖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投放亲本虾:八月上旬放种虾60斤/亩;2)环沟降水位:收谷前一个月,将环沟中水位降低,促进龙虾打洞交配繁殖;3)环沟除杂:收谷前/后环沟内有少量水时使用茶籽饼除杂;4)收谷:收谷时稻茬留35~50公分,旋耕稻田种草,旋耕宽度为2米,旋耕间隔为8-10米,稻田里的稻草堆肥;5)晒塘:收谷完成后塘需要晒10~15天,晒塘期间可用生石灰清塘;6)围防逃网:晒塘之后加一道防逃网;7)首次上水:晒塘清塘围网完成后,首次上水超平台10公分;8)投喂:上水后环沟逐渐开始投喂;9)种草:围网的稻田内种植水草;10)二次加水:水草长起来后,缓慢提升水位至所需水位;11)转移亲本虾:将环沟内的母虾开始往稻田的围网内投放,公虾直接卖掉。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业静
申请(专利权)人:霍邱县枫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