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61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主体、连接束孔、固定压持组件、转动夹持组件、保护层组件和锁紧螺母,所述接线端子主体的一侧顶端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接线块,所述接线块的顶端外壁上分布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接线端子主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束孔,所述连接束孔的底端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压持组件;能与不同截面积的导线连接,固定压持组件该结构增加了压持块的表面积,使束孔内的电缆压持受力更全面,通过两螺栓连接同一压持块,通过螺栓间的相互牵制作用,避免了压持块松动,螺栓与压持块固定连接在接线端子上解决了人为的将调节螺栓拆卸的问题,转动夹持组件对接线端子连接末端的电缆进行夹持固定。

A Universal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iversal terminal,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terminal, a connecting beam hole, a fixed holding component, a rotating clamping component, a protective layer component and a locking nut. A connecting block is fixed and welded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erminal, and a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erminal, and a side outer wal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erminal is opened. A connecting bundle hole is provided, and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bundle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holding component; it can be connected with wires of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areas, and the fixed holding component increases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holding block, so as to make the cable in the bundle hole bear more comprehensive compressive force. The same holding block is connected by two bolts, and the loose holding block, bolts and compression block are avoided by pulling each other between bolts. The clamping block is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termina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moving the adjusting bolt artificially. The clamping component is rotated to clamp and fix the cable at the end of the terminal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件
,具体为一种通用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传统的接线端子的结构为一端为连接电线电缆的中空柱体,中空柱体壁构成连接电线电缆的束口,束口上设有一挤压束紧束口的挤压件,挤压件上设有挤压束紧束口的调解螺栓;该接线端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连接导线,但是容易人为的将调节螺栓拆卸,从而导致线路故障,稳定性能较差;传统的接线端子与不同截面积的导线需配备不同的中间连接头,规格较多,单个接头适用范围小,互换性差,接线端子长期存在外部环境中耐候性较差容易生锈造成锈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接线端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主体、接线块、连接孔、连接束孔、固定压持组件、转动夹持组件、保护层组件、齿槽和锁紧螺母,所述接线端子主体的一侧顶端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接线块,所述接线块的顶端外壁上分布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接线端子主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束孔,所述连接束孔的底端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压持组件;所述固定压持组件包括安装孔、内螺纹套筒、螺栓、压持块、转动槽和转动块,所述接线端子主体位于连接束孔上方的底端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内部螺合连接有螺栓,所述接线端子主体顶端两侧的螺栓一端均贯穿于连接束孔的内部连接有压持块,所述压持块的顶端外壁上对应螺栓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于转动槽的内部与转动块的顶端外壁固定焊接,所述接线端子主体位于连接束孔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夹持组件;所述转动夹持组件包括夹持片、外螺纹和夹持转动螺母,所述接线端子主体位于连接束孔一侧的外壁上分布焊接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夹持片的外壁上套接螺合连接有夹持转动螺母,所述接线端子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护层组件;所述保护层组件包括基层、热镀锌层和防锈耐腐层,所述接线端子主体的外部为基层,所述基层的外壁上镀有热镀锌层,所述热镀锌层的外壁上喷涂有防锈耐腐层。进一步的,所述压持块的底端外壁与连接束孔的底端内壁上对应开设有齿槽。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个数为两个,且螺栓位于接线端子主体外部的一端螺合连接有锁紧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为一种金属弹片,且夹持片环绕分布设置在连接束孔的外部,所述夹持片整体呈锥形。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转动螺母的内螺纹对应夹持片上的外螺纹呈倾斜开设。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与转动块为转动配合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能与不同截面积的导线连接,固定压持组件该结构增加了压持块的表面积,使束孔内的电缆压持受力更全面,通过两螺栓连接同一压持块,通过螺栓间的相互牵制作用,避免了压持块松动,螺栓与压持块固定连接在接线端子上解决了人为的将调节螺栓拆卸的问题;转动夹持组件该结构简单合理,对接线端子连接末端的电缆进行夹持固定,使连接更牢固,也表面了电缆在接线端子连接处晃动,热镀锌层的设置,提高了接线端子的耐候性,使接线端子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中能更好的使用,防锈耐腐层的设置,使接线端子不与外部空气接触,避免了接线端子的锈蚀。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压持组件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转动夹持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动夹持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保护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线端子主体;2、接线块;3、连接孔;4、连接束孔;5、固定压持组件;6、转动夹持组件;7、保护层组件;8、齿槽;9、锁紧螺母;51、安装孔;52、内螺纹套筒;53、螺栓;54、压持块;55、转动槽;56、转动块;61、夹持片;62、外螺纹;63、夹持转动螺母;71、基层;72、热镀锌层;73、防锈耐腐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用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主体1、接线块2、连接孔3、连接束孔4、固定压持组件5、转动夹持组件6、保护层组件7、齿槽8和锁紧螺母9,接线端子主体1的一侧顶端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接线块2,接线块2的顶端外壁上分布开设有连接孔3,接线端子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束孔4,连接束孔4的底端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压持组件5;固定压持组件5包括安装孔51、内螺纹套筒52、螺栓53、压持块54、转动槽55和转动块56,接线端子主体1位于连接束孔4上方的底端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51,安装孔5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螺纹套筒52,内螺纹套筒52的内部螺合连接有螺栓53,接线端子主体1顶端两侧的螺栓53一端均贯穿于连接束孔4的内部连接有压持块54,压持块54的顶端外壁上对应螺栓53开设有转动槽55,转动槽5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56,螺栓53的一端贯穿于转动槽55的内部与转动块56的顶端外壁固定焊接,接线端子主体1位于连接束孔4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夹持组件6;转动夹持组件6包括夹持片61、外螺纹62和夹持转动螺母63,接线端子主体1位于连接束孔4一侧的外壁上分布焊接有夹持片61,夹持片61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62,夹持片61的外壁上套接螺合连接有夹持转动螺母63,接线端子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护层组件7;保护层组件7包括基层71、热镀锌层72和防锈耐腐层73,接线端子主体1的外部为基层71,基层71的外壁上镀有热镀锌层72,热镀锌层72的外壁上喷涂有防锈耐腐层73;压持块54的底端外壁与连接束孔4的底端内壁上对应开设有齿槽8,使导线电缆放置在连接束孔4内进行夹持时夹持更紧固不易脱落;螺栓53的个数为两个,且螺栓53位于接线端子主体1外部的一端螺合连接有锁紧螺母9,使放置在连接束孔4内需要固定的导线电缆压持受力更全面,通过锁紧螺母9的的设置,避免了螺栓53松动;夹持片61为一种金属弹片,且夹持片61环绕分布设置在连接束孔4的外部,夹持片61整体呈锥形,通过该结构有利于对导线电缆的夹持;夹持转动螺母63的内螺纹对应夹持片61上的外螺纹62呈倾斜开设,有利于夹持转动螺母63在夹持片61上转动,使夹持片61聚拢对导线电缆进行夹持;转动槽55与转动块56为转动配合构件,有利于螺栓53独立转动通过螺合作用带动压持块54下方对导线电缆进行压持,该一种通用接线端子在使用时,通过接线块2配合连接孔3使用完成一端电缆导线的连接,在将另一端需要连接的电缆导线上先套接夹持转动螺母63,将电缆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主体(1)、接线块(2)、连接孔(3)、连接束孔(4)、固定压持组件(5)、转动夹持组件(6)、保护层组件(7)、齿槽(8)和锁紧螺母(9),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的一侧顶端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接线块(2),所述接线块(2)的顶端外壁上分布开设有连接孔(3),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束孔(4),所述连接束孔(4)的底端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压持组件(5);所述固定压持组件(5)包括安装孔(51)、内螺纹套筒(52)、螺栓(53)、压持块(54)、转动槽(55)和转动块(56),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位于连接束孔(4)上方的底端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51),所述安装孔(5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螺纹套筒(52),所述内螺纹套筒(52)的内部螺合连接有螺栓(53),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顶端两侧的螺栓(53)一端均贯穿于连接束孔(4)的内部连接有压持块(54),所述压持块(54)的顶端外壁上对应螺栓(53)开设有转动槽(55),所述转动槽(5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56),所述螺栓(53)的一端贯穿于转动槽(55)的内部与转动块(56)的顶端外壁固定焊接,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位于连接束孔(4)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夹持组件(6);所述转动夹持组件(6)包括夹持片(61)、外螺纹(62)和夹持转动螺母(63),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位于连接束孔(4)一侧的外壁上分布焊接有夹持片(61),所述夹持片(61)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62),所述夹持片(61)的外壁上套接螺合连接有夹持转动螺母(63),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护层组件(7);所述保护层组件(7)包括基层(71)、热镀锌层(72)和防锈耐腐层(73),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的外部为基层(71),所述基层(71)的外壁上镀有热镀锌层(72),所述热镀锌层(72)的外壁上喷涂有防锈耐腐层(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主体(1)、接线块(2)、连接孔(3)、连接束孔(4)、固定压持组件(5)、转动夹持组件(6)、保护层组件(7)、齿槽(8)和锁紧螺母(9),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的一侧顶端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接线块(2),所述接线块(2)的顶端外壁上分布开设有连接孔(3),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束孔(4),所述连接束孔(4)的底端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压持组件(5);所述固定压持组件(5)包括安装孔(51)、内螺纹套筒(52)、螺栓(53)、压持块(54)、转动槽(55)和转动块(56),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位于连接束孔(4)上方的底端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51),所述安装孔(5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螺纹套筒(52),所述内螺纹套筒(52)的内部螺合连接有螺栓(53),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顶端两侧的螺栓(53)一端均贯穿于连接束孔(4)的内部连接有压持块(54),所述压持块(54)的顶端外壁上对应螺栓(53)开设有转动槽(55),所述转动槽(5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56),所述螺栓(53)的一端贯穿于转动槽(55)的内部与转动块(56)的顶端外壁固定焊接,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位于连接束孔(4)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夹持组件(6);所述转动夹持组件(6)包括夹持片(61)、外螺纹(62)和夹持转动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国刘铁杨国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登然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