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49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镜片,涉及镜片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驾驶镜片受可见光吸收层影响降低清晰度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设置有可见光吸收层,所述可见光吸收层表面设置有偏光层,所述可见光吸收层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临近树脂基片设置,其材质与可见光吸收层相同,且其厚度小于所述可见光吸收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镜片清晰度的优点。

Driving lens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len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ens manufacturing,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reducing the clarity of driving lens affected by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layer.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a resin substrate,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resin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layer, the surface of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olarizing layer, and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spacers. The spacer layer is adjacent to the resin substrate, and its material is the same as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layer, and its thickness is less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layer. Type B has the advantage of improving the sharpness of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驾驶镜片
本技术涉及镜片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驾驶镜片。
技术介绍
在公告号为CN2072161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驾驶专用镜片,包括树脂基片,在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设置有前可见光吸收加硬层和后可见光吸收加硬层,在所述前可见光吸收加硬层的前表面设置有偏光层,在所述偏光层的表面还设置有变色层,在所述后可见光吸收加硬层的表面设置有后真空镀膜层,在所述变色层的表面设置有前真空镀膜层。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驾驶专用镜片,其通过前可见光吸收加硬层和后可见光吸收加硬层对强光源的亮度进行吸收,并配合偏光层与变色层使得偏振方向与偏光层偏振方向相同的光源通过,其余光源受到偏振后过滤,从而消除外来光线的干扰,从而提升防眩光效果,避免花眼、炫目、刺眼等现象,使视线变得清晰柔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吸收光的层膜结构的中间膜通常由微细小的粗糙粒子构成,这些粗糙粒子主要起到吸收光的作用,但由于粗糙粒子在镜片层膜结构上的大面积覆盖也使得镜片的清晰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镜片,其具有提升镜片清晰度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驾驶镜片,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设置有可见光吸收层,所述可见光吸收层表面设置有偏光层,所述可见光吸收层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临近树脂基片设置,其材质与可见光吸收层相同,且其厚度小于所述可见光吸收层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强光源穿过偏光层并由偏光层进行过滤,偏振方向与偏光层偏振方向相同的光源穿过偏光层并由可见光吸收层对光源进行吸收,进一步降低强光源的亮度,保证穿过树脂基片的光线更加柔和。由于可见光吸收层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层,降低了可见光吸收层部分位置的厚度,配合人体眼睛对光线接收成像的效果,降低了可见光吸收层中间膜内微小粗糙粒子对镜片清晰度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在保证防眩光效果的前提下提升了驾驶镜片的清晰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隔层连通于所述可见光吸收层表面与树脂基片表面呈圆孔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层连通可见光吸收层表面与树脂基片表面,进一步减小了可见光吸收层的厚度,进一步提升驾驶镜片的清晰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偏光层上设置有延伸填充于所述间隔层内的延伸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偏光层上延伸填充至间隔层内的延伸层用于对可见光吸收层的结构进行加固,保证可见光吸收层在树脂基片与偏光层之间的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光层表面设置有变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色层用于变色调节镜片的透光度,有利于人眼适应周围视线内环境光线的变化,减少视觉疲劳,保护眼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色层表面设置有防蓝光膜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蓝光膜层用于对波长是415nm~455nm之间的有害蓝光进行阻隔,避免视网膜中央黄斑区长期受到有害蓝光的照射导致黄斑病变,保护人眼。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蓝光膜层表面设置有紫外线吸收膜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吸收膜层用于在保证太阳光可视光透过效果的基础上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阻隔,减紫外线对人体眼睛可能造成的伤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紫外线吸收膜层表面设置有防冲击强化膜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冲击强化膜层用于提高镜片的耐冲击性,保证镜片不易破碎避免对眼睛造成伤害;同时防冲击膜层还可以提高镜片的附着力,可以作为镀下一层膜层的介质,具有较好的粘结作用,保证膜层间结构不易脱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冲击强化膜层表面设置有耐磨强化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强化层用于减少镜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磨损,提升镜片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可见光吸收层上若干间隔层的设置,提升驾驶镜片的清晰度;(2)通过偏光层上填充于间隔层内的延伸层保证偏光层与可见光吸收层之间结构的稳定性;(3)通过变色层外侧防蓝光膜层、紫外线吸收膜层、防冲击强化膜层以及耐磨强化层的设置,提升驾驶镜片的日常使用与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树脂基片;2、可见光吸收层;21、间隔层;3、偏光层;31、延伸层;4、变色层;5、防蓝光膜层;6、紫外线吸收膜层;7、防冲击强化膜层;8、耐磨强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驾驶镜片,如图1所示,包括树脂基片1,树脂基片1的两侧表面设置有可见光吸收层2,可见光吸收层2表面设置有偏光层3,可见光吸收层2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层21,其材质与可见光吸收层2相同,且其厚度小于可见光吸收层2的厚度。如图1所示,树脂基片1是以树脂为原料经过精密的化学工艺进行加工合成的光学镜片。间隔层21位于可见光吸收层2表面沿可见光吸收层2的周侧边等间隔设置。间隔层21连通于可见光吸收层2的表面与树脂基片1的表面,使得间隔层21呈圆孔状,其两端开口面分别位于树脂基片1以及可见光吸收层2的层面上相贴合。本实施例中偏光层3由TAC或PET材质的偏光膜制成,偏光层3与可见光吸收层2的相邻层面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延伸填充于圆孔状间隔层21内的延伸层31,使得延伸层31的层面贴合于树脂基片1表面。如图1所示,偏光层3表面设置有变色层4,变色层4表面设置有防蓝光膜层5,防蓝光膜层5表面设置有紫外线吸收膜层6,在紫外线吸收膜层6表面设置有防冲击强化膜层7,防冲击强化膜层7表面设置有耐磨强化层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可见光吸收层2上设置若干间隔层21降低可见光吸收层2部分位置的厚度,配合人体眼睛对光线接收成像的效果,降低了可见光吸收层2中间膜内微小粗糙粒子对镜片清晰度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在保证防眩光效果的前提下提升了驾驶镜片的清晰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镜片,包括树脂基片(1),所述树脂基片(1)的前表面设置有可见光吸收层(2),所述可见光吸收层(2)表面设置有偏光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吸收层(2)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层(21),所述间隔层(21)临近树脂基片(1)设置,其材质与可见光吸收层(2)相同,且其厚度小于所述可见光吸收层(2)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镜片,包括树脂基片(1),所述树脂基片(1)的前表面设置有可见光吸收层(2),所述可见光吸收层(2)表面设置有偏光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吸收层(2)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层(21),所述间隔层(21)临近树脂基片(1)设置,其材质与可见光吸收层(2)相同,且其厚度小于所述可见光吸收层(2)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21)连通于所述可见光吸收层(2)表面与树脂基片(1)表面呈圆孔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偏光层(3)上设置有延伸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扬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