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煤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34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煤仓,属于锅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煤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煤仓的排煤部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锅炉煤仓,排煤管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内壳,内壳相对于外壳往复运动,并且,内壳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可以相对于外壳往复运动。煤料堵塞排煤管时,使第一半部或第二半部相对于外壳体运动即可破坏堵塞排煤管的煤料的稳定性,以疏通排煤管。该方案不需要在排煤管内设置相应的机械结构,进而不会对排煤管的排煤性能产生影响,优化了煤仓的性能。

A Boiler Coal Bun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boiler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to a boiler coal bunk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oile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oiler coal bunker,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coal discharging part of the coal bunker is easily blocked in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oiler coal bunker. The coal discharge pipe comprises a shell and an inner shell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inner shell moves reciprocally relative to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inner shell includes the first half and the second half. The first half and the second half can move reciprocally relative to the outer shell. When the coal is blocked in the discharge pip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al blocked in the discharge pipe can be destroy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first half or the second half relative to the shell body, so as to dredge the discharge pipe. The scheme does not need to install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structure in the coal discharge pipe, and then it will not affect the coal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the coal discharge pipe and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al bun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煤仓
本技术涉及锅炉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煤仓,属于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热能产生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燃煤锅炉、燃汽锅炉等,其具体结构根据使用需求而不同。燃煤锅炉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发电用燃煤锅炉、动力用燃煤锅炉等。燃煤锅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向锅炉内添加燃料,煤仓是燃煤锅炉的常用结构,主要用于向锅炉内输送煤料。煤仓包括漏斗状的储煤部和与储煤部相通的排煤部,排煤部用于将煤料排放至指定位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煤料容易粘滞至排煤部的内壁上,造成排煤部的排料通道变窄,进而造成煤料堵塞,在空气湿度大或煤料湿度大的工况下,排煤部更容易堵塞。现有技术中为避免排煤部堵塞,均在排煤部内设置相应的机械结构以疏通堵塞后的排煤部,机械结构的设置会对煤料造成一定的干扰,影响了排煤部的排料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煤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煤仓的排煤部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煤仓,包括煤仓本体和排煤管,所述煤仓本体呈漏斗状,并且,所述煤仓本体的小端朝下,所述排煤管设置于所述煤仓本体的下端,所述煤仓本体包括与所述排煤管相通的排煤口,所述排煤管包括固定于所述煤仓本体上的外壳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内壳,所述内壳沿所述排煤管的排煤方向往复运动,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对所述内壳导向的导轨,在所述内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导槽,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远离所述煤仓本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与所述内壳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且,所述凸板凸出所述外壳,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定位所述内壳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凸出所述外壳,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凸板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凸板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所述内壳运动的驱动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锅炉煤仓,排煤管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内壳,内壳相对于外壳往复运动,并且,内壳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可以相对于外壳往复运动。煤料堵塞排煤管时,使第一半部或第二半部相对于外壳体运动即可破坏堵塞排煤管的煤料的稳定性,以疏通排煤管。该方案不需要在排煤管内设置相应的机械结构,进而不会对排煤管的排煤性能产生影响,优化了煤仓的性能。优选的,所述驱动器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件;或者,所述驱动器为气缸,或者,所述驱动器为液压缸。驱动器具有多种方案可选,煤仓便于维护。优选的,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上端均设置有刮除所述外壳内壁上的煤屑的刮煤板,所述刮煤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10度至70度,并且,所述刮煤板分别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及所述内壳的内壁衔接。刮煤板的设置主要用于刮除附着于外壳内壁的煤料,避免煤料进入外壳与内壳之间,防止内壳相对于外壳卡死或内壳、外壳磨损过快。优选的,在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刮除所述内壳的内壁上的煤屑的刮煤器,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刮煤器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刮煤器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在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对所述连接杆让位的条形让位槽,所述条形让位槽沿所述排煤管的排煤方向设置。刮煤器的设置主要用于刮除内壳内壁上的煤料,避免煤料附着于内壳的内壁上造成排煤管内径变小而影响排煤管的排煤性能。优选的,所述刮煤器具有导煤平面,所述导煤平面与所述内壳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10度至50,并且所述刮煤平面高度较高的一端与所述内壳的内壁接触。煤料不容易附着于刮煤器上,优化了刮煤器的性能。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排煤管包括外壳、内壳,内壳相对地外壳往复运动,并且内壳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第一半部或第二半部移动即可破坏堵塞排煤管的煤料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地防止排煤管堵塞。2、排煤管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起到疏通排煤管的作用,内壳的设置不会影响排煤管的排煤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排煤管具有更好的排煤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断面图。图3为第二半部的主视图。标号说明:1、煤仓本体,2、排煤管,3、外壳,4、内壳,5、导轨,6、第一半部,7、第二半部,8、凸板、9、定位板,10、驱动器,11、刮煤板,12、刮煤器,13、连接杆,14、条形让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一种锅炉煤仓,包括煤仓本体1和排煤管2,所述煤仓本体1呈漏斗状,并且,所述煤仓本体1的小端朝下,以利于煤仓本体1内的煤料全部排出,所述排煤管2设置于所述煤仓本体1的下端,所述煤仓本体1包括与所述排煤管2相通的排煤口。煤仓本体1内存储煤料,位于煤仓本体1内的煤料经排煤管2排放至相应位置。所述排煤管2包括固定于所述煤仓本体1上的外壳3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3上的内壳4,外壳3可以焊接于煤仓本体1上,外壳3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于煤仓本体1上,外壳3与煤仓本体1的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如图2,所述内壳4沿所述排煤管2的排煤方向往复运动,在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对所述内壳4导向的导轨5,导轨5与外壳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内壳4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5配合的导槽。如图1、图2,所述内壳4包括第一半部6和第二半部7,第一半部6与第二半部7配合形成所述内壳4,所述第一半部6和第二半部7远离所述煤仓本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板8,所述凸板8与所述内壳4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且,所述凸板8凸出所述外壳3。凸板8凸出外壳3,凸板8的设置不会干涉内壳4内通过的煤料。如图1、图2,在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定位所述内壳4的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固定于所述外壳3上,例如但不限于焊接,所述定位板9凸出所述外壳3,所述定位板9与所述凸板8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定位板9与所述凸板8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所述内壳4运动的驱动器10。也就是说,驱动器10与凸板8、定位板9关系是一一对应,第一半部6、第二半部7均对应一组凸板8、定位板9、驱动器10。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排煤管2正常工作时内壳4位于外壳3内,即第一半部6和第二半部7均位于外壳3内。排煤管2被堵塞时,驱动器10工作使第一半部6或第二半部7向下运动,即第一半部6或第二半部7相对于外壳3运动,此时,堵塞排煤管2的煤料稳定性将被破坏,堵塞排煤管2的煤料即可通过排煤管2排出。即,煤料为块状结构,煤料堵塞排煤管2时,堵塞排煤管2的煤料必然与内壳4的内壁具有多个接触点,煤料与内壳4的内壁的接触点均布于内壳4的内壁上,而第一半部6或第二半部7移动后,煤料与内壳4的内壁接触点将被移动,堵塞排煤管2的煤料的稳定性将被破坏,堵塞排煤管2的煤料即被疏通。本方案不需要在内壳4内设置相应的机械结构,因此不会干涉煤料的排出,优化了煤仓的性能。所述驱动器10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件,弹性件可以弹簧等结构,驱动器10为弹性件时,需要操作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煤仓,包括煤仓本体(1)和排煤管(2),所述煤仓本体(1)呈漏斗状,并且,所述煤仓本体(1)的小端朝下,所述排煤管(2)设置于所述煤仓本体(1)的下端,所述煤仓本体(1)包括与所述排煤管(2)相通的排煤口,其特征是:所述排煤管(2)包括固定于所述煤仓本体(1)上的外壳(3)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3)上的内壳(4),所述内壳(4)沿所述排煤管(2)的排煤方向往复运动,在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对所述内壳(4)导向的导轨(5),在所述内壳(4)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5)配合的导槽,所述内壳(4)包括第一半部(6)和第二半部(7),所述第一半部(6)和第二半部(7)远离所述煤仓本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板(8),所述凸板(8)与所述内壳(4)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且,所述凸板(8)凸出所述外壳(3),在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定位所述内壳(4)的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凸出所述外壳(3),所述定位板(9)与所述凸板(8)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定位板(9)与所述凸板(8)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所述内壳(4)运动的驱动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煤仓,包括煤仓本体(1)和排煤管(2),所述煤仓本体(1)呈漏斗状,并且,所述煤仓本体(1)的小端朝下,所述排煤管(2)设置于所述煤仓本体(1)的下端,所述煤仓本体(1)包括与所述排煤管(2)相通的排煤口,其特征是:所述排煤管(2)包括固定于所述煤仓本体(1)上的外壳(3)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3)上的内壳(4),所述内壳(4)沿所述排煤管(2)的排煤方向往复运动,在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对所述内壳(4)导向的导轨(5),在所述内壳(4)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5)配合的导槽,所述内壳(4)包括第一半部(6)和第二半部(7),所述第一半部(6)和第二半部(7)远离所述煤仓本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板(8),所述凸板(8)与所述内壳(4)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且,所述凸板(8)凸出所述外壳(3),在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定位所述内壳(4)的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凸出所述外壳(3),所述定位板(9)与所述凸板(8)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定位板(9)与所述凸板(8)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所述内壳(4)运动的驱动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煤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兴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