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属于实验室内大型试件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运输轨道和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上并可沿所述运输轨道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承载台,所述移动承载台包括承载车身、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轴、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所述承载车身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减速器和驱动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上;所述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两侧下表面,且其底部与所述运输轨道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移动承载台,在移动承载台底部设置滚轮组与运输轨道进行配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实现大型试件的高精度自动化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内大型试件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的移动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试验技术的进步,土木工程实验朝着开展足尺寸、大比例模型试验的方向发展,由此带来了试件尺寸和质量过大,难于运送至试验设备开展试验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644710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实验试件的运输装置,包括大型实验试件、钢板、滚轮、椭圆型螺栓、螺栓孔、绳子,通过首先在钢板上成型大型实验试件,在钢板侧面钻取螺栓孔,将椭圆型螺栓旋转入螺栓孔内,然后将绳子穿过椭圆型螺栓,将放置在滚轮上的钢板拖拽至实验位置,进而开展三维应力条件下的室内实验。其采用人力将钢板通过滚轮拖曳至实验位置,存在劳动强度大、精确度低、钢板在拖曳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土木工程实验试件尺寸过大和质量过重导致的难于运送至试验设备,而现有的运输系统存在劳动强度大、精确度低、钢板在拖曳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轨道和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上并可沿所述运输轨道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承载台,所述移动承载台包括承载车身、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轴、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所述承载车身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减速器和驱动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上;所述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两侧下表面,且其底部与所述运输轨道接触。设置移动承载台,在移动承载台底部设置滚轮组与运输轨道进行配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实现大型试件的高精度自动化运输。进一步,所述减速器输入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旋转轴上,所述驱动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器输出端上,所述主动滚轮组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两端。进一步,所述承载车身包括试件承载区和设置在所述试件承载区前侧的设备安装区,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减速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主动滚轮组安装在所述设备安装区,所述从动滚轮组安装在所述试件承载区。进一步,所述承载车身主体是由若干钢板焊接成的封闭钢箱结构,箱内设有用于对试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钢棒,所述封闭钢箱结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试件的螺纹孔;所述封闭钢箱结构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钢板、所述下钢板四周的侧连接板钢板,所述螺纹孔均匀分布在所述上钢板上;所述支撑钢棒上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上,且与所述螺纹孔处于同轴心位置。采用支撑钢棒与螺纹孔配合,不仅可实现对大型试件的支撑,防止承载车身变形,而且还可以通过螺纹孔对大型试件进行固定,有效防止大型试件在运输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进一步,所述封闭钢箱结构为试件承载区,所述下钢板宽度方向超出封闭钢箱结构形成车身下缘,所述下钢板长度方向前侧超出所述封闭钢箱结构形成所述设备安装区。设计下钢板的形状来形成车身下缘,用于防止移动承载台倾翻,提高了承载台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承载车身上前后均匀分布有五组滚轮组,其中包括一组所述主动滚轮组和四组所述从动滚轮组。进一步,所述运输轨道包括导轨、导轨垫板和固定拉杆,所述导轨垫板通过所述固定拉杆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导轨垫板长度方向上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底面设有倒角斜面块,所述倒角斜面块焊接在所述导轨槽内部。进一步,所述导轨垫板包括长边导轨垫板和短边导轨垫板,所述长边导轨垫板和所述短边导轨垫板沿长度方向连接处形成导轨槽,所述导轨槽为倾斜角度为7°的倒角斜面槽,所述倒角斜面块的倾斜角度为7°。在导轨和地面之间设置导轨垫板,增大运输轨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倒角斜面块和导轨槽的倾斜设计来实现对导轨的固定,提高导轨的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导轨顶面和外侧面设有方形槽,位于所述导轨外侧面方形槽上安装有防倾翻挡块。进一步,所述防倾翻挡块呈U形,所述防倾翻挡块U形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外侧方形槽内,U形另一端内侧与承载车身下缘端部把合。在导轨上安装U型防倾翻挡块,使其与承载车身下缘端部把合,起到稳定承载车身,防止承载车身倾翻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移动承载台,在移动承载台底部设置滚轮组与运输轨道进行配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实现大型试件的高精度自动化运输;(2)采用支撑钢棒与螺纹孔配合,不仅可实现对大型试件的支撑,防止承载车身变形,而且还可以通过螺纹孔对大型试件进行固定,有效防止大型试件在运输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3)设计下钢板的形状来形成车身下缘,用于防止移动承载台倾翻,提高了承载台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之支撑钢棒与螺纹孔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运载实物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轨道1和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1上并可沿所述运输轨道1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承载台2,所述移动承载台2包括承载车身21、驱动电机22、减速器23、驱动轴24、主动滚轮组25和从动滚轮组26,所述承载车身21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1上,所述驱动电机22、减速器23和驱动轴24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21上;所述主动滚轮组25和从动滚轮组26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21两侧下表面,且其底部与所述运输轨道1接触。设置移动承载台,在移动承载台底部设置滚轮组与运输轨道进行配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实现大型试件的高精度自动化运输。减速器23输入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22旋转轴上,所述驱动轴24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器23输出端上,所述主动滚轮组25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24两端。承载车身21包括试件承载区27和设置在所述试件承载区27前侧的设备安装区28,所述驱动电机22、所述减速器23、所述驱动轴24和所述主动滚轮组25安装在所述设备安装区28,所述从动滚轮组26安装在所述试件承载区27。承载车身21主体是由若干钢板焊接成的封闭钢箱结构,参见图3,箱内设有用于对试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钢棒211,所述封闭钢箱结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试件的螺纹孔212;所述封闭钢箱结构包括上钢板213、下钢板214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钢板213、所述下钢板214四周的侧连接板钢板215,所述螺纹孔212均匀分布在所述上钢板213上;所述支撑钢棒211上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钢板213和所述下钢板214上,且与所述螺纹孔212处于同轴心位置。采用支撑钢棒与螺纹孔配合,不仅可实现对大型试件3的支撑,防止承载车身变形,而且还可以通过螺纹孔对大型试件3进行固定,有效防止大型试件在运输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其中,螺纹孔直径为90mm,双向间隔250mm,深度150mm,规格为M48。封闭钢箱结构为试件承载区27,所述下钢板214宽度方向超出封闭钢箱结构形成车身下缘215,所述下钢板214长度方向前侧超出所述封闭钢箱结构形成所述设备安装区28。设计下钢板的形状来形成车身下缘,用于防止移动承载台倾翻,提高了承载台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承载车身21上前后均匀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轨道和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上并可沿所述运输轨道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承载台,所述移动承载台包括承载车身、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轴、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所述承载车身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减速器和驱动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上;所述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两侧下表面,且其底部与所述运输轨道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轨道和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上并可沿所述运输轨道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承载台,所述移动承载台包括承载车身、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轴、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所述承载车身安装在所述运输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减速器和驱动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上;所述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安装在所述承载车身两侧下表面,且其底部与所述运输轨道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输入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旋转轴上,所述驱动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器输出端上,所述主动滚轮组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车身包括试件承载区和设置在所述试件承载区前侧的设备安装区,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减速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主动滚轮组安装在所述设备安装区,所述从动滚轮组安装在所述试件承载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大型试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车身主体是由若干钢板焊接成的封闭钢箱结构,箱内设有用于对试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钢棒,所述封闭钢箱结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试件的螺纹孔;所述封闭钢箱结构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钢板、所述下钢板四周的侧连接板钢板,所述螺纹孔均匀分布在所述上钢板上;所述支撑钢棒上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上,且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李云贵,孙建运,史鹏飞,李雨亭,翟明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