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红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5742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块的底端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安装块的顶端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套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筒内,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套筒内部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一紧固螺杆,第二连接杆延伸出第一套筒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杆的内部。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折叠,从而便于安装人员携带安装,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雷针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现有的避雷针长度不一,而很多避雷针需要安装在高层建筑的楼顶上,如果避雷针的长度过长则不便于安装人员将避雷针携带至高层的楼顶,搬运过程中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块的底端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安装块的顶端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套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筒内,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套筒内部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一紧固螺杆,第二连接杆延伸出第一套筒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杆的内部,第一套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安装块的底端,第二安装块的顶端靠近第一套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部滑动套接有第二套杆,第二套杆位于第二套筒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紧固螺杆,第二套杆内套接有引雷针,引雷针位于第二套杆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二套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上均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螺纹连接,且紧固螺栓分别贯穿第二套杆和第一套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杆远离第一安装块的一端和第二套杆远离第二安装块的一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套杆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引雷针、第二套杆、第一套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均为导电金属材质。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顶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紧固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第一螺纹孔内。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一安装块、第一紧固螺杆、第一套筒、第一套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块、第二安装块、第二紧固螺杆、第二套筒、第二限位块、第二套杆和引雷针的设置,能够将该防雷装置进行折叠,解决了现有避雷针无法折叠,不便于携带的情况,便于安装人员将该避雷装置携带至高层建筑楼顶进行安装,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折叠,从而便于安装人员携带安装,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的折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杆、2第一安装块、3第一紧固螺杆、4第一套筒、5第一套杆、6第二连接杆、7第一限位块、8第二安装块、9第二紧固螺杆、10第二套筒、11第二限位块、12第二套杆、13引雷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8,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8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块2的底端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第一安装块2的顶端靠近第一连接杆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套筒4,第一套筒4内套接有第二连接杆6,且第二连接杆6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筒4内,第二连接杆6位于第一套筒4内部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一紧固螺杆3,第二连接杆6延伸出第一套筒4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杆5,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7,且第一限位块7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杆5的内部,第一套杆5远离第一套筒4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安装块8的底端,第二安装块8的顶端靠近第一套杆5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套筒10,第二套筒10的内部滑动套接有第二套杆12,第二套杆12位于第二套筒10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紧固螺杆9,第二套杆12内套接有引雷针13,引雷针13位于第二套杆1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1,且第二限位块11滑动连接在第二套杆12的内部,第一套杆5和第二套杆12上均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分别与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11螺纹连接,且紧固螺栓分别贯穿第二套杆12和第一套杆5,第一套杆5远离第一安装块2的一端和第二套杆12远离第二安装块2的一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第一连接杆1和第一套杆5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引雷针13、第二套杆12、第一套杆5、第二连接杆6和第一连接杆1均为导电金属材质,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11的顶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紧固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第一螺纹孔内。工作原理:本防雷装置采用折叠式伸缩结构,极大地缩小了该装置的占用空间,当安装人员在安装时能够很便利的携带该防雷装置至指定安装地点,对该防雷装置进行安装,当需要安装时,先拧下紧固螺栓,然后先将引雷针13抽出,引雷针13一端的第二限位块11在第二套杆12内滑动,当引雷针13完全抽出时,将紧固螺栓通过第二套杆12一端的第二螺纹孔旋进第二限位块11上的螺纹孔内,直至拧紧实现引雷针13的固定,然后转动第二套杆12,第二套杆12底端的第二安装块8会旋转至竖直方向,第二安装块8上开设的通孔会与第二套筒10的开口处对齐,然后第二安装块8也会转动至水平与第一套杆5的一端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时将引雷针13向下滑动,这时第二紧固螺杆9会慢慢下滑至第一套杆5一端开设的第一螺纹孔内,然后旋转第二套杆12使得第二紧固螺杆9旋进第一螺纹孔内实现引雷针13与第一套杆5的对接,同样的第一套杆5内部的第二连接杆6也可以同引雷针13一样伸缩固定,然后使用与引雷针13对接的方法使得第二连接杆6与第一连接杆1对接固定,使得该装置形成竖杆状,最后将第一连接杆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即可,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折叠,从而便于安装人员携带安装,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8)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块(2)的底端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第一安装块(2)的顶端靠近第一连接杆(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套筒(4),第一套筒(4)内套接有第二连接杆(6),且第二连接杆(6)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筒(4)内,第二连接杆(6)位于第一套筒(4)内部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一紧固螺杆(3),第二连接杆(6)延伸出第一套筒(4)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杆(5),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7),且第一限位块(7)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杆(5)的内部,第一套杆(5)远离第一套筒(4)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安装块(8)的底端,第二安装块(8)的顶端靠近第一套杆(5)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套筒(10),第二套筒(10)的内部滑动套接有第二套杆(12),第二套杆(12)位于第二套筒(10)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紧固螺杆(9),第二套杆(12)内套接有引雷针(13),引雷针(13)位于第二套杆(1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1),且第二限位块(11)滑动连接在第二套杆(12)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8)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块(2)的底端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第一安装块(2)的顶端靠近第一连接杆(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套筒(4),第一套筒(4)内套接有第二连接杆(6),且第二连接杆(6)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筒(4)内,第二连接杆(6)位于第一套筒(4)内部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一紧固螺杆(3),第二连接杆(6)延伸出第一套筒(4)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杆(5),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7),且第一限位块(7)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杆(5)的内部,第一套杆(5)远离第一套筒(4)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安装块(8)的底端,第二安装块(8)的顶端靠近第一套杆(5)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套筒(10),第二套筒(10)的内部滑动套接有第二套杆(12),第二套杆(12)位于第二套筒(10)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紧固螺杆(9),第二套杆(12)内套接有引雷针(13),引雷针(13)位于第二套杆(12)内部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红
申请(专利权)人:焦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