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94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包括铺装面层,第一粘层,应力吸收层,第二粘层,钢桥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二粘接层,使得在使用沥青基材料时,能满足粘接性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面铺装
,尤其涉及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钢桥面铺装一直是工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钢结构桥梁表面光滑,难以与铺装层形成足够的粘接强度,尤其是在重载交通、高温天气和桥梁变形等特殊条件下的粘接力的保证;二是钢桥面结构厚度与变形之间存在矛盾,钢桥面厚度越大,刚性越好但自重越大、自重变形量也越大,钢桥面结构厚度小,则自重轻、自重变形量小但承载能力有限。针对上述的第一个问题,即钢桥面钢板与铺筑层粘接强度不够的问题,目前采用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从美国引进的双层环氧树脂铺装技术和从英国引进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技术,并根据我国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与优化。专利号为200910152726.6的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及铺砖方法,通过在树脂层铺设一定比例的碎石提高层间摩擦力和粘接性能;专利号为201810285654.1的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通过聚氨酯基纤维增强材料板与界面层及磨耗层的结合,加强了钢桥面整体的抗弯抗压能力,能够解决钢桥面加强肋板间的钢板出现变形裂缝的问题,解决钢桥面与铺装层的抗剪能力问题。上述专利技术中,为增加层间的粘接性能,采用的是树脂粘接层的技术方案,树脂材料作为热固性材料,存在脆性大、易老化的问题,且价格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铺装面层,第一粘层,应力吸收层,第二粘层,钢桥面板。其中:铺装面层为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层,厚度4-8cm;第一粘层包括底层和上层,底层为SBS改性乳化沥青洒布层,上层为空心玻化微珠撒布层,底层的撒布量为0.8-1.2L/m2,上层空心玻化微珠撒布量占底层面积的60-80%;应力吸收层为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厚度为1-2cm;第二粘接层包括上层和底层,上层为空心玻化微珠撒布层,底层为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热撒布层,底层的撒布量为0.8-1.2L/m2,上层空心玻化微珠撒布量占底层面积的40-60%;钢桥面除锈等级为Sa2.5级以上,粗糙度为50-200μm,并设有钢钉,钢钉布置为4-16根/m2、高度在1-2cm;高粘高弹改性沥青软化点不小于70摄氏度,60摄氏度动力粘度不小于50万Pa.s;改性乳化沥青PG分级不小于PG76。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沥青基材料层,能避免树脂铺装层等热固性材料的脆性及老化问题;并通过在粘层中(包括第一、二粘层)设置空心玻化微珠隔温层,降低钢桥面铺装层的温差,在高温季节,能降低铺装面的温度,提高沥青(热塑性材料)的粘接性,保证层间粘接;在低温季节,提高铺装面的温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不致于脆化破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引入隔温层,改善铺装结构的温度环境,提高桥面铺装结构的性能;采用沥青基铺装层,相较于树脂类,具有成本较低、抗老化、变形协调能力好的优点;此外,本专利技术铺装结构还具有厚度薄、自重轻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路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所述的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包括:1铺装面层,2第一粘层,3应力吸收层,4第二粘层,5钢桥面板。其中:铺装面层为AC-13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6cm;第一粘层包括底层和上层,底层为SBS改性乳化沥青洒布层,上层为空心玻化微珠撒布层,底层的撒布量为1.0L/m2,上层空心玻化微珠撒布量占底层面积的70%;应力吸收层为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厚度为1cm;第二粘接层包括上层和底层,上层为空心玻化微珠撒布层,底层为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热撒布层,上层空心玻化微珠撒布量占底层面积的50%;钢桥面除锈等级为Sa2.5级,粗糙度为100μm,并设有41钢钉,钢钉布置为9根/m2、高度在2cm;高粘高弹改性沥青软化点为73摄氏度,其60摄氏度动力粘度为53万Pa.s,改性乳化沥青PG分级为PG76。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上而下的铺装面层,第一粘层,应力吸收层,第二粘层,钢桥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上而下的铺装面层,第一粘层,应力吸收层,第二粘层,钢桥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面层由高粘高弹改性沥青铺筑而成,厚度为4-8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空心玻化微珠撒布层和改性乳化沥青撒布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空心玻化微珠撒布量占底层面积的40-60%,改性乳化沥青的撒布量为0.8-1.2L/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吸收层为SBS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桥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潇潇林咸强沈增晖张毅李九苏刘建威黄志轩王威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鑫长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鑫长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