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77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包括有药液瓶,所述药液瓶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药液瓶通过第一水口料相互连接,所述药液瓶包括有上药液瓶与下药液瓶,所述上药液瓶包括有第一瓶体部、第一挤出管、第一封口部,所述第一瓶体部的底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纳槽,所述下药液瓶包括有第二瓶体部、第二挤出管、第二封口部,所述第二瓶体部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一封口部伸入到所述第二收纳槽内,所述第二封口部伸入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第一挤出管与所述第二挤出管通过第二水口料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药液瓶排列结构紧密,不仅方便药液的保存,并且使得药液瓶不容易被破坏,避免药液的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用容器,尤其涉及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
技术介绍
在医用药品里需要使用大量药用容器,例如急诊科和儿科中大量使用的安乃近滴鼻瓶,在儿科急诊科中一般6岁以下患病儿童发热,经常会用安乃近滴鼻通过鼻粘膜吸收药物退热,这样患者无打针痛苦,并且起效快,但现有的安乃近针剂为玻璃瓶,使用时需要锯、再扳开后吸出来,才能滴到鼻孔里,并且一般一个玻璃瓶的容量可供使用多次,但在实际使用中通常不能长期放置,否则会滋生细菌,只能只使用一次就扔掉,因此,市面上出现一些可以进行一次性使用的液体容器瓶,但这些液体容器瓶排列不够紧密,封口部容易被压坏或者破坏,造成窗口内的药液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能方便对药液进行保存,并且排列紧密,可对封口部进行有效保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包括有药液瓶,所述药液瓶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药液瓶通过第一水口料相互连接,所述药液瓶包括有上药液瓶与下药液瓶,所述上药液瓶包括有第一瓶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瓶体部底面一侧的第一挤出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出管远离所述第一瓶体部一端的第一封口部,所述第一瓶体部内设置有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一挤出管与所述第一储液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瓶体部的底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纳槽,所述下药液瓶包括有第二瓶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瓶体部顶面一侧的第二挤出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出管远离所述第二瓶体部一端的第二封口部,所述第二瓶体部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二挤出管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瓶体部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一封口部伸入到所述第二收纳槽内,所述第二封口部伸入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第一挤出管与所述第二挤出管通过第二水口料相互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包括有药液瓶,药液瓶有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药液瓶通过第一水口料相互连接,药液瓶包括有上药液瓶与下药液瓶,上药液瓶包括有第一瓶体部、设置于第一瓶体部底面侧的第一挤出管、设置于第一挤出管远离第一瓶体部一端的第一封口部,第一瓶体部内设置有第一储液腔,第一挤出管与第一储液腔相互连通,第一瓶体部的底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纳槽,下药液瓶包括有第二瓶体部、设置于第二瓶体部一端的第二封口部,第二瓶体部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内均可装药液,第二挤出管与第二储液腔相互连通,第二瓶体部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纳槽,第一封口部伸入到第二收纳槽内,第二封口部伸入到第一收纳槽内,第一挤出管与第二挤出管通过第二水口料相互连接,通过第一收纳槽与第二收纳槽分别对第二封口部与第一封口部的收纳,可避免外界物体对封口部造成破坏,并且整体排列结构更加紧密,传统的一次性药液瓶在排列时,会将瓶体的摆向保持一致,此时封口部之间会有比较多的空隙,并且容易被压坏,而本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使药液保存更加方便,并且保存效果也更加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口料设置于所述上药液瓶的顶面与所述下药液瓶的底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口料设置于所述上药液瓶的两侧壁与所述下药液瓶的两侧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储液腔的高度沿所述第一储液腔的边缘到其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的结构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的容量均为0.3ml-1ml。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方式更加多样,挤出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药液瓶竖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药液瓶横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瓶体部、2-第一挤出管、3-第一封口部、4-第一储液腔、5-第一收纳槽、6-第二瓶体部、7-第二挤出管、8-第二封口部、9-第二储液腔、10-第二收纳槽、11-第一水口料、12-第二水口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包括有药液瓶,所述药液瓶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药液瓶通过第一水口料11相互连接,所述药液瓶包括有上药液瓶与下药液瓶,所述上药液瓶包括有第一瓶体部1、设置于所述第一瓶体部1底面一侧的第一挤出管2、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出管2远离所述第一瓶体部1一端的第一封口部3,所述第一瓶体部1内设置有第一储液腔4,所述第一挤出管2与所述第一储液腔4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瓶体部1的底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纳槽5,所述下药液瓶包括有第二瓶体部6、设置于所述第二瓶体部6顶面一侧的第二挤出管7、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出管7远离所述第二瓶体部6一端的第二封口部8,所述第二瓶体部6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9,所述第二挤出管7与所述第二储液腔9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瓶体部6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纳槽10,所述第一封口部3伸入到所述第二收纳槽10内,所述第二封口部8伸入到第一收纳槽5内,所述第一挤出管2与所述第二挤出管7通过第二水口料12相互连接。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包括有药液瓶,药液瓶有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药液瓶通过第一水口料11相互连接,药液瓶包括有上药液瓶与下药液瓶,上药液瓶包括有第一瓶体部1、设置于第一瓶体部1底面侧的第一挤出管2、设置于第一挤出管2远离第一瓶体部1一端的第一封口部3,第一瓶体部1内设置有第一储液腔4,第一挤出管2与第一储液腔4相互连通,第一瓶体部1的底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纳槽5,下药液瓶包括有第二瓶体部6、设置于第二瓶体部6一端的第二封口部8,第二瓶体部6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9,第一储液腔4与第二储液腔9内均可装药液,第二挤出管7与第二储液腔9相互连通,第二瓶体部6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纳槽10,第一封口部3伸入到第二收纳槽10内,第二封口部8伸入到第一收纳槽5内,第一挤出管2与第二挤出管7通过第二水口料12相互连接,通过第一收纳槽5与第二收纳槽10分别对第二封口部8与第一封口部3的收纳,可避免外界物体对封口部造成破坏,并且整体排列结构更加紧密,传统的一次性药液瓶在排列时,会将瓶体的摆向保持一致,此时封口部之间会有比较多的空隙,并且容易被压坏,而本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使药液保存更加方便,并且保存效果也更加好。第一水口料11与第二水口料12均为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包括有药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瓶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药液瓶通过第一水口料(11)相互连接,所述药液瓶包括有上药液瓶与下药液瓶,所述上药液瓶包括有第一瓶体部(1)、设置于所述第一瓶体部(1)底面一侧的第一挤出管(2)、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出管(2)远离所述第一瓶体部(1)一端的第一封口部(3),所述第一瓶体部(1)内设置有第一储液腔(4),所述第一挤出管(2)与所述第一储液腔(4)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瓶体部(1)的底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纳槽(5),所述下药液瓶包括有第二瓶体部(6)、设置于所述第二瓶体部(6)顶面一侧的第二挤出管(7)、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出管(7)远离所述第二瓶体部(6)一端的第二封口部(8),所述第二瓶体部(6)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9),所述第二挤出管(7)与所述第二储液腔(9)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瓶体部(6)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纳槽(10),所述第一封口部(3)伸入到所述第二收纳槽(10)内,所述第二封口部(8)伸入到第一收纳槽(5)内,所述第一挤出管(2)与所述第二挤出管(7)通过第二水口料(12)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药用单剂量液体容器,包括有药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瓶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药液瓶通过第一水口料(11)相互连接,所述药液瓶包括有上药液瓶与下药液瓶,所述上药液瓶包括有第一瓶体部(1)、设置于所述第一瓶体部(1)底面一侧的第一挤出管(2)、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出管(2)远离所述第一瓶体部(1)一端的第一封口部(3),所述第一瓶体部(1)内设置有第一储液腔(4),所述第一挤出管(2)与所述第一储液腔(4)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瓶体部(1)的底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纳槽(5),所述下药液瓶包括有第二瓶体部(6)、设置于所述第二瓶体部(6)顶面一侧的第二挤出管(7)、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出管(7)远离所述第二瓶体部(6)一端的第二封口部(8),所述第二瓶体部(6)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9),所述第二挤出管(7)与所述第二储液腔(9)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瓶体部(6)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明谢雪颜刘党奇朱敏邹毅成邓君可郭奉萍罗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