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573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包括包括粘带、稳定台面和定位孔,稳定台面位于粘带的顶部,且稳定台面与粘带固定连接,定位孔位于稳定台面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定位孔与稳定台面相嵌合,粘带的底面均匀排列有粘胶层,稳定台面的顶部四角嵌入有限位插槽,限位插槽的内部嵌合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面。设置有套管,通过套管可为穿刺针提供一个便于导向的通道,使穿刺针可快速的顺着穿刺点插入患者肿块内进行抽液,同时在第一次抽液完成后不需要人工辅助就可将穿刺针固定于患者身体内,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具
,具体为一种穿刺针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B型超声检查的范围很广,不同的检查部位,检查前的准备亦不相同。穿刺是一个医学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现有的穿刺针定位装置,不能够快速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定位,浪费一定的工作时间,且定位装置没有能够固定穿刺针的部件,使医生在第一次抽液完成后不能够同时稳定穿刺针的位置,浪费人力,因此,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提供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如何稳定穿刺针和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如何便于固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套管可为穿刺针提供一个便于导向的通道,使穿刺针可快速的顺着穿刺点插入患者肿块内进行抽液,同时在第一次抽液完成后不需要人工辅助就可将穿刺针固定于患者身体内,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如何稳定穿刺针和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如何便于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包括粘带、稳定台面和定位孔,所述稳定台面位于粘带的顶部,且稳定台面与粘带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位于稳定台面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定位孔与稳定台面相嵌合,所述粘带的底面均匀排列有粘胶层,所述稳定台面的顶部四角嵌入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槽的内部嵌合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面,所述固定台面的内部中间位置竖向贯穿有套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为中空两端开口的不锈钢圆柱,且套管与穿刺针配套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胶层为不干胶材质,且粘胶层有三条组成,所述粘胶层覆盖于粘带的顶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插槽与固定柱配套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与固定柱的数量一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带的顶部和底部均覆盖有塑料防粘膜层。本技术旨在于解决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如何稳定穿刺针和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如何便于固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套管,可对穿刺针进行导向和稳定,实用性较强。(1)该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设置有套管,套管为中空两端开口的不锈钢圆柱,且套管与穿刺针配套设置,通过套管可为穿刺针提供一个便于导向的通道,使穿刺针可快速的顺着穿刺点插入患者肿块内进行抽液,同时在第一次抽液完成后不需要人工辅助就可将穿刺针固定于患者身体内,提高工作效率。(2)该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设置有粘胶层,粘胶层为不干胶材质,且粘胶层有三条组成,粘胶层覆盖于粘带的顶面,通过粘胶层可将定位装置快速固定于患者需穿刺的部位,加快对病人的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3)该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设置有限位插槽,限位插槽与固定柱配套设置,通过限位插槽可将固定柱的底部进行固定,使套管与定位孔竖向线性对位。(4)该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数量与固定柱的数量一致,通过减震弹簧的晃动可消除患者呼吸时身体的起伏,使穿刺针稳定于患者体内不会产生太大晃动而导致穿刺针位移。综上,该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如何稳定穿刺针和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如何便于固定的问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粘带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中:1-粘带,101-粘胶层,2-稳定台面,201-限位插槽,3-定位孔,4-固定柱,401-减震弹簧,5-固定台面,6-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使用的粘带1、稳定台面2、限位插槽201、定位孔3、固定柱4、减震弹簧401、固定台面5和套管6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包括粘带1、粘胶层101、稳定台面2、限位插槽201、定位孔3、固定柱4、减震弹簧401、固定台面5和套管6,稳定台面2位于粘带1的顶部,且稳定台面2与粘带1固定连接,定位孔3位于稳定台面2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定位孔3与稳定台面2相嵌合,粘带1的底面均匀排列有粘胶层101,设置有粘胶层101,粘胶层101为不干胶材质,且粘胶层101有三条组成,粘胶层101覆盖于粘带1的顶面,通过粘胶层101可将定位装置快速固定于患者需穿刺的部位,加快对病人的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稳定台面2的顶部四角嵌入有限位插槽201,设置有限位插槽201,限位插槽201与固定柱4配套设置,通过限位插槽201可将固定柱4的底部进行固定,使套管6与定位孔3竖向线性对位,限位插槽201的内部嵌合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01,设置有减震弹簧401,减震弹簧401的数量与固定柱4的数量一致,通过减震弹簧401的晃动可消除患者呼吸时身体的起伏,使穿刺针稳定于患者体内不会产生太大晃动而导致穿刺针位移,固定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面5,固定台面5的内部中间位置竖向贯穿有套管6,设置有套管6,套管6为中空两端开口的不锈钢圆柱,且套管6与穿刺针配套设置,通过套管6可为穿刺针提供一个便于导向的通道,使穿刺针可快速的顺着穿刺点插入患者肿块内进行抽液,同时在第一次抽液完成后不需要人工辅助就可将穿刺针固定于患者身体内,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本技术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时,首先,将患者需穿刺取液的位置进行定位,再将粘带1顶面的塑料膜揭去,将粘带1的顶部粘于稳定台面2的底部,接着将粘带1底面的塑料膜揭去,之后把将定位孔3对准定位点,将粘胶层101贴合患者皮肤,使稳定台面2固定于患者穿刺点,然后使用注射器针管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穿刺,之后再取出固定柱4把固定柱4的底部卡入限位插槽201内,接着再将穿刺针从套管6的内部穿过再插入患者穿刺点内,将穿刺点进行稳定,之后对患者的积液进行抽取,抽取完成后将穿刺针取出,再抽取固定柱4,之后将粘带1揭起,盖上消毒纱布,并用腹带将腹部包扎,从而完成了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的工作过程。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包括粘带(1)、稳定台面(2)和定位孔(3),所述稳定台面(2)位于粘带(1)的顶部,且稳定台面(2)与粘带(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3)位于稳定台面(2)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定位孔(3)与稳定台面(2)相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带(1)的底面均匀排列有粘胶层(101),所述稳定台面(2)的顶部四角嵌入有限位插槽(201),所述限位插槽(201)的内部嵌合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01),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面(5),所述固定台面(5)的内部中间位置竖向贯穿有套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超检查用穿刺针定位装置,包括粘带(1)、稳定台面(2)和定位孔(3),所述稳定台面(2)位于粘带(1)的顶部,且稳定台面(2)与粘带(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3)位于稳定台面(2)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定位孔(3)与稳定台面(2)相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带(1)的底面均匀排列有粘胶层(101),所述稳定台面(2)的顶部四角嵌入有限位插槽(201),所述限位插槽(201)的内部嵌合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01),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面(5),所述固定台面(5)的内部中间位置竖向贯穿有套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王丽朱巧燕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