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包装置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50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正反包装置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机,属于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正反包装置能够在贴合时配合成型贴合鼓对帘布进行支撑,解决了扁平比大的轮胎成型过程中因帘布悬垂导致的帘布贴合时打褶或产生气泡的问题。该正反包装置包括主轴和套设于主轴外周的胶囊座单元,胶囊座单元包括胶囊气缸和反包胶囊,胶囊气缸设有与反包胶囊密封连接的环形出气口;胶囊座单元还包括胶囊预膨胀组件,胶囊预膨胀组件包括多个顶块和设置于胶囊气缸内的第一活塞;多个顶块沿周向均布于环形出气口内,顶块的径向外端支撑于反包胶囊的内表面,径向内端延伸至胶囊气缸内;第一活塞具有对顶块施予径向向外作用力的施力端,施力端与顶块的径向内端相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反包装置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正反包装置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机。
技术介绍
在轮胎二次法成型过程中,通过需要对内衬层、帘布、胎圈、胎侧等部件进行贴合加工,其贴合过程通常是利用正反包装置对位于成型贴合鼓上的帘布进行反包,从而形成胎体筒。因而,正反包装置是成型机的关键模块,对轮胎成型质量影响较大。现有二次法成型机中,其成型贴合鼓宽度通常窄于帘布宽度,在进行贴合时,为避免帘布垂悬,帘布宽出成型贴合鼓的部分一般采用捏边辊来支撑。然而,捏边辊受结构限制,其辊体不易过长,辊体过长会使支撑精度降低、帘布不易压实。例如,采用现有成型机生产扁平比大的轮胎时,帘布比成型贴合鼓宽出很多,使用捏边辊效果较差,帘布易打褶产生气泡。特别是生产航空胎时,其帘布比成型贴合鼓单边宽出150-300mm,且帘布层数较多,采用捏边辊已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因而,通过对正反包装置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贴合时配合成型贴合鼓对帘布进行支撑,从而满足扁平比大的轮胎尤其是航空胎的生产需要,这对于扁平比大的轮胎的生产及其成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正反包装置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机,能够在贴合时配合成型贴合鼓对帘布进行支撑,解决了扁平比大的轮胎成型过程中因帘布悬垂导致的帘布贴合时打褶或产生气泡的问题,能够满足扁平比大的轮胎的生产需要,有利于保证轮胎成型质量,对航空胎质量提升尤为明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反包装置,包括主轴和套设于所述主轴外周的胶囊座单元,所述胶囊座单元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于所述主轴外周的胶囊气缸和反包胶囊,所述胶囊气缸设有与所述反包胶囊的环形充气口密封连接的环形出气口;所述胶囊座单元还包括胶囊预膨胀组件,所述胶囊预膨胀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出气口内的多个沿径向移动的顶块,以及设置于所述胶囊气缸内的沿轴向移动的第一活塞;多个所述顶块沿周向均布于所述环形出气口内,所述顶块的径向外端延伸至所述反包胶囊内并支撑于所述反包胶囊的内表面,径向内端延伸至所述胶囊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具有受力端和对所述顶块施予径向向外作用力的施力端,所述施力端与所述顶块的径向内端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顶块插接于所述环形出气口内,所述顶块的轴向两侧外壁分别与所述环形出气口的轴向两侧内壁相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顶块与环形出气口之间设有顶块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径向延伸的导向轨道,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轨道内的限位件。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轨道为沿轴向贯通所述顶块的长通孔,所述长通孔沿径向延伸;所述限位件为沿轴向穿设于所述长通孔内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形出气口的轴向两侧壁。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轨道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环形出气口轴向两侧内壁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径向延伸;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突出于所述顶块轴向两侧外壁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径向延伸,所述限位块插接于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作为优选,所述顶块的径向内端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活塞的施力端倾斜的受力面,所述第一活塞的施力端具有面向所述受力面倾斜的施力面,所述施力面与受力面相接触并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施力面为斜平面或凸弧面,所述受力面为斜平面或凸弧面。作为优选,所述施力面为多个,所述施力面与顶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活塞与胶囊气缸的内壁之间连接有防转限位件。作为优选,所述防转限位件为沿轴向设置的防转限位柱,所述防转限位柱的轴向一端从所述第一活塞的受力端插入所述第一活塞,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胶囊气缸的内壁。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塞为气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具有与所述施力端相对设置的受力端,所述受力端与胶囊气缸之间形成第一气室;所述施力端与胶囊气缸之间形成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与环形出气口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胶囊预膨胀组件还包括活塞复位件和顶块复位件;所述活塞复位件沿轴向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的施力端与所述胶囊气缸的内壁之间,并可沿轴向伸缩;所述顶块复位件呈环状,所述顶块复位件套设于所述反包胶囊内,并环绕全部所述顶块的径向外端面,所述顶块复位件具有弹性并可沿径向收缩或膨胀。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顶块复位件为弹簧圈。作为优选,所述正反包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正反包装置与成型贴合鼓之间距离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安装有胶囊座驱动单元,所述胶囊座驱动单元包括连接套筒和胶囊座驱动件;所述连接套筒套设于所述主轴外周,并与所述主轴通过滑键联接,所述连接套筒的轴向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胶囊气缸,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胶囊座驱动件;所述胶囊座驱动件沿主轴轴向可伸缩,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座。作为优选,所述胶囊座驱动件为套装于所述主轴的双行程驱动气缸;所述双行程驱动气缸包括套设于所述主轴的缸体,所述缸体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轴向一端为前端,轴向另一端为后端,所述缸体内自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分别设有套设于所述主轴外周的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的伸出端均朝向所述缸体前端设置;所述第二活塞的伸出端沿轴向伸出于所述缸体前端,并与所述连接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的伸出端沿轴向从所述第二腔室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并与所述第二活塞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双行程驱动气缸通过套设于所述缸体外周的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机,包括成型贴合鼓,所述成型贴合鼓的轴向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正反包装置和第二正反包装置,所述第一正反包装置和第二正反包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正反包装置。作为优选,所述轮胎成型机还包括贴合鼓主机,所述贴合鼓主机位于所述第一正反包装置远离所述成型贴合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正反包装置的主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正反包装置的主轴与所述成型贴合鼓的转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成型贴合鼓的转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正反包装置的主轴通过齿形离合器传动连接;所述齿形离合器的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成型贴合鼓的转轴上,所述齿形离合器的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正反包装置的主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正反包装置的胶囊座单元中设置了胶囊预膨胀组件,在配合成型贴合鼓进行帘布贴合时,胶囊预膨胀组件中的顶块在活塞施力端的推动下沿径向向外移动,使反包胶囊沿径向预膨胀至与成型贴合鼓等径,以支撑帘布宽出成型贴合鼓的部分,有效避免了帘布悬垂,防止帘布打褶或产生气泡,保证了帘布贴合质量,能够满足扁平比大的轮胎尤其是航空胎的生产需要,有利于保证轮胎成型质量,对航空胎质量提升尤为明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正反包装置中,用于撑起反包胶囊的顶块位于反包胶囊的环形充气口内,无需对反包胶囊进行开口处理,保证了反包胶囊的密封性不受影响,在不影响反包胶囊正常充气膨胀的前提下,实现了反包胶囊的预膨胀;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正反包装置中,在胶囊座驱动单元中增设了连接套筒以连接胶囊座单元与胶囊座驱动件,增设的连接套筒与主轴通过滑键联接,使连接套筒可沿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于主轴转动,在不影响胶囊座单元轴向移动的前提下,实现了胶囊座单元随主轴的同步转动,能够有效解决因胶囊座单元与帘布之间产生摩擦而导致帘布打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正反包装置,包括主轴(1)和套设于所述主轴(1)外周的胶囊座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座单元(2)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于所述主轴(1)外周的胶囊气缸(21)和反包胶囊(22),所述胶囊气缸(21)设有与所述反包胶囊(22)的环形充气口密封连接的环形出气口;所述胶囊座单元(2)还包括胶囊预膨胀组件(23),所述胶囊预膨胀组件(23)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出气口内的多个沿径向移动的顶块(231),以及设置于所述胶囊气缸(21)内的沿轴向移动的第一活塞(232);多个所述顶块(231)沿周向均布于所述环形出气口内,所述顶块(231)的径向外端延伸至所述反包胶囊(22)内并支撑于所述反包胶囊(22)的内表面,径向内端延伸至所述胶囊气缸(21)内;所述第一活塞(232)具有受力端和对所述顶块(231)施予径向向外作用力的施力端,所述施力端与所述顶块(231)的径向内端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正反包装置,包括主轴(1)和套设于所述主轴(1)外周的胶囊座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座单元(2)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于所述主轴(1)外周的胶囊气缸(21)和反包胶囊(22),所述胶囊气缸(21)设有与所述反包胶囊(22)的环形充气口密封连接的环形出气口;所述胶囊座单元(2)还包括胶囊预膨胀组件(23),所述胶囊预膨胀组件(23)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出气口内的多个沿径向移动的顶块(231),以及设置于所述胶囊气缸(21)内的沿轴向移动的第一活塞(232);多个所述顶块(231)沿周向均布于所述环形出气口内,所述顶块(231)的径向外端延伸至所述反包胶囊(22)内并支撑于所述反包胶囊(22)的内表面,径向内端延伸至所述胶囊气缸(21)内;所述第一活塞(232)具有受力端和对所述顶块(231)施予径向向外作用力的施力端,所述施力端与所述顶块(231)的径向内端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231)插接于所述环形出气口内,所述顶块(231)的轴向两侧外壁分别与所述环形出气口的轴向两侧内壁相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顶块(231)与环形出气口之间设有顶块导向结构(29),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径向延伸的导向轨道,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轨道内的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为沿轴向贯通所述顶块(231)的长通孔(291),所述长通孔(291)沿径向延伸;所述限位件为沿轴向穿设于所述长通孔(291)内的限位柱(292),所述限位柱(292)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形出气口的轴向两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环形出气口轴向两侧内壁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径向延伸;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突出于所述顶块(231)轴向两侧外壁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径向延伸,所述限位块插接于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231)的径向内端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活塞(232)的施力端倾斜的受力面,所述第一活塞(232)的施力端具有面向所述受力面倾斜的施力面(2321),所述施力面(2321)与受力面相接触并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面(2321)为多个,所述施力面(2321)与顶块(23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活塞(232)与胶囊气缸(2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防转限位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限位件为沿轴向设置的防转限位柱(233),所述防转限位柱(233)的轴向一端从所述第一活塞(232)的受力端插入所述第一活塞(232),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胶囊气缸(21)的内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预膨胀组件(23)还包括活塞复位件(234)和顶块复位件(235);所述活塞复位件(234)沿轴向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建龙陆永高尹炳鹏杨晓刘丙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