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26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由介入类医疗器械和缓释药物涂层组成,所述缓释药物涂层涂敷在所述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表面,所述缓释药物涂层由药物材料、药物载体材料、抑菌剂、抗氧化剂以及粘合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上的缓释药物涂层与腔内介入类医疗器械表面粘结强度高,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药物材料不会有损失,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药物治疗效果好。

A Targeted Drug Release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 for targeting drug release, which is composed of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 and slow-release drug coating. The slow-release drug coating is appli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 The slow-release drug coating is composed of drug material, drug carrier material, bacteriostatic agent, antioxidant and adhesive. The sustained-release drug coating on the targeted drug release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high bonding strength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intracavitary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 During the subsequent processing, the drug material will not be los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argeted drug release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随着药物缓释支架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物缓释支架系统的研究更加深入。在手术中发现,当支架植入血管内,由于金属或非金属结构的支架的扩张支撑,不可避免的对血管内壁进行刮擦,从而造成了损伤。在术后,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血药物以避免血栓的形成。相对于没有药物涂层的裸支架,30天内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自动愈合,患者不必再服用抗凝血药物,但是发生再狭窄的几率为25~50%。而药物(包括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缓释支架虽然有效的抑制了血管内膜增生,但由于药物的缓慢释放而延迟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愈合。造成了支架植入晚期发生急性血栓致死的潜在危险。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药物缓释支架在植入血管两年后仍然有发生急性血栓的病例出现。故西方一些国家药物缓释支架系统(DES)的植入率从前两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70%。于是近年来新器械和治疗策略不断涌现旨在攻克这一难题,药物释放球囊(DEB)是其中较有前途的技术之一。药物洗脱球囊是传统的球囊形成术和先进的药物释放技术的结合产物。理论上,球囊是抗增殖药物的理想载体,药物在扩张过程中被迅速、均匀一致地挤压释放至局部血管壁而发挥预防再狭窄的作用,由于抗增殖作用所需的局部高浓度持续时间较短,故而有利于血管壁内皮化的快速进行,从而避免血栓的发生。作为支架术的一种有效补充证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但在目前上市的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中,很多产品在体外扩张过程中出现药物涂层剥离严重的现象,这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输送过程中,药物损失严重,进一步影响到涂层的靶向目标位药量不稳定,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这是由于涂层配方及涂层工艺的不完善,造成现有产品在后续折叠加工过程中,药物损失严重,影响了手术中的药物靶向治疗。目前涂层中治疗用的药物基本为脂溶性药物(紫杉醇、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等),而作为促进药物释放的载体材料为水溶性药物(碘克沙醇、碘普罗胺、尿素、聚乙烯醇等),药物和载体的结合强度低,从而导致了涂层粘结强度低,后续加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由介入类医疗器械和缓释药物涂层组成,所述缓释药物涂层涂敷在所述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表面,所述缓释药物涂层由药物材料、药物载体材料、抑菌剂、抗氧化剂以及粘合剂组成;所述药物材料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异丙嗪、氯丙嗪、抗栓酶、阿司匹林、水蛭素、秋水仙碱、雷帕霉素、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环孢素、地塞米松、博来霉素、普卡霉素、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pH敏感型聚合物、雷公藤红素、核壳结构硼酸盐玻璃微球;所述药物载体材料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聚磷酸酯、多孔磷酸、肝素化聚合物、肝磷脂、聚乳酸、碘克沙醇、碘普罗胺、尿素、聚乙烯醇、紫胶、硼酸盐;所述抑菌剂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苦参、蛇床子、百花蛇舌草、鹤虱草、地肤子、穿心莲、当归、黄柏、川椒、鱼腥草、金银花、狼毒、云南白药及其提取物或衍生物;所述抗氧化剂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五桠果、亚硫酸钠、三聚磷酸钠、磷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维生素E、迷迭香提取物和竹叶抗氧化物;所述粘合剂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及其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及其衍生物。进一步的,所述介入类医疗器械为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和非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其中所述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为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及支架或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及支架;所述非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为尿道扩张支架、输尿管扩张支架、胆道扩张支架或食道扩张支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加入了抗氧化剂材料,一方面可以确保腔内介入类医疗器械在流通储存环节中,药物不会因为环境条件的不稳定性而产生降解、分解、溶解的现象,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其次,粘合剂材料的使用增强了涂层溶液与器械之间的结合力,使涂层后的球囊在后续的折叠加工,及体外扩张试验中,不会产生明显的裂痕及脱落,确保了体内靶向病变处的药物剂量范围,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上的缓释药物涂层与腔内介入类医疗器械表面粘结强度高,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药物材料不会有损失,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药物治疗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球囊扩张导管折叠前的药物涂层SEM图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球囊扩张导管折叠后的药物涂层SEM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所用的介入类医疗器械为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将130mg的异丙嗪、20mg的pH敏感型聚合物、10mg的雷公藤红素,溶解在3ml丙酮与甲酸及维生素E的溶液(体积比为丙酮∶甲酸:维生素E=8∶1:1)中,超声8min,得到分散均匀的药物涂层储备液。将上述溶液喷涂在尺寸规格为3.0×20mm的球囊表面,使载药量达到3μg/mm2左右,烘干,折叠,即得到药物球囊,附图1为其折叠前药物涂层表面SEM图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球囊表面平整、无裂纹、无碎片产生,附图2为折叠后药物涂层表面SEM图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涂层没有缺失,碎片等,仍保持了完好的涂层结构。实施例二: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所用的介入类医疗器械为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将260mg的异丙嗪、40mg的抗栓酶、20mg的氯丙嗪,溶解在10ml乙醇、乙酸与维生素E的溶液(体积比为乙醇∶乙酸:维生素E=7∶2:1)中,超声10min,形成分散均匀的药物涂层储备液。将上述溶液浸涂于尺寸规格为4.0x100mm的球囊表面,使载药量达到2μg/mm2左右,烘干,折叠,即得到药物球囊。实施例三: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所用的介入类医疗器械为尿道扩张支架。将520mg的普卡霉素、350mg的碘克沙醇、200mg的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溶解在20ml丙三醇、丙酮与丁基羟基茴香醚的溶液(体积比为丙三醇:丙酮:丁基羟基茴香醚=3∶6:1)中,超声10min,形成分散均匀的药物涂层储备液。将上述溶液吸液涂布于胆道扩张支架表面,使载药量达到9μg/mm2左右,烘干,即得到药物缓释尿道扩张支架。实施例四: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所用的介入类医疗器械为胆道扩张支架。将0.1mg的雷公藤红素、2mg的尿素、0.04mg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溶解在2ml四氢呋喃、乙醇与抗坏血酸的溶液(四氢呋喃:乙醇:抗坏血酸=45∶54:1)中,超声10min,形成分散均匀的药物涂层储备液。将上述溶液静电喷涂于胆道扩张支架表面,使载药量达到1μg/mm2左右,烘干,折叠,即得到药物缓释胆道扩张支架。以上实施例中,所用的介入类医疗器械还可以为冠脉扩张支架、外周扩张支架、尿道扩张支架、食道扩张支架、输尿管扩张支架或胆道扩张支架等常用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腔内介入类医疗器械。综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由介入类医疗器械和缓释药物涂层组成,所述缓释药物涂层涂敷在所述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药物涂层由药物材料、药物载体材料、抑菌剂、抗氧化剂以及粘合剂组成;所述药物材料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异丙嗪、氯丙嗪、抗栓酶、阿司匹林、水蛭素、秋水仙碱、雷帕霉素、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环孢素、地塞米松、博来霉素、普卡霉素、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pH敏感型聚合物、雷公藤红素、核壳结构硼酸盐玻璃微球;所述药物载体材料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聚磷酸酯、多孔磷酸、肝素化聚合物、肝磷脂、聚乳酸、碘克沙醇、碘普罗胺、尿素、聚乙烯醇、紫胶、硼酸盐;所述抑菌剂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苦参、蛇床子、百花蛇舌草、鹤虱草、地肤子、穿心莲、当归、黄柏、川椒、鱼腥草、金银花、狼毒、云南白药及其提取物或衍生物;所述抗氧化剂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五桠果、亚硫酸钠、三聚磷酸钠、磷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维生素E、迷迭香提取物和竹叶抗氧化物;所述粘合剂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及其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及其衍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药物释放介入类医疗器械,由介入类医疗器械和缓释药物涂层组成,所述缓释药物涂层涂敷在所述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药物涂层由药物材料、药物载体材料、抑菌剂、抗氧化剂以及粘合剂组成;所述药物材料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异丙嗪、氯丙嗪、抗栓酶、阿司匹林、水蛭素、秋水仙碱、雷帕霉素、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环孢素、地塞米松、博来霉素、普卡霉素、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pH敏感型聚合物、雷公藤红素、核壳结构硼酸盐玻璃微球;所述药物载体材料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聚磷酸酯、多孔磷酸、肝素化聚合物、肝磷脂、聚乳酸、碘克沙醇、碘普罗胺、尿素、聚乙烯醇、紫胶、硼酸盐;所述抑菌剂选用下列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苦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联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