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19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包括底盘和依次设置于底盘上的小腿固定机构、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足部固定机构和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所述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包括扭力组件和与扭力组件连接的二维万向扭力支架;所述足部固定机构包括足部固定板、设置于足部固定板顶部的脚趾固定架和设置于足部固定板底部弧形结构的足部托架;所述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包括拉力组件和与拉力组件连接的二维万向拉力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检测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力无论在方向上还是大小上都有据可查,从而显著的提高了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的准确性,极大的避免了漏诊及误诊的发生,适宜在临床医学推广应用。

Inspection device for stability of inferio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during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n intraoperative detection device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chassis and a leg fixing mechanism, a lower tibiofibular joint tension mechanism, a foot fixing mechanism and a lower tibiofibular joint fibular torsion mechanism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in turn; the lower tibiofibular joint fibular tor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torsion component and a two-dimensional universal torsion bracket connected with the torsion component; the foot fix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oot fixing plate and a to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oot fixing plate. The lower tibiofibular joint ten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tension component and a two-dimensional universal tension support connected with the tension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force for det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available in both direction and size, thu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detec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greatly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中约15-23%会导致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致下胫腓联合不稳定,需要精确复位和固定。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常遗留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然而,由于缺乏术中检测器械设备,在现有的手术中多根据经验采用足踝外旋实验及腓骨牵拉(Hook或Cotton)实验大体评估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上述实验结果在判断时存在主观性判断,并且因医生经验的不同也会存在较大的误差,会对治疗产生误导。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准确检测下胫腓联合稳定性,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的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包括底盘和依次设置于底盘上的小腿固定机构、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足部固定机构和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所述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包括扭力组件和与扭力组件连接的二维万向扭力支架;所述足部固定机构包括足部固定板、设置于足部固定板顶部的脚趾固定架和设置于足部固定板底部弧形结构的足部托架,所述足部固定板与扭力组件连接,所述扭力组件驱动足部固定板旋转进一步驱动固定在足部固定板上的足部旋转;所述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包括拉力组件和与拉力组件连接的二维万向拉力支架。进一步的,所述扭力组件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足部固定板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旋转把手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扭力角度测量仪器。更进一步的,所述二维万向扭力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与第一固定架活动连接的水平移动杆和与水平移动杆连接的竖直移动杆,所述竖直移动杆上设置有与旋转杆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将旋转杆固定的第一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杆和竖直移动杆与支架通过滑轨或套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脚趾固定架设置为可调节式脚趾固定架,包括固定部和与固定部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滑动孔道和第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部可在滑动孔道上移动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拉力组件包括拉力测量仪器,所述拉力测量仪器的一端连接有牵拉把手,所述拉力测量仪器的另一端连接有腓骨牵拉钩。更进一步的,所述二维万向拉力支架包括第二固定架和与第二固定架活动连接的横向移动件和与横向移动件连接的纵向移动件,所述纵向移动件上设置有与牵拉把手连接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移动件和纵向移动件与支架通过滑轨或套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小腿固定机构设置为与小腿曲线相吻合的弧形结构,所述小腿固定机构设置为可调节式小腿固定架。进一步的,所述底盘设置为透X线树脂底盘。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简洁,使用方便。通过底盘和依次设置于底盘上的小腿固定机构、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足部固定机构和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的结合,使得术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实际可行,通过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和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使得检测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力无论在方向上还是大小上有据可查,从而显著的提高了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决定性作用,极大的提高了诊疗效果,避免了漏诊及误诊的发生,适宜在临床医学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足部固定机构和扭力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X线树脂底盘;2、小腿固定机构;3、二维万向拉力支架;31、第二固定架;32、横向移动套筒;33、第二固定螺栓;34、纵向移动套筒;35、限位固定螺栓;4、足部固定机构;41、足部托架;42、足部固定板;43、调节部;44、固定部;45、第三固定螺栓;5、二维万向扭力支架;6、扭力组件;61、旋转把手;62、扭力角度测量仪器;7、拉力组件;71、腓骨牵拉钩;72、拉力测量仪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包括透X线树脂底盘1和依次设置于透X线树脂底盘1上的小腿固定机构2、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足部固定机构4和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所述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用于在一定的扭力角度下,通过X射线来观察下胫腓联合稳定性。包括扭力组件6和与扭力组件6连接的二维万向扭力支架3。所述扭力组件6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手61,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足部固定板42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旋转把手61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扭力角度测量仪器62。所述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包括拉力组件7和与拉力组件7连接的二维万向拉力支架3。拉力组件7包括拉力测量仪器72,所述拉力测量仪器72的一端连接有牵拉把手,所述拉力测量仪72器的另一端连接有腓骨牵拉钩71。所述二维万向拉力支架3包括第二固定架31和与第二固定架31活动连接的横向移套筒32和与横向移动件连接的纵向移动套筒34,所述纵向移动套筒34上设置有与牵拉把手连接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固定螺栓33。所述足部固定机构4包括足部固定板42、设置于足部固定板42顶部的脚趾固定架和设置于足部固定板底部弧形结构的足部托架41,所述足部固定板42与扭力组件6连接,所述扭力组件6驱动足部固定板42旋转进一步驱动固定在足部固定板42上的足部旋转。具体的,所述足部固定板42的背面设置有与连接板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脚趾固定架设置为可调节式脚趾固定架,包括固定部44和与固定部44连接的调节部43,所述调节部43包括滑动孔道和第三固定螺栓45,所述固定部44可在滑动孔道上移动并通过第三固定螺栓45固定。为了便于在扭力的过程中将扭力组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所述二维万向扭力支架5包括第一固定架和与第一固定架活动连接的水平移动套筒和与水平移动套筒连接的竖直移动套筒。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移动套筒、竖直移动套筒、横向移动套筒32、纵向移动套34筒上设置有限位固定机构,所述限位固定机构设置为限位固定螺栓35。所述竖直移动套筒上设置有与旋转杆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将旋转杆固定的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栓的作用是当旋转杆扭力到预定的角度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将旋转杆固定好,再进一步通过X射线观察下胫腓的联合稳定性。所述小腿固定机构2设置为与小腿曲线相吻合的弧形结构,所述小腿固定机构2设置为可调节式小腿固定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患者腿部水平放置在透X线树脂底盘1,小腿部通过小腿固定机构2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为便于不同患者腿部粗细的使用,小腿固定机构2设置为可调节式。将小腿固定好后,将足部通过足部固定板42进行相应的固定好。当然,为了适于不同脚部大小的人的使用,足部固定板42上的脚趾固定架也设置为可调节式。将足部固定好后,通过二维万向拉力支架3将拉力组件7调整到与下胫腓相应的合适位置,通过腓骨牵拉钩71进行牵拉腓骨,牵拉到合适的力度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33将牵拉把手固定好,此时,通过X射线来观察牵拉的距离,以便于判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观察完后,通过扭力组件6带动足部固定板42进行旋转,进一步将足部旋转到合适的角度,通过X射线来观察下胫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依次设置于底盘上的小腿固定机构、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足部固定机构和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所述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包括扭力组件和与扭力组件连接的二维万向扭力支架;所述足部固定机构包括足部固定板、设置于足部固定板顶部的脚趾固定架和设置于足部固定板底部弧形结构的足部托架,所述足部固定板与扭力组件连接,所述扭力组件驱动足部固定板旋转进一步驱动固定在足部固定板上的足部旋转;所述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包括拉力组件和与拉力组件连接的二维万向拉力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依次设置于底盘上的小腿固定机构、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足部固定机构和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所述下胫腓联合腓骨扭力机构包括扭力组件和与扭力组件连接的二维万向扭力支架;所述足部固定机构包括足部固定板、设置于足部固定板顶部的脚趾固定架和设置于足部固定板底部弧形结构的足部托架,所述足部固定板与扭力组件连接,所述扭力组件驱动足部固定板旋转进一步驱动固定在足部固定板上的足部旋转;所述下胫腓联合拉力机构包括拉力组件和与拉力组件连接的二维万向拉力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组件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足部固定板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旋转把手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扭力角度测量仪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万向扭力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与第一固定架活动连接的水平移动杆和与水平移动杆连接的竖直移动杆,所述竖直移动杆上设置有与旋转杆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将旋转杆固定的第一固定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赛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