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耐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371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耐张装置,涉及耐张装置领域;包括外壳,外壳一端插设有一根与其垂直的转轴及设有电缆出口,外壳另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一电缆过孔,转轴上固接有与其同轴的绕线辊,外壳内沿轴向设有一个第一滑块、一根弹簧及一个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设有一个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二电缆过孔,弹簧一端与第一滑块固接,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滑块固接,绕线辊上缠绕有一根拉线,拉线与绕线辊相切的点位于绕线辊的上侧,转轴穿过电线杆,电线杆一侧设有第一螺母,电线杆相对一侧设有第二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均抵靠在电线杆上,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均与转轴螺纹连接,第二螺母位于电线杆与外壳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耐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耐张装置
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耐张装置。
技术介绍
缆被固定在电线杆上,一段时间后,电缆容易松弛,给人们视觉上的不安全感;电缆耐张装置用于防止电缆松弛,防止电缆耷拉下来;现有技术在利用弹簧进行耐张,在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弹力容易衰减,从而导致电缆张力减小,具有耐用性差的缺点。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448952B,授权公开日20170811,公开了一种“Y型耐张绝缘子串及耐张塔”;包括:两个耐张串、第一连接金具、第一延长结构、第二连接金具和第一三角联板,第一三角联板的形状为三角形;第一三角联板的顶角依次通过第一连接金具、第一延长结构和第二连接金具与耐张塔连接,第一三角联板的两个底角分别与两个耐张串连接。耐张塔包括Y型耐张绝缘子串的挂点,Y型耐张绝缘子串挂接于该挂点;该专利技术虽然减小了耐张塔的不平衡力,但是由于利用弹簧进行耐张,在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弹力容易衰减,从而导致电缆张力减小,具有耐用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耐用性差的缺点,增加绕线辊及拉线,随着弹簧性能下降,外壳旋转,拉线拉长弹簧,对弹簧性能衰减进行补偿,增加了本专利技术寿命,提供一种耐用性好的电缆耐张装置。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耐张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插设有一根与其垂直的转轴及设有电缆出口,所述外壳另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一电缆过孔,所述外壳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固接在电线杆上,所述转轴上固接有与其同轴的绕线辊,所述绕线辊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内沿轴向依次设有一个用于夹持电缆的第一滑块、一根弹簧及一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一个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二电缆过孔,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一滑块与转轴之间,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滑块固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滑块固接,所述绕线辊上缠绕有一根拉线,所述拉线一端缠绕在绕线辊上,所述拉线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所述拉线与绕线辊相切的点位于绕线辊的上侧,所述转轴穿过电线杆,所述电线杆一侧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电线杆相对一侧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均抵靠在电线杆上,所述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均与转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位于电线杆与外壳之间。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电缆通过第一电缆过孔进入外壳,接着依次穿过第一滑块、第二电缆过孔,从电缆出口穿出,电缆固定在第一滑块上,转轴固接在电线杆上,绕线辊固接在转轴上,拉线一端缠绕在绕线辊上,拉线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滑块上,第二滑块通过弹簧与第一滑块连接,因此电缆拉动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通过弹簧拉动第二滑块,拉线防止第二滑块被拉动,在弹簧的弹力下,电缆上存在一个较强的张力,一段时间后,弹簧的性能下降,电缆松弛,由于外壳与转轴转动连接,外壳以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外壳远离转轴的一端会降低,由于绕线辊与转轴固接,因此随着外壳转动,拉线开始在绕线辊上缠绕,导致拉线拉动第二滑块向转轴方向滑动,第二滑块拉长弹簧,从而对电缆的张力进行补偿,本专利技术具有耐用性好的特点;当经过很长时间后,若电缆张力衰减过于严重,导致外壳旋转不足以补偿张力,此时拧松转轴上的第一螺母,此时转轴与电线杆转动连接,此时转动转轴,转轴与绕线辊固接,转轴带动绕线辊转动,绕线辊拉动拉线,拉线将弹簧拉长,从而对电缆的张力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耐用性;最后将第一螺母拧紧,重新将转轴固定在电线杆上;作为优选,转轴一端固接有一个调节手柄,所述第一螺母位于调节手柄与第二螺母之间。设调节手柄,方便转动转轴从而对电缆张力进行补偿。为优选,外壳包括第一分壳及与第一分壳同轴的第二分壳,所述第一分壳一端与第二分壳的一端固接,所述转轴插设在第二分壳上,所述第一电缆过孔位于第一分壳远离第二分壳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分壳内,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二分壳内,所述第一分壳靠近第二分壳的一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分壳靠近第一分壳的一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接。安装本专利技术时,首先第二分壳安装在电线杆上,然后将第一滑块通过弹簧与第二滑块连接,然后电缆穿过第一分壳上的第一电缆过孔,接着将第一滑块固接在电缆上,电缆穿过第二滑块,接着将第二滑块放入第二分壳内,最后通过螺栓将第一分壳与第二分壳固接;本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为优选,外壳内侧壁沿着外壳轴向设有用于疏导雨水的水槽,所述外壳靠近第一电缆过孔的一端设有导出雨水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水槽一端连通。于本专利技术处于室外,因此难以避免雨水进入本专利技术,必须及时将雨水排出,不然有安全隐患,电缆泡在雨水中,还会对线材进行腐蚀,增设水槽,将外壳内的雨水疏导导出水口,通过出水口排出;防止本专利技术内积水,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耐用性。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绕线辊与转轴固接,因此随着外壳转动,拉线开始在绕线辊上缠绕,导致拉线拉动第二滑块向转轴方向滑动,第二滑块拉长弹簧,从而对电缆的张力进行补偿,本专利技术具有耐用性好的特点;(2)转轴带动绕线辊转动,绕线辊拉动拉线,拉线将弹簧拉长,从而对电缆的张力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耐用性;(3)增设调节手柄,方便转动转轴从而对电缆张力进行补偿;(4)本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5)增设水槽,将外壳内的雨水疏导导出水口,通过出水口排出;防止本专利技术内积水,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耐用性。附图说明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着图1A-A线剖切得到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中:外壳1、转轴2、绕线辊3、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5、第一电缆过孔6、弹簧7、拉线8、第二电缆过孔9、第一螺母10、第二螺母11、调节手柄12、第一分壳13、第二分壳14、第一翻边15、第二翻边16、固定螺栓17、出水口18、水槽19、电缆出口20。具体实施方式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图1、图3、图4及图5为一种电缆耐张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一端插设有一根与其垂直的转轴2及设有电缆出口20,所述外壳1另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一电缆过孔6,所述外壳1与转轴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固接在电线杆上,所述转轴2上固接有与其同轴的绕线辊3,所述绕线辊3位于外壳1内,所述外壳1内沿轴向依次设有一个用于夹持电缆的第一滑块4、一根弹簧7及一个第二滑块5,所述第二滑块5上设有一个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二电缆过孔9,所述第二滑块5位于第一滑块4与转轴2之间,所述弹簧7一端与第一滑块4固接,所述弹簧7另一端与第二滑块5固接,所述绕线辊3上缠绕有一根拉线8,所述拉线8一端缠绕在绕线辊3上,所述拉线8另一端与第二滑块5连接,所述拉线8与绕线辊3相切的点位于绕线辊3的上侧,所述转轴2穿过电线杆,所述电线杆一侧设有第一螺母10,所述电线杆相对一侧设有第二螺母11,所述第一螺母10与第二螺母11均抵靠在电线杆上,所述第一螺母10及第二螺母11均与转轴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11位于电线杆与外壳1之间。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电缆通过第一电缆过孔进入外壳,接着依次穿过第一滑块、第二电缆过孔,从电缆出口穿出,电缆固定在第一滑块上,转轴固接在电线杆上,绕线辊固接在转轴上,拉线一端缠绕在绕线辊上,拉线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滑块上,第二滑块通过弹簧与第一滑块连接,因此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耐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插设有一根与其垂直的转轴及设有电缆出口,所述外壳另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一电缆过孔,所述外壳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固接在电线杆上,所述转轴上固接有与其同轴的绕线辊,所述绕线辊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内沿轴向依次设有一个用于夹持电缆的第一滑块、一根弹簧及一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一个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二电缆过孔,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一滑块与转轴之间,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滑块固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滑块固接,所述绕线辊上缠绕有一根拉线,所述拉线一端缠绕在绕线辊上,所述拉线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所述拉线与绕线辊相切的点位于绕线辊的上侧,所述转轴穿过电线杆,所述电线杆一侧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电线杆相对一侧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均抵靠在电线杆上,所述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均与转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位于电线杆与外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耐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插设有一根与其垂直的转轴及设有电缆出口,所述外壳另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一电缆过孔,所述外壳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固接在电线杆上,所述转轴上固接有与其同轴的绕线辊,所述绕线辊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内沿轴向依次设有一个用于夹持电缆的第一滑块、一根弹簧及一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一个用于通过电缆的第二电缆过孔,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一滑块与转轴之间,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滑块固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滑块固接,所述绕线辊上缠绕有一根拉线,所述拉线一端缠绕在绕线辊上,所述拉线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所述拉线与绕线辊相切的点位于绕线辊的上侧,所述转轴穿过电线杆,所述电线杆一侧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电线杆相对一侧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均抵靠在电线杆上,所述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均与转轴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燕吴秀松丰峰吴建伟朱益斌潜山花于锦梅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八达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