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367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涉及电池管理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不能智能管理电池温度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散热机构、调节机构和控制机构,控制结构上设有挡风条、调节架和直线电机,挡风条铰接在锂电池包外壳上的通气孔的一侧,调节架与挡风条铰接,直线电机与调节架固定连接,且直线电机固定在外壳上,直线电机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铰接与通气孔上的挡风条调节锂电池包内部进风量的大小,从而调节锂电池包的散热效率,进而是锂电池处于较佳的工作环境,相对于传统的锂电池管理系统,更加智能,更加实用,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的新能源发展,国内外涌现出很多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锂离子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SOCL2等负极材料,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实际使用中,锂电池必须配备电池管理系统,以确保锂电池的安全及其使用寿命,传统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对于锂电池温度的保护是采用散热片被动散热的方式散热,其散热效率较低,而且不能根据电池温度调节散热效率,无法使电池处于较好的工作装态,因此,我们突出了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不能智能管理电池温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散热机构、调节机构和控制机构,散热机构固定安装到锂电池电池包内部,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锂电池包外侧,控制结构上设有挡风条、调节架和直线电机,挡风条铰接在锂电池包外壳上的通气孔的一侧,调节架与挡风条铰接,直线电机与调节架固定连接,且直线电机固定在外壳上,直线电机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散热机构包括铜管、集气管和硅脂垫,铜管固定安装在锂电池包内的锂电池的两侧,铜管为中空扁平铜管;集气管固定安装在铜管的顶部,且集气管通过胶粘固定在外壳上,铜管和集气管之间密封连接;硅脂垫设在铜管和锂电池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通气孔为条状沉孔,通气孔设在外壳的底部对应铜管的位置,通气孔沉台部分镶嵌有密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挡风条为L形,挡风条的长端铰接在通气孔的一侧,且挡风条的短端铰接有销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调节架由角铁焊接而成的,调节架的形状和锂电池包底部截面形状相同,且调节架设在外壳的底部,调节架的两侧与挡风条上的销杆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控制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MCU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锂电池与硅脂垫之间,且温度传感器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MCU微处理器为车载电脑,供电模块与直线电机和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铰接与通气孔上的挡风条调节锂电池包内部进风量的大小,从而调节锂电池包的散热效率,进而是锂电池处于较佳的工作环境,相对于传统的锂电池管理系统,更加智能,更加实用,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1-外壳,2-铜管,3-集气管,4-硅脂垫,5-支撑板,6-通气孔,7-挡风条,8-调节架,9-直线电机,10-锂电池,11-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由图1~图4所示,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散热机构、调节机构和控制机构,散热机构固定安装到锂电池电池包内部,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锂电池包外侧,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电性连接;散热机构包括铜管2、集气管3和硅脂垫4,铜管2固定安装在锂电池10的两侧,铜管2为中空扁平铜管,铜管2用作散热空气的通风道,集气管3固定安装在铜管2的顶部,且集气管3通过胶粘固定在锂电池包上侧的外壳1上,铜管2和集气管3之间密封连接;硅脂垫4设在铜管2和锂电池10之间,用于传到热量和吸收振动;调节机构包括通气孔6、挡风条7、调节架8和直线电机9,通气孔6为条状开口,通气孔6设在外壳1的底部对应铜管2的位置,用作进风口,挡风条7为L形,挡风条7的长端铰接在外壳1上通气孔6的一侧,且挡风条7的短端铰接有销杆,挡风条7起到闭合外壳1内部和将空气导入外壳1内部的作用;调节架8由角铁焊接而成的,调节架8的形状和锂电池包底部截面形状相同,且调节架8设在外壳1的底部,调节架8的两侧与挡风条7上的销杆铰接,调节架8的两端通过直线电机9固定,直线电机9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1的外侧,当直线电机9接收命令伸出或缩回时,带动调节架8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挡风条7开合;优选的,通气孔6为沉孔,且通气孔6沉台部分镶嵌有密封圈11,用于改善挡风条7和外壳1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锂电池10下方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用于支撑锂电池10;控制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MCU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锂电池10与硅脂垫4之间,且温度传感器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起到检测锂电池温度的作用,MCU微处理器为车载电脑,供电模块与直线电机9和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为直线电机9供电,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传到MCU微处理器,MCU微处理器判断锂电池温度超过最佳温度范围时,通过供电模块调节直线电机9的伸出长度,直线电机9伸出后带动调节架8向下移动,挡风条7在调节架8的带动下打开,挡风条7与外壳1形成的风口变大,从而调节进风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锂电池工作发热后,热量通过锂电池外壳向外传导,热量通过硅脂垫4传导到铜管2上;行车过程中,车辆底盘的空气沿图2箭头所示空气流向流动,空气从通气孔6进入,通过铜管2然后从集气管3处流出,带走铜管2上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传到MCU微处理器,MCU微处理器判断锂电池温度过高(过低)时,通过供电模块调节直线电机9的伸出长度,直线电机9伸出(缩回)后带动调节架8移动,挡风条7在调节架8的带动下打开(闭合),挡风条7与外壳1形成的风口变大(变小),从而调节进风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空气的流动带动锂电池散热为现有技术的应用,通过直线电机调节进风量的大小调节锂电池散热效率从而调节锂电池温度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不能智能管理电池温度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散热机构、调节机构和控制机构,散热机构固定安装到锂电池电池包内部,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锂电池包外侧,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上设有挡风条(7)、调节架(8)和直线电机(9),挡风条(7)铰接在锂电池包外壳(1)上的通气孔(6)的一侧,调节架(8)与挡风条(7)铰接,直线电机(9)与调节架(8)固定连接,且直线电机(9)固定在外壳(1)上,直线电机(9)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散热机构、调节机构和控制机构,散热机构固定安装到锂电池电池包内部,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锂电池包外侧,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上设有挡风条(7)、调节架(8)和直线电机(9),挡风条(7)铰接在锂电池包外壳(1)上的通气孔(6)的一侧,调节架(8)与挡风条(7)铰接,直线电机(9)与调节架(8)固定连接,且直线电机(9)固定在外壳(1)上,直线电机(9)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机构包括铜管(2)、集气管(3)和硅脂垫(4),铜管(2)固定安装在锂电池包内的锂电池(10)的两侧,铜管(2)为中空扁平铜管;集气管(3)固定安装在铜管(2)的顶部,且集气管(3)通过胶粘固定在外壳(1)上,铜管(2)和集气管(3)之间密封连接;硅脂垫(4)设在铜管(2)和锂电池(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褚艳李莉周翔升邓毅庄家庆王乙丁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