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线型电风扇扇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77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线型电风扇扇叶,包括扇叶主体,扇叶主体的中部位置设有空腔,扇叶主体的一侧设有弯曲部,扇叶主体的另一侧设有扁平状;扇叶主体上设有第一锁孔与第二锁孔;空腔的内部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锁块与第二锁块,第一锁块与第二锁块呈平行布置,第一锁块的中部设有第一锁槽,第二锁块的中部设有第二锁槽;第一锁槽与第二锁槽安装在空腔内,第一锁槽与第二锁槽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该电风扇扇叶牢固地紧固在连接件上;可以充分夹紧,以增强固定的强度,减少长时间使用所产生摩擦带来的磨损和扩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线型电风扇扇叶
本技术涉及一种扇叶,特别涉及一种流线型电风扇扇叶。
技术介绍
电风扇简称电扇,也称为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风扇主要由扇头、叶片、网罩和控制装置等部件组成。扇头包括电动机、前后端盖和摇头送风机构等。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电阻,因此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常见的家用电扇本质上属于轴流风机,即风的流向平行于扇叶的旋转轴。现有的电风扇扇叶不方便进行安装,且电风扇扇叶进行夹紧操作不方便,安装牢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使该电风扇扇叶牢固地紧固在连接件上;可以充分夹紧,以增强固定的强度,减少长时间使用所产生摩擦带来的磨损和扩孔的流线型电风扇扇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流线型电风扇扇叶,包括扇叶主体,扇叶主体的中部位置设有空腔,扇叶主体的一侧设有弯曲部,扇叶主体的另一侧设有扁平状;扇叶主体上设有第一锁孔与第二锁孔;空腔的内部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锁块与第二锁块,第一锁块与第二锁块呈平行布置,第一锁块的中部设有第一锁槽,第二锁块的中部设有第二锁槽;第一锁槽与第二锁槽安装在空腔内,第一锁槽与第二锁槽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扇叶主体的内顶部设有第一调节轴,扇叶主体的内底部设有第二调节轴,第一调节轴与第二调节轴之间套装有定位管,第一调节轴的上端安装在扇叶主体的内顶部,第一调节轴的下端安装在定位管的一端内,第二调节轴的下端安装在扇叶主体的内底部,第二调节轴的上端安装在定位管的另一端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轴与扇叶主体的内顶部之间套装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二调节轴与扇叶主体的内底部之间套装有第二缓冲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下端端面设有第一磁吸块,第二调节轴的上端端面设有第二磁吸块,第二磁吸块与第一磁吸块通过磁力吸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条,第二调节轴的下端之间设有第二对接条。进一步地,所述扇叶主体的一边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筋,扇叶主体的另一边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扇叶主体的表面设有荧光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流线型电风扇扇叶,操作者可以将该电风扇扇叶安装在连接件上,连接件插接在空腔内,操作者可以通过固定螺栓使电风扇扇叶固定在连接件上,固定螺栓插入第一锁孔与第二锁孔内,第一锁块通过第一锁槽以及第二锁块通过第二锁槽可以紧固住连接件,从而使该电风扇扇叶牢固地紧固在连接件上;可以充分夹紧,以增强固定的强度,减少长时间使用所产生摩擦带来的磨损和扩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流线型电风扇扇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流线型电风扇扇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流线型电风扇扇叶,包括扇叶主体11,扇叶主体11的中部位置设有空腔12,扇叶主体11的一侧设有弯曲部13,扇叶主体11的另一侧设有扁平状14;扇叶主体11上设有第一锁孔17与第二锁孔18;空腔12的内部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锁块19与第二锁块21,第一锁块19与第二锁块21呈平行布置,第一锁块19的中部设有第一锁槽20,第二锁块21的中部设有第二锁槽22;第一锁槽20与第二锁槽22安装在空腔12内,第一锁槽20与第二锁槽22对应;扇叶主体11的内顶部设有第一调节轴24,扇叶主体11的内底部设有第二调节轴27,第一调节轴24与第二调节轴27之间套装有定位管23,第一调节轴24的上端安装在扇叶主体11的内顶部,第一调节轴24的下端安装在定位管23的一端内,第二调节轴27的下端安装在扇叶主体11的内底部,第二调节轴27的上端安装在定位管23的另一端内;第一调节轴24与扇叶主体11的内顶部之间套装有第一缓冲弹簧25,第二调节轴27与扇叶主体11的内底部之间套装有第二缓冲弹簧28;第一调节轴24的下端端面设有第一磁吸块26,第二调节轴27的上端端面设有第二磁吸块29,第二磁吸块29与第一磁吸块26通过磁力吸附连接;第一调节轴24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条30,第二调节轴27的下端之间设有第二对接条31;扇叶主体11的一边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筋15,扇叶主体11的另一边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筋16;扇叶主体11的表面设有荧光层。本技术流线型电风扇扇叶,操作者可以将该电风扇扇叶安装在连接件上,连接件插接在空腔12内,操作者可以通过固定螺栓使电风扇扇叶固定在连接件上,固定螺栓插入第一锁孔17与第二锁孔18内,第一锁块19通过第一锁槽20以及第二锁块21通过第二锁槽22可以紧固住连接件,从而使该电风扇扇叶牢固地紧固在连接件上;可以充分夹紧,以增强固定的强度,减少长时间使用所产生摩擦带来的磨损和扩孔。其中,扇叶主体11的内顶部设有第一调节轴24,扇叶主体11的内底部设有第二调节轴27,第一调节轴24与第二调节轴27之间套装有定位管23,第一调节轴24的上端安装在扇叶主体11的内顶部,第一调节轴24的下端安装在定位管23的一端内,第二调节轴27的下端安装在扇叶主体11的内底部,第二调节轴27的上端安装在定位管23的另一端内;第一调节轴24与扇叶主体11的内顶部之间套装有第一缓冲弹簧25,第二调节轴27与扇叶主体11的内底部之间套装有第二缓冲弹簧28;第一调节轴24的下端端面设有第一磁吸块26,第二调节轴27的上端端面设有第二磁吸块29,第二磁吸块29与第一磁吸块26通过磁力吸附连接;第一调节轴24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条30,第二调节轴27的下端之间设有第二对接条31;所以通过定位管23可以方便对第一调节轴24与第二调节轴27的相对长度进行调节;第一调节轴24通过第一磁吸块26以及第二调节轴27通过第二磁吸块29可以牢固地夹紧连接件,安装更加牢固。其中,扇叶主体11的一边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筋15,扇叶主体11的另一边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筋16;所以强度大大提高。其中,扇叶主体11的表面设有荧光层;所以还具有荧光警示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线型电风扇扇叶,包括扇叶主体(11),其特征在于:扇叶主体(11)的中部位置设有空腔(12),扇叶主体(11)的一侧设有弯曲部(13),扇叶主体(11)的另一侧设有扁平状(14);扇叶主体(11)上设有第一锁孔(17)与第二锁孔(18);空腔(12)的内部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锁块(19)与第二锁块(21),第一锁块(19)与第二锁块(21)呈平行布置,第一锁块(19)的中部设有第一锁槽(20),第二锁块(21)的中部设有第二锁槽(22);第一锁槽(20)与第二锁槽(22)安装在空腔(12)内,第一锁槽(20)与第二锁槽(22)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线型电风扇扇叶,包括扇叶主体(11),其特征在于:扇叶主体(11)的中部位置设有空腔(12),扇叶主体(11)的一侧设有弯曲部(13),扇叶主体(11)的另一侧设有扁平状(14);扇叶主体(11)上设有第一锁孔(17)与第二锁孔(18);空腔(12)的内部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锁块(19)与第二锁块(21),第一锁块(19)与第二锁块(21)呈平行布置,第一锁块(19)的中部设有第一锁槽(20),第二锁块(21)的中部设有第二锁槽(22);第一锁槽(20)与第二锁槽(22)安装在空腔(12)内,第一锁槽(20)与第二锁槽(22)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线型电风扇扇叶,其特征在于:扇叶主体(11)的内顶部设有第一调节轴(24),扇叶主体(11)的内底部设有第二调节轴(27),第一调节轴(24)与第二调节轴(27)之间套装有定位管(23),第一调节轴(24)的上端安装在扇叶主体(11)的内顶部,第一调节轴(24)的下端安装在定位管(23)的一端内,第二调节轴(27)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皓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英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