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旭东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723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垃圾焚烧系统中焚烧炉内的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管内;在排气管内部设置的连接盘外部设过滤层,过滤层位于扇叶的右侧,过滤层用于过滤废气,过滤后的废气经过出气口进入第二空腔的内部;进入第二空腔内的废气进入导气管,在导气管的内部设抽气泵,同时在导气管的内部设保温层,并在导气管的内部加设发热线圈;导气管内部的废气排进余热锅炉,并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焚烧发电
,具体的说是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除了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外,还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因此,在垃圾处理中,可以采取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垃圾焚烧发电是把垃圾焚烧厂和垃圾焚烧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的二恶英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时,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主要是焚烧炉、余热锅炉等,焚烧炉中产生的废气进入余热锅炉后被利用,但是废气在传输过程中,输送管道排气较慢,输送管道的保温性能较差,废气在传输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能被利用的热能较少,导致资源的利用率较小,产生的电能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废气中热能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垃圾焚烧系统中焚烧炉内的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管内;废气经过排气管排出,排气管位于焚烧炉的内部,在废气排出的过程中,减少废气中的热量的损失,有利于增大能源的利用率;S2:在S1中排气管内部设置的连接盘外部设过滤层,过滤层位于扇叶的右侧,过滤层用于过滤废气,过滤后的废气经过出气口进入第二空腔的内部;进入排气管内的气体在扇叶的作用下,快速抽至过滤层进行过滤,可过滤掉废气中的二噁英,从而减小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同时在扇叶的作用下,可加快废气的传输,从而进一步减小废气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S3:S2中进入第二空腔内的废气进入导气管,在导气管的内部设抽气泵,同时在导气管的内部设保温层,并在导气管的内部加设发热线圈;废气进入导气管后,在抽气泵的作用下,加速废气的传输,同时由于导气管的内部设有保温层和发热线圈,可进一步减少热能的散失,从而进一步增大能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发电;S4:S3中导气管内部的废气排进余热锅炉,并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发电;其中,S1中采用的垃圾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与压缩箱,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驱动模块与焚烧炉传动连接,焚烧炉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线圈,焚烧炉的内表壁固联有螺旋叶片,焚烧炉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焚烧炉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焚烧炉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外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排气管的另一端外部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位于焚烧炉的内表壁内,焚烧炉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出气口相连通,第二空腔通过导气管与余热锅炉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外部设有第一绞龙,第一绞龙的左端固联于排气管上,第一绞龙的右端设为自由端;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焚烧炉的外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的一侧固联有压板,底板的顶部固联有压缩箱,压块位于压缩箱的内部,焚烧炉与压缩箱之间通过出渣管连通,出渣管通过轴承与焚烧炉转动连接,出渣管与出渣口相连通;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支撑架与电机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的内部,第一转轴与排气管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一空腔的内部固联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通过弹簧与弹性板连接,弹簧与弹性板的数量为二,弹簧与弹性板上下对称设置,弹性板的顶部固联有卡块,排气管的内部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焚烧炉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与烟雾感应器的工作。工作时,通过进料口将垃圾导入焚烧炉的内部,关闭进料口,发热线圈发热,将垃圾进行焚烧,控制器控制驱动模块驱动焚烧炉进行转动,带动垃圾进行旋转,同时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对垃圾进行搅拌,有利于垃圾充分焚烧,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管,进入排气管的废气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一空腔的内部,废气对弹性板施加压力,使得弹性板变形并挤压卡块向卡槽的方向移动,直至卡块卡合于卡槽的内部,在此过程中弹簧被拉伸,从而使得第一转轴与排气管相固定,当烟雾感应器感应到烟气之后,烟雾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此时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排气管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绞龙转动,对焚烧炉内中心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搅拌,当驱动模块控制焚烧炉转动时,螺旋叶片和第一绞龙同时转动,可对焚烧炉内边缘和中心位置处的垃圾同时搅拌,当驱动模块控制焚烧炉不转动时,螺旋叶片不转动,第一绞龙转动,可对焚烧炉内中心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搅拌,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搅拌的位置,有利于垃圾的焚烧,同时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管的内部,并通过出气口进入导气管,最后进入余热锅炉,进入余热锅炉内的废气发挥余热,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当垃圾焚烧结束后,废气完全通过导气管通进余热锅炉内部后,打开出渣口,将焚烧炉内部的垃圾导出,通过出渣管导入压缩箱的内部,同时当废气完全排出后,弹性板不再受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拉动弹性板恢复至原始状态,从而带动卡块脱离卡槽,由于排气管与第一转轴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第一转轴转动,在压板的轴向限制作用下,使得排气管向右移动,带动压板向右移动,对压缩箱内部的垃圾进行挤压,实现压渣,减小垃圾废渣占据的空间,方便后期对垃圾进行处理。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设为截面为U型结构的环形结构,密封圈的底部开设有压力槽,压力槽设为一侧呈弧形面的环形槽结构。当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入第二空腔时,密封圈可对第二空腔进行密封,防止废气通过焚烧炉与排气管之间的间隙出现漏气的情况,同时密封圈的底部开设有压力槽,当第二空腔内的气体通过焚烧炉与排气管之间的间隙进入焚烧炉时,废气首先经过压力槽,由于压力槽设为一侧呈弧形面的环形槽结构,气体在压力槽内,挤压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变形并与第一转轴贴合的更加密切,有利于防止废气泄露回焚烧炉的内部。所述卡块的外径沿端部方向逐渐减小,卡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拐角倒有圆角,凹槽的内部固联有凸起,凸起呈四分之一圆球形结构,卡槽的内部固联有软质凸块,软质凸块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截面成椭圆形结构。当卡块卡合于卡槽内部时,由于卡块的外径沿端部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卡块更容易插进卡槽的内部,并且当卡块卡合于卡槽内部的同时,软质凸块卡合于凹槽的内部,由于凹槽的底部拐角处倒有圆角,软质凸块的外端部被挤压,从而使得软质凸块的内端部卡合于卡块与凸起的间隙位置处,同时凸起卡合于限位槽的内部,保证卡块卡合于卡槽内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第一转轴与排气管固定时的稳定性,当卡块脱离卡槽时,脱离过程中,凹槽的端部不再逐渐失去对软质凸块的挤压,从而使得软质凸块与凹槽脱离,直至实现卡块与卡槽的完全脱离。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固联有带轮,带轮位于焚烧炉的外部,带轮的顶部通过皮带与连轴转动连接,连轴的外部设有第二绞龙,第二绞龙的中轴线与连轴不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二绞龙的底部与螺旋叶片相接触,连轴的一端固联有切割片,切割片呈圆盘型结构。第一转轴带动带轮转动,带轮通过带动皮带转动,来带动连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绞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垃圾焚烧系统中焚烧炉内的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管内;S2:在S1中排气管内部设置的连接盘外部设过滤层,过滤层位于扇叶的右侧,过滤层用于过滤废气,过滤后的废气经过出气口进入第二空腔的内部;S3:S2中进入第二空腔内的废气进入导气管,在导气管的内部设抽气泵,同时在导气管的内部设保温层,并在导气管的内部加设发热线圈;S4:S3中导气管内部的废气排进余热锅炉,并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发电;其中,S1中采用的垃圾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1)、余热锅炉(25)与压缩箱(30),所述底板(4)的顶部通过驱动模块与焚烧炉(1)传动连接,焚烧炉(1)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线圈(3),焚烧炉(1)的内表壁固联有螺旋叶片(2),焚烧炉(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3),焚烧炉(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渣口(28);所述焚烧炉(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的一端外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9),排气管(18)的另一端外部开设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位于焚烧炉(1)的内表壁内,焚烧炉(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22),第二空腔(22)与出气口(21)相连通,第二空腔(22)通过导气管(24)与余热锅炉(25)相连通;所述排气管(18)的外部设有第一绞龙(20),第一绞龙(20)的左端固联于排气管(18)上,第一绞龙(20)的右端设为自由端;所述排气管(18)的一端延伸至焚烧炉(1)的外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块(32)连接,连接块(32)的一侧固联有压板(31),底板(4)的顶部固联有压缩箱(30),压块位于压缩箱(30)的内部,焚烧炉(1)与压缩箱(30)之间通过出渣管(29)连通,出渣管(29)通过轴承与焚烧炉(1)转动连接,出渣管(29)与出渣口(28)相连通;所述底板(4)的顶部通过支撑架与电机(5)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6)传动连接,第一转轴(6)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18)的内部,第一转轴(6)与排气管(18)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7),第一空腔(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8),第一空腔(7)的内部固联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顶部通过弹簧(10)与弹性板(11)连接,弹簧(10)与弹性板(11)的数量为二,弹簧(10)与弹性板(11)上下对称设置,弹性板(11)的顶部固联有卡块(12),排气管(18)的内部开设有与卡块(12)相配合使用的卡槽(13);所述第一空腔(7)的内部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焚烧炉(1)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5)与烟雾感应器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垃圾焚烧系统中焚烧炉内的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管内;S2:在S1中排气管内部设置的连接盘外部设过滤层,过滤层位于扇叶的右侧,过滤层用于过滤废气,过滤后的废气经过出气口进入第二空腔的内部;S3:S2中进入第二空腔内的废气进入导气管,在导气管的内部设抽气泵,同时在导气管的内部设保温层,并在导气管的内部加设发热线圈;S4:S3中导气管内部的废气排进余热锅炉,并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发电;其中,S1中采用的垃圾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1)、余热锅炉(25)与压缩箱(30),所述底板(4)的顶部通过驱动模块与焚烧炉(1)传动连接,焚烧炉(1)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线圈(3),焚烧炉(1)的内表壁固联有螺旋叶片(2),焚烧炉(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3),焚烧炉(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渣口(28);所述焚烧炉(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的一端外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9),排气管(18)的另一端外部开设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位于焚烧炉(1)的内表壁内,焚烧炉(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22),第二空腔(22)与出气口(21)相连通,第二空腔(22)通过导气管(24)与余热锅炉(25)相连通;所述排气管(18)的外部设有第一绞龙(20),第一绞龙(20)的左端固联于排气管(18)上,第一绞龙(20)的右端设为自由端;所述排气管(18)的一端延伸至焚烧炉(1)的外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块(32)连接,连接块(32)的一侧固联有压板(31),底板(4)的顶部固联有压缩箱(30),压块位于压缩箱(30)的内部,焚烧炉(1)与压缩箱(30)之间通过出渣管(29)连通,出渣管(29)通过轴承与焚烧炉(1)转动连接,出渣管(29)与出渣口(28)相连通;所述底板(4)的顶部通过支撑架与电机(5)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6)传动连接,第一转轴(6)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18)的内部,第一转轴(6)与排气管(18)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7),第一空腔(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8),第一空腔(7)的内部固联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顶部通过弹簧(10)与弹性板(11)连接,弹簧(10)与弹性板(11)的数量为二,弹簧(1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东兰凤刘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周旭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