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61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主梁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开设有梁槽,梁槽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梁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靠近主梁的一侧内部均匀开设有螺栓插孔,螺栓插孔的一端贯穿于安装槽,螺栓插孔内贯穿有螺栓,螺栓的中间位置贯穿于连接插孔,螺栓位于安装槽内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梁技术领域。该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连接方法,达到了提升其承载力和整体性,同时提高了主、次梁节点连接效率,进一步提升了连接节点的预制率和装配率,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梁
,具体为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梁是承受竖向荷载,以受弯为主的构件。梁一般水平放置,用来支撑板并承受板传来的各种竖向荷载和梁的自重,梁和板共同组成建筑的楼面和屋面结构。与其他的横向受力结构(如桁架,拱等)相比,梁的受力性能是较差的,但它分析简单,制作方便,故在中小跨度建筑中仍得到了广泛应用。梁在荷载作用中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有时也承受扭矩。梁是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的构件。在框架结构中,梁把各个方向的柱连接成整体,在墙结构中,洞口上方的连梁,将两个墙肢连接起来,使之共同工作。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构件,起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既有框架结构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剪力墙结构中的作用。目前主、次梁之间通过水泥砂浆粘贴,连接处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出现裂痕,导致主、次梁连接松动,从而降低了承载力和整体性,并且预制率和装配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连接方法,解决了目前主、次梁之间通过水泥砂浆粘贴,连接处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出现裂痕,导致主、次梁连接松动,从而降低了承载力和整体性,并且预制率和装配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开设有梁槽,所述梁槽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所述梁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所述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靠近主梁的一侧内部均匀开设有螺栓插孔,所述螺栓插孔的一端贯穿于安装槽,所述螺栓插孔内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中间位置贯穿于连接插孔,所述螺栓位于安装槽内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孔与螺栓插孔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一次梁和第二次梁的宽度和高度均与梁槽宽度和高度保持一致。优选的,所述螺栓材料采用低碳合金钢,并且螺栓螺纹精度采用3A级精度。优选的,所述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的顶部表面开槽,开设出安装槽,并在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侧面打孔,使得螺栓插孔延伸至安装槽内部;步骤二、在主梁顶部的两侧开设两个梁槽,梁槽的高度和宽度与一次梁和第二次梁保持一致;步骤三、将步骤一加工后的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分别插入梁槽,并将螺栓依次穿过螺栓插孔和连接插孔,螺栓两端均通过螺母固定,使两边的次梁形成对拉状态,并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步骤四、向安装槽的空余部分和第一次梁、第二次梁、主梁之间的位置浇筑浆料,填补完全后,等待注浆料凝固。优选的,步骤三中螺栓数量根据工程所需确定数量设定。优选的,步骤四中浆料采用防水建筑浆料。(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连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连接方法,通过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的顶部表面开槽,开设出安装槽,并在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侧面打孔,使得螺栓插孔延伸至安装槽内部,在主梁顶部的两侧开设两个梁槽,梁槽的高度和宽度与一次梁和第二次梁保持一致,将步骤一加工后的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分别插入梁槽,并将螺栓依次穿过螺栓插孔和连接插孔,螺栓两端均通过螺母固定,使两边的次梁形成对拉状态,并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向安装槽的空余部分和第一次梁、第二次梁、主梁之间的位置浇筑浆料,填补完全后,等待注浆料凝固即可,此过程先通过螺栓预固定主、次梁,在通过浇筑加强固定,达到了提升其承载力和整体性,同时提高了主、次梁节点连接效率,进一步提升了连接节点的预制率和装配率,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梁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A-A处的剖视图。图中:1主梁、2第一次梁、3第二次梁、4螺栓、5螺母、6安装槽、7梁槽、8螺栓插孔、9连接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1,主梁1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开设有梁槽7,梁槽7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9,梁槽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6,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靠近主梁1的一侧内部均匀开设有螺栓插孔8,螺栓插孔8的一端贯穿于安装槽6,螺栓插孔8内贯穿有螺栓4,螺栓4的中间位置贯穿于连接插孔9,螺栓4位于安装槽6内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5。连接插孔9与螺栓插孔8对应设置。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的宽度和高度均与梁槽7宽度和高度保持一致。螺栓4材料采用低碳合金钢,并且螺栓4螺纹精度采用3A级精度。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的顶部表面开槽,开设出安装槽6,并在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侧面打孔,使得螺栓插孔8延伸至安装槽6内部;步骤二、在主梁1顶部的两侧开设两个梁槽7,梁槽7的高度和宽度与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保持一致;步骤三、将步骤一加工后的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分别插入梁槽7,并将螺栓4依次穿过螺栓插孔8和连接插孔9,螺栓4两端均通过螺母5固定,使两边的次梁形成对拉状态,并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步骤四、向安装槽6的空余部分和第一次梁2、第二次梁3、主梁1之间的位置浇筑浆料,填补完全后,等待注浆料凝固。步骤三中螺栓4数量根据工程所需确定数量设定。步骤四中浆料采用防水建筑浆料。使用时,在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的顶部表面开槽,开设出安装槽6,并在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侧面打孔,使得螺栓插孔8延伸至安装槽6内部,在主梁1顶部的两侧开设两个梁槽7,梁槽7的高度和宽度与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保持一致,将步骤一加工后的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分别插入梁槽7,并将螺栓4依次穿过螺栓插孔8和连接插孔9,螺栓4两端均通过螺母5固定,使两边的次梁形成对拉状态,螺栓4数量根据工程所需确定数量设定,并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向安装槽6的空余部分和第一次梁2、第二次梁3、主梁1之间的位置浇筑浆料,填补完全后,等待注浆料凝固,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开设有梁槽(7),所述梁槽(7)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9),所述梁槽(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所述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靠近主梁(1)的一侧内部均匀开设有螺栓插孔(8),所述螺栓插孔(8)的一端贯穿于安装槽(6),所述螺栓插孔(8)内贯穿有螺栓(4),所述螺栓(4)的中间位置贯穿于连接插孔(9),所述螺栓(4)位于安装槽(6)内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开设有梁槽(7),所述梁槽(7)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9),所述梁槽(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所述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第一次梁(2)和第二次梁(3)靠近主梁(1)的一侧内部均匀开设有螺栓插孔(8),所述螺栓插孔(8)的一端贯穿于安装槽(6),所述螺栓插孔(8)内贯穿有螺栓(4),所述螺栓(4)的中间位置贯穿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东刘运林王子恒王若愚王霁云丁山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