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603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及方法,提高发电汽轮机组的运行效率,提高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末端机组蒸汽品质,减少蒸汽热损耗。该装置包括若干个锅炉、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每个锅炉分别通过该锅炉的出气管与高温高压蒸汽母管连接,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的首端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首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的末端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末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之间还连接有减温减压装置;所述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前端与末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所述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末端连接有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及方法
本公开涉及梯级利用电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梯级利用电厂生产中通过锅炉产生高压蒸汽,并通过蒸汽带动汽轮机做工,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汽轮机转子旋转带动磁场旋转切割定子线圈从而产生电能。由于汽轮机类型的不同,其所需要的蒸汽压力及温度也有所不同。现有的汽轮机由背压式,抽凝式及纯凝式三种类型构成,其中背压式汽轮机进汽为高温高压蒸汽,做完工后排出中温中压蒸汽,而抽凝式和纯凝式汽轮机则为中温中压蒸汽进汽,其所需的中温中压蒸汽来源主要由减温减压降低高温高压蒸汽温度及压力后的蒸汽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组的排汽构成。目前,蒸汽由锅炉产生,通过高压蒸汽母管分别进入背压发电汽轮机,然后背压发电汽轮机的排出蒸汽共同进入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然后再由中温中压蒸汽母管分别输送至各抽凝式和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专利技术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由于抽凝式和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数量多,中温中压蒸汽管道长度长,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末端蒸汽热量及压力损耗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即为压力和温度下降,造成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末端处的机组进汽条件不足,从而使机组无法做到完全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及方法,提高发电汽轮机组的运行效率,提高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末端机组蒸汽品质,减少蒸汽热损耗。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个锅炉、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每个锅炉分别通过该锅炉的出气管与高温高压蒸汽母管连接,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的首端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首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的末端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末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每个锅炉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输送至高温高压蒸汽母管,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内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后,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两端对向输入中温中压蒸汽。进一步的,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之间还连接有减温减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连接有压力表。进一步的,所述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前端与末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进一步的,所述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末端连接有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进一步的,每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和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分别连接有压力表。一种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个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并分别输送至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内;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内的高温高压蒸汽依次经过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减温减压装置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后,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两端对向输入中温中压蒸汽,使中温中压蒸汽共同向中温中压蒸汽母管中心运动;中温中压蒸汽母管内的中温中压蒸汽再依次进入多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和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本公开通过多个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并分别将其输送至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然后分别经过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减温减压装置、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向中温中压蒸汽母管输送中温中压蒸汽,使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由原来的单端输入改为两端对向输入,使中温中压蒸汽共同向中温中压蒸汽母管中心运动,再依次进入多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和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从而保证中温中压蒸汽母管内的蒸汽品质,减少热损耗,提高发电汽轮机组的效率,从而解决了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末端蒸汽参数及质量下降而无法满足机组需要的情况。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是根据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的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结构图;其中,1、锅炉,2、高温高压蒸汽母管,3、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4、减温减压装置,5、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6、中温中压蒸汽母管,7、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8、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一种或多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通过分别改变高温高压蒸汽及中温中压蒸汽走向,使其从各自母管两端向母管内供气,从而使母管内的蒸汽温度压力损耗降低,提高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末端机组蒸汽品质,从而使各个机组都能达到最大出力,避免资源浪费。请参阅附图1,该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个锅炉1、高温高压蒸汽母管2、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3、减温减压装置4、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5、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8和若干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7。具体地,每个锅炉1分别通过该锅炉的出气管与高温高压蒸汽母管2连接,用于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输送至高温高压蒸汽母管;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2的前端通过机组给气管道与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3连接,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2的末端通过机组给气管道与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4连接,用于分别将高温高压蒸汽输送至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3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4;所述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3通过该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3的出气管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的前端连接,用于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的前端向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中心输送中温中压蒸汽;所述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4通过该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的出气管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的末端连接,用于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的末端向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中心输送中温中压蒸汽;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2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之间还连接有减温减压装置4,高温高压蒸汽母管2输出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减温减压装置4后,向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输送中温中压蒸汽;所述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的前端与末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7,所述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的末端连接有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8,进入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内的中温中压蒸汽向中温中压蒸汽母管6中心运动,再依次进入若干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7和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8,从而保证中温中压蒸汽母管内的蒸汽品质,减少热损耗,提高发电汽轮机组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温减压装置4采用现有技术结构,在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连接有压力表。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抽凝式发电汽轮机组和纯凝式发电汽轮机组分别连接有压力表。本实施例提出的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通过多个锅炉1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并分别将其输送至高温高压蒸汽母管2,然后分别经过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3、减温减压装置4、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个锅炉、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每个锅炉分别通过该锅炉的出气管与高温高压蒸汽母管连接,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的首端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首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的末端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末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每个锅炉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输送至高温高压蒸汽母管,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内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后,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两端对向输入中温中压蒸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个锅炉、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每个锅炉分别通过该锅炉的出气管与高温高压蒸汽母管连接,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的首端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首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的末端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末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每个锅炉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输送至高温高压蒸汽母管,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内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后,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从中温中压蒸汽母管的两端对向输入中温中压蒸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温高压蒸汽母管和中温中压蒸汽母管之间还连接有减温减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利用电厂中温中压蒸汽对向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背压式发电汽轮机和第二背压式发电汽轮机连接有压力表。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门洪宝张荣娟田烁枫韩爱民杨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