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及支架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59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矿用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及支架的使用方法,支架包括顶梁、立柱和底座,所述的立柱包括柱体和套装在柱体内的推杆,柱体远离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推杆与顶梁相连接;底座是由底板和立板组成的T型结构件,所述的立柱至少设置两个,且多个立柱分别设置在底座的立板两侧。支架的立柱进行抬升使得支架的顶梁与巷道的支护顶板相接触并形成支撑。采用本申请的巷道支护的支架,沿着巷道布置若干支架,需要将靠近采煤面的支架进行移位时,只需把靠近采煤工作面的支架移至该列支架的尾部即可,其余支架独立支撑,不需移动,这样减少了支架卸载和再支撑的次数,避免了反复支撑对支护顶板的碎胀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及支架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用支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及支架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矿机巷、风巷支护通常采用几组前后相连的迈步式超前液压支架,这种迈步式超前液压支架在割煤后需要依次降架移动,巷道内的支护顶板被反复支撑,致使支护顶板碎胀破坏,两帮收缩,巷道变形。如果采用单体支柱进行巷道支护,对单体支柱的需要量很大,更换需要人工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及支架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支架包括顶梁、立柱和底座,所述的立柱包括柱体和套装在柱体内的推杆,柱体远离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推杆与顶梁相连接;所述的底座是由底板和立板组成的T型结构件,所述的立柱至少设置两个,且多个立柱分别设置在底座的立板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与顶梁球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还包括抱箍,抱箍包括半圆环以及半圆环两端活动铰接的圆弧卡扣,两个圆弧卡扣的自由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抱箍套装在立柱的柱体上,抱箍的半圆环固定在底座的立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圆环焊接在底座的立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设置有两个。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支架用于巷道支护的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若干的支架组成一列作为一组支护单元,巷道内设置有与巷道长度相匹配的U型支护顶,U型支护顶内侧设有一组或两组支护单元,U型支护顶的中部设有单轨吊,单轨吊用于对支架的吊装移位,支架用于巷道支护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通过单轨吊将若干的支架吊装到巷道内,支架放置地面后,取下单轨吊用于吊装支架的吊钩,而后通过叉移设备将若干支架间隔均匀的摆放成列,根据巷道的宽度,将若干的支架均匀的摆放成一列或两列,支架的位置安放好后,给立柱的无杆腔提供液压油,立柱的无杆腔进油后推动立柱的推杆朝U型支护顶的顶部方向移动,最终支架的顶梁抬升至与U型支护顶相接触并且支架起到支撑U型支护顶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申请的巷道支护的支架,沿着巷道布置若干支架,且巷道内的支护顶板下方支架布置成一列或两列,形成稳定的支护,需要将靠近采煤面的支架进行移位时,只需把靠近采煤工作面的支架移至该列支架的尾部即可,而其余支架独立支撑,不需移动,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支架卸载和再支撑的次数,避免了反复支撑对支护顶板的碎胀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单轨吊吊装支架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架支撑调节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架支撑U型支护顶的示意图;图中,1、U型支护顶,2、支架,2-1、顶梁,2-2、立柱,2-21、柱体,2-22、推杆,2-3、底座,2-31、底板,2-32、立板,2-4、抱箍,2-41、半圆环,2-42、圆弧卡扣,3、单轨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支架2包括顶梁2-1、立柱2-2和底座2-3,所述的立柱2-2包括柱体2-21和套装在柱体2-21内的推杆2-22,立柱2-2和液压缸的结构和原理相同,柱体2-21远离推杆2-2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2-3上,推杆2-22与顶梁2-1相连接;所述的底座2-3是由底板2-31和立板2-32组成的T型结构件,所述的立柱2-2至少设置两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立柱2-2,且两个立柱2-2分别设置在底座2-3的立板2-32两侧,两个立柱2-32的上方固定支撑着顶梁2-1。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的推杆2-22与顶梁2-1球铰接。这样顶梁2-1便可以绕着推杆2-22的中心轴有着摆动,以便于顶梁2-1能够自适应顶板的不平,使得支架2的支撑效果更佳。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支架2还包括抱箍2-4,抱箍2-4包括半圆环2-41以及半圆环2-41两端活动铰接的圆弧卡扣2-42,两个圆弧卡扣2-42的自由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抱箍2-4套装在立柱2-2的柱体2-21上,抱箍2-4的半圆环2-41固定在底座2-3的立板2-32上。将两个铰接的圆弧卡扣2-42闭合,再采用螺栓连接固定牢靠,抱箍2-4起到对立柱2-2的支撑固定作用。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的半圆环2-41焊接在底座2-3的立板2-32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支架用于巷道支护的方法,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若干的支架2组成一列作为一组支护单元,巷道内设置有与巷道长度相匹配的U型支护顶1,U型支护顶1内侧设有一组或两组支护单元,U型支护顶1的中部设有单轨吊3,单轨吊3用于对支架2的吊装移位,支架2上设有用于单轨吊吊装的吊环,支架用于巷道支护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通过单轨吊3将若干的支架2吊装到巷道内,支架2放置地面后,取下单轨吊3用于吊装支架2的吊钩,而后通过叉移设备将若干支架2间隔均匀的摆放成列,根据巷道的宽度,将若干的支架2均匀的摆放成一列或两列,支架2的位置安放好后,给立柱2-2的无杆腔提供液压油,立柱2-2的无杆腔进油后推动立柱2-2的推杆2-22朝U型支护顶1的顶部方向移动,最终支架2的顶梁2-1抬升至与U型支护顶1相接触并且支架2起到支撑U型支护顶1的作用。给立柱2-2的有杆腔提供液压油便可以实现推杆2-22的回缩,顶梁2-1随着推杆2-22的回缩而下移,解除对U型支护顶1的支撑,顶梁2-1回缩至最低的位置便于支架2的运输。本专利技术的支架均是单一进行支撑U型支护顶,在需要将靠近采煤面的支架进行移位时,只需把靠近采煤工作面的支架移至该列支护单元的尾部即可,而其余支架独立支撑,不受需要移位支架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2)包括顶梁(2‑1)、立柱(2‑2)和底座(2‑3),所述的立柱(2‑2)包括柱体(2‑21)和套装在柱体(2‑21)内的推杆(2‑22),柱体(2‑21)远离推杆(2‑2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2‑3)上,推杆(2‑22)与顶梁(2‑1)相连接;所述的底座(2‑3)是由底板(2‑31)和立板(2‑32)组成的T型结构件,所述的立柱(2‑2)至少设置两个,且多个立柱(2‑2)分别设置在底座(2‑3)的立板(2‑32)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2)包括顶梁(2-1)、立柱(2-2)和底座(2-3),所述的立柱(2-2)包括柱体(2-21)和套装在柱体(2-21)内的推杆(2-22),柱体(2-21)远离推杆(2-2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2-3)上,推杆(2-22)与顶梁(2-1)相连接;所述的底座(2-3)是由底板(2-31)和立板(2-32)组成的T型结构件,所述的立柱(2-2)至少设置两个,且多个立柱(2-2)分别设置在底座(2-3)的立板(2-32)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2-22)与顶梁(2-1)球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还包括抱箍(2-4),抱箍(2-4)包括半圆环(2-41)以及半圆环(2-41)两端活动铰接的圆弧卡扣(2-42),两个圆弧卡扣(2-42)的自由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抱箍(2-4)套装在立柱(2-2)的柱体(2-21)上,抱箍(2-4)的半圆环(2-41)固定在底座(2-3)的立板(2-3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义昌朱成宝潘芮安文哲毛杰李琳欧艳梅董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