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闸方式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255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过闸方式检测系统,其中,过闸验证单元包括二维码扫描单元和近场通信单元;二维码扫描单元、近场通信单元、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离设置在闸门机本体上且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设置在闸门机本体内部;第一传感器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时,采集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上方第一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一用户接近信号;第二传感器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近场通信单元时,采集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上方第二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二用户接近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和第二用户接近信号确定目标过闸验证单元。上述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闸机时刻对每个过闸验证单元进行监测造成闸机控制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闸方式检测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闸机
,尤其涉及一种过闸方式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现有闸机的通行机制为:乘客在过闸前,通过二维码、乘车卡或者单程票等方式进行过闸验证,在过闸验证成功以后,控制闸机的闸门打开,以使得乘客能够快速通过闸机乘车。通过闸机中设置有不同的过闸验证单元,以实现对多种过闸方式进行验证。设置多个过闸验证单元后,闸机需要时刻对每个过闸验证单元进行监测,以通过各过闸验证单元采集的数据确定用户选择的过闸验证方式。然而,上述方案中,闸机需要时刻对每个过闸验证单元进行监测,浪费了闸机控制器的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闸方式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闸机时刻对每个过闸验证单元进行监测造成闸机控制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闸方式检测系统,包括:闸门机本体、过闸验证单元、控制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过闸验证单元包括二维码扫描单元和近场通信单元;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所述近场通信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离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上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时,采集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上方第一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近场通信单元时,采集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上方第二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二用户接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和所述第二用户接近信号确定目标过闸验证单元,并通过所述目标过闸验证单元采集的过闸验证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验证结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图像采集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接近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激光传感器。进一步的,还包括:闸门,所述闸门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的一侧;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验证结果为合法结果时,控制所述闸门开启。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过闸验证数据的验证结果。上述过闸方式检测系统,通过设定用于对二维码扫描单元上方设定区域范围进行识别的第一传感器和用于对近场通信单元上方设定区域范围进行识别的第二传感器,可以在闸机存在多种过闸验证方式时,快速确定用户选择的过闸验证方式,进而实现快速从目标过闸验证单元处获取过闸验证数据,保证用户快速通过地铁闸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闸机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闸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闸方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感器和二维码扫描单元的一种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感器和二维码扫描单元的另一种相对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闸方式检测系统,其用于在用户通过闸门机进入地铁站或出地铁站时,检测用户经过闸机时所采用的过闸验证方式。过闸方式检测系统集成在闸机中。参考图1-图5,本技术提供的过闸方式检测系统包括:闸门机本体110、过闸验证单元120、控制器130、第一传感器140和第二传感器150;所述过闸验证单元120包括二维码扫描单元121和近场通信单元122。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121、所述近场通信单元122、所述第一传感器140和所述第二传感器150分离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110上且均与所述控制器130相连,所述控制器130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110的内部。所述第一传感器140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121时,采集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121上方第一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130。所述第二传感器150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近场通信单元122时,采集所述近场通信单元122上方第二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二用户接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130。所述控制器1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和所述第二用户接近信号确定目标过闸验证单元,并通过所述目标过闸验证单元采集的过闸验证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验证结果。具体的,闸门机本体110上设置有过闸验证单元120,过闸验证单元120通常设置在易于过闸用户操作的位置,过闸验证单元120用于帮助用户进行过闸验证。实施例中设定过闸验证单元120包括二维码扫描单元121和近场通信单元122。其中,二维码扫描单元121用于扫描二维码,其可以是摄像头或二维码扫描器。近场通信单元122采用近场通信机制,其可以识别满足通信要求的地铁卡、智能设备等。进一步的,二维码扫描单元121和近场通信单元122在闸门机本体110上分离设置,即二维码扫描单元121和近场通信单元122在闸门机本体110上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模块。进一步的,二维码扫描单元121和近场通信单元122分别与控制器130相连。其中,控制器130安装在闸门机本体110的内部,其具有数据处理以及控制能力。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30可以获取过闸验证单元采集的过闸验证数据,还可以与地铁站的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以确定过闸验证数据的验证结果,也可以根据用户接近数据确定过闸验证方式等。具体的,用户采用二维码验证方式进入地铁站时,用户手持的智能设备(如手机)中安装有设定应用软件,该设定应用软件可以与地铁站的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用户进入地铁站时,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的设定应用软件获取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二维码并显示在屏幕中。之后,用户经过闸机时,可以将二维码朝向二维码扫描单元121,以供二维码扫描单元121获取二维码(即过闸验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130,控制器130获取二维码后,可以将二维码对应的相关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验证,并获取后台服务器返回的验证结果,其中,验证结果包括:合法结果或非法结果。当用户采用近场通信方式进入地铁站时,用户将手持设备(如地铁卡、智能手机等)贴近近场通信单元122,近场通信单元122与手持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取手持设备中的过闸验证信息。进一步的,近场通信单元122将过闸验证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30。控制器130获取过闸验证信息后,将过闸验证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通过后台服务器返回验证结果,或者直接根据过闸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并得到验证结果。进一步的,由于用户可以采用多种验证方式过闸,因此,为了便于快速确定用户采用的过闸验证方式,在闸机中设定第一传感器140和第二传感器150。第一传感器140和第二传感器150分别分离设置在闸门机本体110上,其具体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般而言,第一传感器140设置在二维码扫描单元121的周边位置,用于在用户通过二维码方式过闸时,识别出用户的操作,以帮助控制器130快速确定用户的过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闸方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机本体、过闸验证单元、控制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过闸验证单元包括二维码扫描单元和近场通信单元;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所述近场通信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离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上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时,采集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上方第一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近场通信单元时,采集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上方第二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二用户接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和所述第二用户接近信号确定目标过闸验证单元,并通过所述目标过闸验证单元采集的过闸验证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验证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闸方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机本体、过闸验证单元、控制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过闸验证单元包括二维码扫描单元和近场通信单元;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所述近场通信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离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上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闸门机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时,采集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上方第一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近场通信单元时,采集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上方第二设定区域范围内的第二用户接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接近信号和所述第二用户接近信号确定目标过闸验证单元,并通过所述目标过闸验证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悦李应龙李智聪魏先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