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536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5
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包括减振榫组件和抗拉索,减振榫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上抗拉套筒、减震榫杆和下抗拉板,上抗拉套筒的内筒壁上设有缓冲弹性阻尼层,减震榫杆的球型榫头与缓冲弹性阻尼层之间设有间隙,减震榫杆的下部与下抗拉板固定连接,抗拉索均匀设置在上抗拉套筒和下抗拉板之间,并对上抗拉套筒和下抗拉板进行两端拉紧连接。本装置利用减震榫组件的水平滞回性能进行水平方向的减震耗能,通过在减震榫组件上部设置缓冲弹性阻尼层实现水平缓冲作用,通过在减震榫组件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之间设置抗拉索以实现竖向抗拉和缓冲功能。本装置在具备水平减震的同时,还具备竖向抗拉和缓冲功能,特别适用于高烈度近场地震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尤其是西南地区,地震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我国对桥梁及建筑的抗震越来越重视。目前,减隔震技术是桥梁、建筑抗震领域常用的抗震技术之一。常用的减隔震产品主要有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金属非线性耗能支座、减震榫、粘滞阻尼器等。上述减隔震产品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也可以通过相互的组合,起到更好的减隔震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地震峰值加速度高的近场地震区域,有可能会出现竖向“跳梁”现象,这就要求减隔震装置在具有水平减隔震功能的同时,还要具备抗拉缓冲功能,上述的减震产品便不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利用减震榫组件的水平滞回性能进行水平方向的减震耗能,通过在减震榫组件上部设置缓冲弹性阻尼层实现水平缓冲作用,通过在减震榫组件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之间设置抗拉索以实现竖向抗拉和缓冲功能。本技术在具备水平减震的同时,还具备竖向抗拉和缓冲功能,特别适用于高烈度近场地震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包括减振榫组件和抗拉索,所述的减振榫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上抗拉套筒、减震榫杆和下抗拉板,上抗拉套筒的内筒壁上设有缓冲弹性阻尼层,减震榫杆的球型榫头与缓冲弹性阻尼层之间设有间隙,减震榫杆的下部与下抗拉板固定连接,抗拉索均匀设置在上抗拉套筒和下抗拉板之间,并对上抗拉套筒和下抗拉板进行两端拉紧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上抗拉套筒的套筒外侧均布有具有固定通孔的加强筋,下抗拉板的上台面四周均布有具有固定通孔的抗拉板,抗拉索通过固定或穿设在固定通孔内以拉紧连接加强筋和抗拉板。本技术所述的固定通孔内镶嵌有缓冲弹性垫圈。本技术所述的抗拉索采用钢丝绳或/和钢链条。本技术所述的减震榫杆通过螺纹与下抗拉板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缓冲弹性阻尼层为聚氨酯层或橡胶层。本技术所述的缓冲弹性垫圈为聚氨酯垫圈或橡胶垫圈。本技术所述的上抗拉套筒或/和下抗拉板的四周开设有锚固通孔。本技术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正常运行时,梁体带动上抗拉套筒沿水平方向运动,由于减震榫杆的球型榫头与缓冲弹性阻尼层之间具有间隙,可以保证梁体在正常情况下的滑动和转动要求,同时减震榫杆不参与工作,有效保证了减震榫杆的使用寿命;2)发生近场地震时,受竖向地震力的作用,梁体带动上抗拉套筒、抗拉索、抗拉板、下抗拉板等实现竖向抗拉功能,由于缓冲弹性垫圈的存在,在抗拉的同时,还能起到竖向缓冲功能;受水平地震力的影响,上抗拉套筒沿水平方向运动,并带动缓冲弹性阻尼层与减震榫杆球头接触,首先起到缓冲作用,随着运动的进行,然后再将地震力传递给减震榫杆,减震榫杆整体发生屈服变形,耗散水平地震力;3)本技术在实现水平减震耗能的同时,还具备竖向抗拉缓冲功能,可以配合现有的减隔震产品使用,以增加竖向抗拉功能和提高水平耗能能力,适用于高烈度进场地震区;4)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经济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视图。图2为本技术三维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抗拉套筒,2、缓冲弹性垫圈,3、缓冲弹性阻尼层,4、抗拉索,5、减震榫杆,6、抗拉板,7、下抗拉板,8、固定通孔,9、加强筋,10、锚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包括减振榫组件和抗拉索4,所述的减振榫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上抗拉套筒1、减震榫杆5和下抗拉板7。上抗拉套筒的上表面可固定放置上部结构,顶部可设计为方台或圆台等,上抗拉套向与上部结构连接时可以采用焊接或锚接或浇注的形式,采用锚接时,在上抗拉套筒1四周开设有锚固通孔10,通过地角螺栓与上部部件连接。上抗拉套筒1的下部设有圆柱状套筒,套筒进放置有减震榫杆5的球型榫头,上抗拉套筒1的内筒壁上设有缓冲弹性阻尼层3,缓冲弹性阻尼层3镶嵌在上抗拉套筒1的内筒壁上,使减震榫杆5的球型榫头与缓冲弹性阻尼层3之间设有间隙,减震榫杆5的下部与下抗拉板7固定连接,抗拉索4均匀设置在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之间,并对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进行两端拉紧连接。缓冲弹性阻尼层3可根据套筒内腔形状进行调整,保证缓冲阻尼层的内壁与减振榫杆的球型榫头之间具有间隙即可,缓冲弹性阻尼层3可以采用聚氨酯材料,也可以采用橡胶材料,优选聚氨酯材料。例如,套筒内腔为圆柱型时,缓冲弹性阻尼层3为圆环状非金属阻尼元件。减震榫杆5的杆身呈类圆锥状;减震榫杆5上部为球头状结构,减震榫杆5底部设置有圆柱台;减震榫杆5采用软钢材质;减震榫杆5与下抗拉板7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连接,当采用螺纹连接时,减震榫杆5的圆柱台上需加工外螺纹。下抗拉板7为方形台或圆形台,下抗拉板7与下部结构连接时可以采用焊接或锚接或浇注的形式,采用锚接时,在下抗拉板7四周开设有锚固通孔10,通过地角螺栓与下部部件连接。下抗拉板7下部设置有用于插入下部部件内的圆柱台;下抗拉板7中间设置有用于插入减震榫杆5下部的通孔。抗拉索4对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进行两端拉紧连接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抗拉索为一条,以首尾相接开成闭环的形式依次与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连接,(二)抗拉索的条数大于一条,单条的首部与上抗拉套筒1连接,尾部与下抗拉板7连接,或都,单条弯折多次,弯折点和首尾部依次与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以上两种形式形成的抗垃索4均要保证连接均匀,连接的结构为轴中心对称。抗拉板6均布在下抗拉板7的四周,连接方式为焊接。抗拉索4与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的连接可以为焊接、锁紧式的固定连接或者挂拉连接的形式,当采用挂拉连接时,上抗拉套筒1的套筒外侧均布有具有固定通孔8的加强筋9,下抗拉板7的上台面四周均布有具有固定通孔8的抗拉板6,抗拉索4通过固定或穿设在固定通孔8内以拉紧连接加强筋9和抗拉板6。此种设置形式,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强筋9和抗拉板6个数和位置的调节,如图1所示,上部均匀设置4个加强筋,下部均匀设置4个抗拉板,一条抗拉索依次穿过加强筋的固定通孔和抗拉板的固定通孔,最后首尾相接形成闭环,同时,也可采用四条抗拉索4,每一条连接一个加强筋和一个抗拉板,或者采用四条抗拉索,每条设置为V型,上部连接两个加强筋下部连接一个抗拉板,再或者倒用V型和倒V型交替的连接形式。同理,采用“M型”“W型”等均可。固定通孔8内镶嵌有缓冲弹性垫圈2,缓冲弹性垫圈2为圆环状非金属阻尼元件,可以采用聚氨酯材料,也可以采用橡胶材料,优选聚氨酯材料。抗拉索4可以采用钢丝绳,也可以采用钢链条,优选钢丝绳,也可采用钢链条和钢丝绳混合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2,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主要由上抗拉套筒1、缓冲弹性垫圈2、缓冲弹性阻尼层3、抗拉索4、减震榫杆5、抗拉板6、下抗拉板7等部件组成。上抗拉套筒1、减震榫杆5、下抗拉板7自上而下同轴放置,减震榫杆5顶部与上抗拉套筒1之间具有间隙。缓冲弹性阻尼层3镶嵌在上抗拉套筒1的内壁上,且与减震榫杆5球型榫头间具有间隙。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榫组件和抗拉索(4),所述的减振榫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上抗拉套筒(1)、减震榫杆(5)和下抗拉板(7),上抗拉套筒(1)的内筒壁上设有缓冲弹性阻尼层(3),减震榫杆(5)的球型榫头与缓冲弹性阻尼层(3)之间设有间隙,减震榫杆(5)的下部与下抗拉板(7)固定连接,抗拉索(4)均匀设置在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之间,并对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进行两端拉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榫组件和抗拉索(4),所述的减振榫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上抗拉套筒(1)、减震榫杆(5)和下抗拉板(7),上抗拉套筒(1)的内筒壁上设有缓冲弹性阻尼层(3),减震榫杆(5)的球型榫头与缓冲弹性阻尼层(3)之间设有间隙,减震榫杆(5)的下部与下抗拉板(7)固定连接,抗拉索(4)均匀设置在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之间,并对上抗拉套筒(1)和下抗拉板(7)进行两端拉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抗拉缓冲功能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抗拉套筒(1)的套筒外侧均布有具有固定通孔(8)的加强筋(9),下抗拉板(7)的上台面四周均布有具有固定通孔(8)的抗拉板(6),抗拉索(4)通过固定或穿设在固定通孔(8)内以拉紧连接加强筋(9)和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林户东阳陈良江陈克坚罗登发曾永平顾海龙赵会东刘名君周昆张红旭陈长征胡京涛卢三平戴胜勇郭建勋马杰游励晖曾献平徐涛王勇曾敏李新李冲杰张永兆陈国杰李志文谢健科方亮喻院平高云韩家山张科陈新培曹翁恺冯思思许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