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44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微型桩钢管两端带有螺栓孔,根据基坑微型桩设计深度,将不同的钢管通过首尾互相连接在一起,并将螺栓插入螺栓孔并拧紧,用外包防水土工布将连接在一起的钢管套好并用胶带缠好。然后用吊机通过吊环将钢管下入孔中,并保持钢管居于孔中心,接着往被防水土工布包裹的钢管的外侧孔内回填碎石并注浆,由于钢管周边缠绕有防水土工布,其将钢管与碎石水泥浆隔离开来,待基坑回填完毕之后,用小型振动式拔桩机通过钢管一端的吊环往上拔,并不断拆卸螺栓即可将钢管慢慢拔出来,从而达到回收微型桩钢管的目的。该方法原理简单,拔出来的钢管下个工地可以重复使用,从而节省工程造价成本,小型振动拔桩机对施工场地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地基基础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基坑开挖深度大,基坑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传统的微型桩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我国内地基坑支护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微型桩中所用钢管价格相对较高,基坑支护中钢管用量比较大,在基坑回填完毕后微型桩中所用钢管价格相对较高,钢管用量比较大,在基坑回填完毕后微型桩中所用的钢管不能进行回收从而造成严重浪费。关于桩的回收,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方法及措施,具体地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538857A公开了一种拔桩的施工方法,其利用射水成孔将埋置于地下的管桩与其周围土体在高压射水击打下隔离开来,从而使管桩与其周围土体的粘结力大幅度降低或消除,进而使拔桩施工变得轻而易举,这种方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但是由于微型桩中钢管的周围是水泥浆固结体,很显然这种方法不适用于碎石注浆的微型桩钢管的拔桩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及其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所述微型桩钢管由若干短钢管相互插接而成。所述短钢管的一端头设置为接头端,另一端设置为插入端,所述接头端的外径小于等于插入端的内径,接头端与插入端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栓孔。短钢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肋槽。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包括微型桩钢管,微型桩钢管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微型桩钢管底部的短钢管下端头设置为密封结构,在微型柱钢管外包裹有防水土工布,在防水土工布外微型桩孔内回填碎石并注浆,从而形成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个短钢管的接头端插入另一个短钢管的插入端内,接头端的螺栓孔与插入端的螺栓孔相互对应,然后将螺栓插入螺栓孔中并拧紧,依次将短钢管逐节连接在一起;(2)用防水土工布将连接在一起的钢管从底部往上套,将套好的防水土工布外部用胶带缠绕;(3)当微型桩钻孔施工完毕后,用吊机通过吊环将缠绕防水土工布的钢管下入孔内,然后往孔内倒入碎石并注浆;(4)待基坑施工回填完毕并平整好场地后,用拔桩机通过吊环将钢管往上拔出,当第一个短钢管接头及肋槽露出地面后,用管钳卡住肋槽,然后将螺栓孔中的螺栓拧松拔出,使两根短钢管分离,从而实现最上面那节短钢管的回收,然后将拔桩机与下一节短钢管的螺栓孔相连,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剩余短钢管的回收。所述拔桩机采用小型振动拔桩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基坑边坡加固中微型桩钢管主要是抗弯的作用,其抗拉抗压抗拔作用不明显,本专利技术在钢管周边缠绕防水土工布将钢管与水泥浆隔离开,减少或消除了水泥浆与钢管之间的粘结力,从而可以将钢管拔出来;该回收方法原理简单,拔出来的钢管下个工地可以连续不断重复使用,从而节省工程造价成本,小型振动拔桩机对施工场地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微型桩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微型桩放入孔中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微型桩钢管由若干短钢管相互插接而成,短钢管1的一端头设置为接头端2,另一端设置为插入端3,接头端2的外径小于等于插入端3的内径,接头端2与插入端3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栓孔4,短钢管1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肋槽5。微型桩钢管的顶部设置有吊环6,微型桩钢管底部的短钢管下端头设置为密封结构,在微型柱钢管外包裹有防水土工布7,在防水土工布7外微型桩孔内回填碎石并注入水泥砂浆8,从而形成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如图2所示,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个短钢管1的接头端2插入另一个短钢管的插入端3内,接头端2的螺栓孔4与插入端3的螺栓孔4相互对应,然后将螺栓插入螺栓孔4中并拧紧,依次将短钢管1逐节连接在一起;(2)用防水土工布7将连接在一起的钢管从底部往上套,将套好的防水土工布7外部用胶带缠绕;(3)当微型桩钻孔施工完毕后,用吊机通过吊环6将缠绕防水土工布的钢管下入孔内,然后往孔内倒入碎石并注入水泥砂浆8;(4)待基坑施工回填完毕并平整好场地后,用小型振动拔桩机通过吊环6将钢管往上拔出,当第一个短钢管的接头端2及肋槽5露出地面后,用管钳卡住肋槽5,以防止在拆卸过程中钢管掉入孔中,然后将螺栓孔4中的螺栓拧松拔出,使两根短钢管1分离,从而实现最上面那节短钢管1的回收,然后将拔桩机与下一节短钢管1的螺栓孔4相连,此时钢管已经松动,所以钢管可以轻松往上拔出,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剩余短钢管的回收。该回收方法原理简单,拔出来的钢管下个工地可以连续不断重复使用,从而节省工程造价成本,对施工场地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强。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型桩钢管之所以由若干短钢管相互插接而成,主要是考虑到用小型振动拔桩机逐节回收施工方便,在施工场地和吊机使用方便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所述微型桩钢管也可使用一根长钢管,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整体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钢管由若干短钢管相互插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钢管由若干短钢管相互插接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钢管的一端头设置为接头端,另一端设置为插入端,所述接头端的外径小于等于插入端的内径,接头端与插入端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栓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其特征在于:短钢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肋槽。4.一种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包括微型桩钢管,其特征在于:微型桩钢管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微型桩钢管底部的短钢管下端头设置为密封结构,在微型柱钢管外包裹有防水土工布,在防水土工布外微型桩孔内回填碎石并注浆,从而形成基坑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5.一种坑基边坡加固用可回收微型桩钢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全姚建斌陈泰霖王安明周进张兴胜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