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34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横梁,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电气箱的前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电气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器,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面设置有运输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保证了运输载重的安全性,避免了安全隐患,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方便建筑材料重量信息传送,避免起吊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不免运输各种建筑材料,而随着楼层的一层层升高,人工进行搬运越来越不便,这给材料运输带来了问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专利技术了各种用于高层运输的输送装置如吊台和吊塔等,如何节约人力,高效运输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申请号为20172142374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材料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柱的内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块,通过支撑柱、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固定块、电机、固定板、转轴、第一绳索、吊钩、L型块、第二绳索、保险卡和限位块的配合设置。该高层建筑材料的运输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设置不合理,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没有安全保护措施,在运输时存在安全隐患,运输建筑材料重量不明确,易造成起吊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保证了运输载重的安全性,避免了安全隐患,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方便建筑材料重量信息传送,避免起吊事故发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横梁,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电气箱的前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电气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型号是HACH-SC1000,所述控制器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器,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的型号是CB-CM03,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面设置有运输板,所述运输板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是CM-05-03,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的型号是CB-CM03,所述运输板上方设置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上方设置有起吊滑轮,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方设置有电动吊葫芦,所述电动吊葫芦的侧面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前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电动吊葫芦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控制按钮、所述开关按钮、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所述电机、所述电动吊葫芦和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的前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如此设置,结构设置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保证了运输载重的安全性,避免了安全隐患,设置有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方便建筑材料重量信息传送,避免起吊事故发生。上述结构中,使用本装置前,将建筑材料放在所述运输板上,按动所述开关按钮,所述指示灯绿灯亮起,装置通电,按动所述控制按钮,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主动轮旋转,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所述从动轮旋转,所述从动轮带动所述箱体运行,所述箱体内的钢丝将所述运输板吊起,若所述运输板上的建筑材料超载,所述压力传感器会将超载信息传送至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将超载信息传送至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将超载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超载信息分析传送至所述指示灯,此时所述指示灯红灯亮起,从而不能起吊,所述运输板若未超载,在钢丝的带动下将所述运输板运送至高层建筑外,然后按动所述控制按钮,所述电动吊葫芦将所述运输板运送至高层建筑内,运输完毕,按动所述开关按钮,所述指示灯熄灭,装置断电,卸下建筑材料即可。进一步,所述电气箱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如此设置,所述电气箱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使连接更牢固,方便所述电气箱拆卸,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使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使连接更牢固,加大运输建筑材料时的安全性,便于运输装置拆卸。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气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与所述电气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气箱通过螺钉连接。如此设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气箱通过螺钉连接,使连接更牢固,保证所述控制器的运行稳定性,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与所述电气箱通过螺钉连接,使连接更紧密,保证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接收或发出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气箱通过螺钉连接,使连接更牢固,方便工人操作,便于维护。进一步,所述起吊滑轮与所述平衡板焊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运输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与所述运输板通过螺钉连接。如此设置,所述起吊滑轮与所述平衡板焊接,焊接使连接更牢固,安全性高,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运输板通过螺钉连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更准确,保证了运输建筑材料的安全性,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与所述运输板通过螺钉连接,保证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接收或发出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便于工人通讯。进一步,所述电动吊葫芦与所述横梁滚动连接,所述滑道与所述横梁焊接,所述箱体与所述横梁通过螺栓连接。如此设置,所述电动吊葫芦与所述横梁滚动连接,滚动连接使运输建筑材料更平稳,保证其运输安全性,所述滑道与所述横梁焊接,焊接使所述滑道与所述横梁连接更牢固,焊接耐磨性强,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所述箱体与所述横梁通过螺栓连接,使连接更牢固,保证运输的稳定性,减少所述运输板的晃动。进一步,所述电机与所述横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通过键连接。如此设置,所述电机与所述横梁通过螺栓连接,使所述电机与所述横梁连接更牢固,减少所述横梁的震动,便于拆卸维护,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通过键连接,键连接使动力传递效率高,降低了电能消耗,节约了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结构设置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2、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保证了运输载重的安全性,避免了安全隐患;3、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方便高层建筑工人对话,便于施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二无线收发器;2、控制器;3、底座;4、电气箱;5、支架;6、第一无线收发器;7、压力传感器;8、运输板;9、平衡板;10、起吊滑轮;11、横梁;12、滑道;13、电动吊葫芦;14、箱体;15、从动轮;16、主动轮;17、电机;18、控制面板;19、控制按钮;20、指示灯;21、开关按钮。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支架(5)、横梁(11),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电气箱(4),所述电气箱(4)的前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8),所述控制面板(18)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9),所述控制按钮(19)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20),所述指示灯(20)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21),所述电气箱(4)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器(1),所述底座(3)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架(5),所述支架(5)的侧面设置有运输板(8),所述运输板(8)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6),所述运输板(8)上方设置有平衡板(9),所述平衡板(9)上方设置有起吊滑轮(10),所述支架(5)上方设置有所述横梁(11),所述横梁(11)上设置有滑道(12),所述滑道(12)上方设置有电动吊葫芦(13),所述电动吊葫芦(13)的侧面设置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前部设置有从动轮(15),所述箱体(14)远离所述电动吊葫芦(1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7),所述控制按钮(19)、所述开关按钮(21)、所述压力传感器(7)、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6)、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1)、所述电机(17)、所述电动吊葫芦(13)和所述指示灯(20)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电机(17)的前部设置有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与所述从动轮(15)通过传动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支架(5)、横梁(11),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电气箱(4),所述电气箱(4)的前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8),所述控制面板(18)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9),所述控制按钮(19)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20),所述指示灯(20)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21),所述电气箱(4)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器(1),所述底座(3)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架(5),所述支架(5)的侧面设置有运输板(8),所述运输板(8)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6),所述运输板(8)上方设置有平衡板(9),所述平衡板(9)上方设置有起吊滑轮(10),所述支架(5)上方设置有所述横梁(11),所述横梁(11)上设置有滑道(12),所述滑道(12)上方设置有电动吊葫芦(13),所述电动吊葫芦(13)的侧面设置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前部设置有从动轮(15),所述箱体(14)远离所述电动吊葫芦(1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7),所述控制按钮(19)、所述开关按钮(21)、所述压力传感器(7)、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6)、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1)、所述电机(17)、所述电动吊葫芦(13)和所述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