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用蔬菜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05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0~40份、草木灰20~30份、椿叶花椒25~35份、活性硅肥10~20份、聚丙烯酰胺1~3份、腐殖酸1~4份及水40~60份。制备方法:1)将草木灰与椿叶花椒加入部分水中进行搅拌打浆处理,得到混合液I;2)将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活性硅肥、聚丙烯酰胺、腐殖酸与余下水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II;3)将混合液I与混合液II混合即可。该肥料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与质量,还有效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用蔬菜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蔬菜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6亿亩,总产量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0多公斤。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质量安全问题。蔬菜有叶用蔬菜、瓜果蔬菜和根茎蔬菜,其中叶用蔬菜指主要以鲜嫩的叶片、叶柄或者嫩茎为产品的速生性蔬菜,叶用蔬菜包括绿叶菜类及结球叶菜类,绿叶菜包括菠菜、生菜、油菜、芹菜和茼蒿等,结球叶菜类包括大白菜、结球甘蓝等。叶用蔬菜多属于浅根作物,生长迅速,复种指数高,种植密度大,可食部分比例大,因此叶用蔬菜对肥料的要求较高,对氮磷钾钙镁肥的需求量较大,但过多的投入化学肥料,不施或者很少施用有机肥,使施肥结构不合理,不仅会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养分过量板结和次生盐渍化,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常用的叶用蔬菜肥料分为叶面肥、基肥和追肥,叶面肥是蔬菜通过茎叶光合作用吸收的养分,基肥和追肥是作用于土壤,根系通过土壤吸收的养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氨基酸或者核苷酸类有机肥料,其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促进蔬菜叶的生长,改善土壤的理化特征,防止板结和盐渍,但其缺乏有益微生物,肥料的利用率不高,且有臭味,影响环境。另外,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70%-80%来自蔬菜。因此,控制人体硝酸盐摄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控制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而我国城市郊区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都较重,尤其是我国居民消费量较大的几种主要蔬菜(特别是叶菜)。这可能是导致了我国成为消化道癌症高发国家的直接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该肥料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与质量,还有效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0~40份、草木灰20~30份、椿叶花椒25~35份、活性硅肥10~20份、聚丙烯酰胺1~3份、腐殖酸1~4份及水40~60份;所述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主要以鲤鱼鱼鳞为原料经预处理、煮沸、酶解与浓缩干燥获得。优选地,所述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鲤鱼鱼鳞用水洗干净后,加入到0.2~0.4mol/L的马来酸溶液中浸泡处理10~16h,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将酸处理后的鱼鳞加入到沸水中进行煮沸10~15min,冷却至45~55℃,加入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时间4~8h,然后升温煮沸灭活,冷却至室温进行浓缩干燥即可。优选地,所述复合酶的添加量为所述鲤鱼鱼鳞重量的0.4~0.8%。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5份、草木灰24份、椿叶花椒31份、活性硅肥16份、聚丙烯酰胺2份、腐殖酸2份及水50份。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0份、草木灰26份、椿叶花椒27份、活性硅肥10份、聚丙烯酰胺1份、腐殖酸1份及水40份。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40份、草木灰20份、椿叶花椒35份、活性硅肥10份、聚丙烯酰胺3份、腐殖酸4份及水60份。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4份、草木灰30份、椿叶花椒25份、活性硅肥20份、聚丙烯酰胺2份、腐殖酸3份及水46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木灰与椿叶花椒加入部分水中进行搅拌打浆处理,得到混合液I;2)将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活性硅肥、聚丙烯酰胺、腐殖酸与余下水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II;3)将混合液I与混合液II混合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且是采用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为蔬菜提供丰富的可以吸收的氨基酸、磷及铁等元素。椿叶花椒打浆后作为蔬菜用的肥料,其还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肥料中的草木灰不仅起到提供钾盐的作用,其还与聚丙烯酰胺、活性硅肥一起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进而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5份、草木灰24份、椿叶花椒31份、活性硅肥16份、聚丙烯酰胺2份、腐殖酸2份及水50份。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鲤鱼鱼鳞用水洗干净后,加入到0.3mol/L的马来酸溶液中浸泡处理13h,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将酸处理后的鱼鳞加入到沸水中进行煮沸12min,冷却至50℃,加入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时间6h,然后升温煮沸灭活,冷却至室温进行浓缩干燥即可。复合酶的添加量为鲤鱼鱼鳞重量的0.6%。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木灰与椿叶花椒加入部分水中进行搅拌打浆处理,得到混合液I;2)将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活性硅肥、聚丙烯酰胺、腐殖酸与余下水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II;3)将混合液I与混合液II混合即可。实施例2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0份、草木灰26份、椿叶花椒27份、活性硅肥10份、聚丙烯酰胺1份、腐殖酸1份及水40份。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鲤鱼鱼鳞用水洗干净后,加入到0.2mol/L的马来酸溶液中浸泡处理16h,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将酸处理后的鱼鳞加入到沸水中进行煮沸10min,冷却至45℃,加入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时间4h,然后升温煮沸灭活,冷却至室温进行浓缩干燥即可。复合酶的添加量为鲤鱼鱼鳞重量的0.4%。肥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的含量。实施例3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40份、草木灰20份、椿叶花椒35份、活性硅肥10份、聚丙烯酰胺3份、腐殖酸4份及水60份。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鲤鱼鱼鳞用水洗干净后,加入到0.4mol/L的马来酸溶液中浸泡处理12h,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将酸处理后的鱼鳞加入到沸水中进行煮沸13min,冷却至51℃,加入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时间5h,然后升温煮沸灭活,冷却至室温进行浓缩干燥即可。复合酶的添加量为鲤鱼鱼鳞重量的0.5%。肥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的含量。实施例4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4份、草木灰30份、椿叶花椒25份、活性硅肥20份、聚丙烯酰胺2份、腐殖酸3份及水46份。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鲤鱼鱼鳞用水洗干净后,加入到0.2mol/L的马来酸溶液中浸泡处理10h,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将酸处理后的鱼鳞加入到沸水中进行煮沸15min,冷却至55℃,加入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时间8h,然后升温煮沸灭活,冷却至室温进行浓缩干燥即可。复合酶的添加量为鲤鱼鱼鳞重量的0.8%。肥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的含量。试验例以实施例1至4的叶用蔬菜的肥料作为实验组,对照组1采用清水,对照组2采用常规的氨基酸有机肥,施肥量均为100mg/kg,施肥时,以浇透为准。以大白菜作为试验材料。试验结果见表1:表1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0~40份、草木灰20~30份、椿叶花椒25~35份、活性硅肥10~20份、聚丙烯酰胺1~3份、腐殖酸1~4份及水40~60份;所述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主要以鲤鱼鱼鳞为原料经预处理、煮沸、酶解与浓缩干燥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用蔬菜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0~40份、草木灰20~30份、椿叶花椒25~35份、活性硅肥10~20份、聚丙烯酰胺1~3份、腐殖酸1~4份及水40~60份;所述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主要以鲤鱼鱼鳞为原料经预处理、煮沸、酶解与浓缩干燥获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用蔬菜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鲤鱼鱼鳞用水洗干净后,加入到0.2~0.4mol/L的马来酸溶液中浸泡处理10~16h,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将酸处理后的鱼鳞加入到沸水中进行煮沸10~15min,冷却至45~55℃,加入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时间4~8h,然后升温煮沸灭活,冷却至室温进行浓缩干燥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用蔬菜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的添加量为所述鲤鱼鱼鳞重量的0.4~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用蔬菜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鲤鱼鱼鳞的酶解提取物35份、草木灰24份、椿叶花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宝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