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00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高悬置总成与动力总成的连接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包括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所述动力总成布置结构还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装置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装置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连接悬置总成。该动力总成布置结构主要用于车辆中悬置总成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在能源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混合动力车辆具有节能、低排放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目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减速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左悬置总成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致使驱动电机的壳体受力较大,对驱动电机壳体的强度要求较高,因此,如何提高悬置总成与动力总成的连接可靠性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和车辆,提高悬置总成与动力总成的连接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包括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所述动力总成布置结构还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装置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装置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连接悬置总成。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电装置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电动装置具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相对且二者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置相对且二者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置相对且二者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相对且二者连接。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包括左子安装部和右子安装部,所述左子安装部和所述右子安装部共用一部分。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子安装部和所述右子安装部均包括多个尺寸相同的安装孔,所述左子安装部的安装孔沿着所述电动装置和所述发电装置的后端部的左侧边缘排布,所述右子安装部的安装孔沿着所述电动装置和所述发电装置的后端部的右侧边缘排布,所述左子安装部的安装孔和所述右子安装部的安装孔共用一个中间安装孔。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电装置位于所述电动装置的左侧或右侧,且错位布置。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穿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过盈连接,所述连接管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至相对的所述第一安装部或所述第二安装部。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侧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侧通孔,所述第一侧通孔位于所述悬置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侧通孔位于所述悬置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侧通孔与所述右子安装部的安装孔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侧通孔与所述左子安装部的安装孔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侧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右子安装部的安装孔相对且相连,所述第二侧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左子安装部的安装孔相对且相连;或者,所述第一侧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右子安装部的安装孔相对且相连,所述第二侧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左子安装部的安装孔相对且相连。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通孔包括定位孔、长条孔和圆孔,所述定位孔与其连接的所述左子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径向尺寸相适配,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长条孔的位置连线方向,所述圆孔与所述中间安装孔相对且相连,所述圆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中间安装孔的孔径。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悬置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通孔位于所述悬置支架中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二侧通孔位于所述悬置支架中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形状为凹弧形;所述悬置支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邻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悬置支架的底侧,所述第三侧壁的形状为凹弧形;所述悬置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的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悬置支架的顶侧,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悬置支架上设置有加强筋。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总成布置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和车辆,通过悬置支架将动力总成的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连接在一起,悬置总成可通过悬置支架连接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使得悬置总成对动力总成产生的作用力由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共同分担,相比现有技术中将左悬置总成连接在电动装置上致使电动装置受力较大,易造成连接不稳固,而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实现了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同时受力,提高了悬置总成与动力总成连接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的外壳的强度要求。另外,现有技术中发电装置的一端与减速器连接,另一端悬空无固定,致使发电装置在发电时振动较大,而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支架将发电装置与电动装置连接在一起,使得发电装置另一端增加固定连接,对发电装置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减缓发电装置的振动,提升发电装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的组成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构相同的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的通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包括动力总成1,动力总成1包括发电装置11和电动装置12,动力总成布置结构还包括:悬置支架2;悬置支架2具有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21连接于发电装置11和电动装置12中的一个,第二连接部22连接于发电装置11和电动装置12中的另一个,第三连接部23用于连接悬置总成3。其中,发电装置11通常是发电机,电动装置12通常是驱动电机;发电装置11与电动装置12的位置可互换,当发电装置11位于电动装置12的左侧时,第一连接部21连接于发电装置11,第二连接部22连接于电动装置12,当发电装置11位于电动装置12的右侧时,第一连接部21连接于电动装置12,第二连接部22连接于发电装置11。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是以发电装置11位于电动装置12的左侧,第一连接部21连接于发电装置11,第二连接部22连接于电动装置12为例。参见图2,动力总成1可作为混合电动车辆的动力总成,其包括发动机13、减速器14、发电装置11和电动装置12,减速器14内设置有两套传动机构,一套为减速传动机构,另一套为等速传动机构,等速传动机构可以由传动比为1:1的齿轮传动机构构成,发动机13通过减速器14内设置的等速传动机构连接发电装置11,发动机13工作以驱动发电装置11进行发电;电动装置12通过减速器14内设置的减速传动机构连接车辆车轮的驱动轴,电动装置12工作以驱动车轮转动,使车辆行驶。具体工作过程为:当车辆的电池电量充足时,只有电动装置12工作,电池给电动装置12供电,使电动装置12启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包括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所述动力总成布置结构还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装置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装置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连接悬置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包括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发电装置和电动装置,所述动力总成布置结构还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装置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装置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连接悬置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电动装置具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相对且二者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置相对且二者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置相对且二者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相对且二者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包括左子安装部和右子安装部,所述左子安装部和所述右子安装部共用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子安装部和所述右子安装部均包括多个尺寸相同的安装孔,所述左子安装部的安装孔沿着所述电动装置和所述发电装置的后端部的左侧边缘排布,所述右子安装部的安装孔沿着所述电动装置和所述发电装置的后端部的右侧边缘排布,所述左子安装部的安装孔和所述右子安装部的安装孔共用一个中间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位于所述电动装置的左侧或右侧,且错位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穿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过盈连接,所述连接管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梁增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