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99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安装头、外壳和反渗透滤芯,安装头位于外壳的端部,反渗透膜内形成原水导水层和与中心管相通的纯水导水层,水流沿着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轴向通过,滤芯组件的纯水出水口位于安装头上,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位于安装头上,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另一位于外壳上并与反渗透滤芯远离安装头一端相通,反渗透滤芯和安装头之间设置后置净化单元,后置净化单元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内的滤材,中心管通过后置净化单元而与纯水出水口相通,筒体外具有第一流道,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通过第一流道而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净水机内滤芯的数量,简化了滤芯间管路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纯水系统正逐渐进入家家户户的饮水体系中。现有反渗透净水机一般是四级过滤,每一级过滤都有一个滤芯。第一级PP棉滤芯,主要过滤大颗粒杂质;第二级前置活性炭滤芯,主要吸附异色异味、胶体以及余氯等杂质,保护后端的反渗透滤芯;第三级反渗透滤芯,可以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进行过滤,尤其对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有着极高的过滤效率,因而反渗透滤芯构成了净水机的核心部件,净水机的过滤效果与反渗透滤芯的过滤效果直接相关;第四级后置活性炭滤芯,主要起到吸附异色异味,改善口感的作用。四种滤芯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另外,还会在前置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滤芯之间再设置PP棉滤芯或者超滤滤芯等,进一步提升对反渗透滤芯的保护作用和净化效果。但是,多个滤芯的结构导致整机体积大,占用大量厨房空间,同时,滤芯间的管路布局复杂,提高了漏水风险,另外方面,滤芯多也会导致滤芯寿命监控与提醒复杂化,滤芯更换也相对复杂,如果多级滤芯中有相同或者相似结构的滤芯,用户更换滤芯时甚至有换错的可能,大大影响了净水机的净化效果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反渗透净水机内滤芯多而带来的体积大、滤芯间管路布局复杂、滤芯寿命监控与提醒复杂、滤芯更换复杂等一系列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安装头、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安装头位于外壳的端部,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缠绕在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内形成原水导水层和与中心管相通的纯水导水层,水流沿着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轴向通过,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位于安装头上,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位于安装头上,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另一位于外壳上并与反渗透滤芯远离安装头一端相通;后置净化单元,位于反渗透滤芯和安装头之间,所述后置净化单元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内的滤材,所述中心管通过后置净化单元而与纯水出水口相通;第一流道,位于筒体外,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通过第一流道而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相通。进一步的,包括后置净化空间,位于反渗透滤芯和安装头之间,所述后置净化单元位于后置净化空间内,所述后置净化空间与反渗透滤芯远离安装头一端隔离开。进一步的,所述后置净化单元外罩置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内形成后置净化空间,所述第一流道位于隔离罩和筒体之间,所述隔离罩包括顶壁和周壁。。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靠近安装头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纯水出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外端部构成纯水出水口,所述隔离罩的顶壁设有过水通孔,所述纯水出水管穿过过水通孔,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外壁和过水通孔的孔沿之间形成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连通第一流道和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罩靠近安装头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纯水出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外端部构成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外围设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连通第一流道和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头的内壁和纯水出水管的管壁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过水槽与第一流道相通,所述隔离罩的外壁与外壳或者安装头的内壁形成密封隔离,进而将第二流道与反渗透滤芯远离安装头一端隔离开;或者,所述安装头和隔离罩之间设有水路转换器,所述水路转换器套设在纯水出水管外并与纯水出水管的管壁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过水槽与第一流道相通,所述过水槽的外围具有朝向安装头延伸的密封环筋,所述水路转换器远离安装头的一端与密封环筋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罩的周壁内侧具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抵靠定位,所述隔离罩的周壁还具有背向安装头延伸的安装环筋,所述安装环筋包覆在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的侧壁外并与反渗透滤芯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后置净化单元和反渗透滤芯之间设有径向布置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外沿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密封,进而所述隔离板靠近安装头一侧形成后置净化空间,所述隔离板具有背向安装头方向延伸的环壁,所述环壁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的侧壁密封,所述第一流道位于外壳的内壁和筒体之间,所述隔离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流道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中心管与后置净化单元均通过通孔相通;或者,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侧壁上设有隔离圈,所述隔离圈与外壳的内壁密封,进而所述隔离圈靠近安装头一侧形成后置净化空间,所述第一流道位于外壳的内壁和筒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滤材为颗粒活性炭,纯水沿着轴向通过颗粒活性炭,所述筒体的底壁上放置有第一分流板,所述第一分流板上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第一分流板和筒体的底壁之间形成第一分流间隙,所述筒体的底壁上设有与中心管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依次通过第一分流间隙和第一分流板上的过水孔而与颗粒活性炭相通;或者,所述滤材为颗粒活性炭,纯水沿着轴向通过颗粒活性炭,所述筒体的顶壁上放置有第二分流板,所述第二分流板上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第二分流板和筒体的底壁之间形成第二分流间隙,所述筒体的顶壁上设有与纯水出水口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颗粒活性炭依次通过第二分流板上的过水孔和第二分流间隙而与第一通孔相通。进一步的,所述滤材为棒状活性炭,所述棒状活性炭的中心设有中央流道,所述棒状活性炭的侧壁和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流道,所述棒状活性炭远离安装头一端设有密封该端部的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封闭中央流道远离安装头一端,所述密封端盖和筒体的底壁之间形成第三分流间隙,所述筒体的顶壁上设有与纯水出水口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筒体的底壁上设有与中心管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第三分流间隙与间隙流道相通,所述中央流道靠近安装头一端与第一通孔相通;或者,所述滤材为棒状活性炭,所述棒状活性炭的中心设有中央流道,所述棒状活性炭的侧壁和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流道,所述棒状活性炭靠近安装头一端设有密封该端部的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封闭中央流道靠近安装头一端,所述密封端盖和筒体的顶壁之间形成第四分流间隙,所述筒体的顶壁上设有与纯水出水口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筒体的底壁上设有与中心管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第四分流间隙与间隙流道相通,所述中央流道远离安装头一端与第二通孔相通。本专利技术中,将反渗透滤芯和后置净化单元设置于一个滤芯组件内,减少了反渗透净水机内滤芯的数量,相应的,简化了滤芯间管路布局,同时,也简化滤芯寿命监控与提醒以及滤芯更换。经过一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即可完成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尤其对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的全面过滤,同时还可以起到吸附异色异味,改善纯水的口感等效果。在一个反渗透净水机中可设置一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也可串联设置多个,可完成对原水的多次重复过滤,使产水更干净,或者,也可以并联多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提高产水效率。采用了进出水口设置于滤芯组件两端的结构,有利于简化滤芯组件内部水路复杂度和减少密封位置数量,提高滤芯组件整体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流道形成于隔离罩和后置净化单元之间,原水进水口通过第一流道而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相通。该第一流道具有较大的过水截面积,便于水流顺畅通过,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安装头、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安装头位于外壳的端部,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缠绕在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内形成原水导水层和与中心管相通的纯水导水层,水流沿着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轴向通过,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位于安装头上,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位于安装头上,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另一位于外壳上并与反渗透滤芯远离安装头一端相通;后置净化单元,位于反渗透滤芯和安装头之间,所述后置净化单元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内的滤材,所述中心管通过后置净化单元而与纯水出水口相通;第一流道,位于筒体外,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通过第一流道而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安装头、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安装头位于外壳的端部,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缠绕在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内形成原水导水层和与中心管相通的纯水导水层,水流沿着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轴向通过,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位于安装头上,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位于安装头上,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另一位于外壳上并与反渗透滤芯远离安装头一端相通;后置净化单元,位于反渗透滤芯和安装头之间,所述后置净化单元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内的滤材,所述中心管通过后置净化单元而与纯水出水口相通;第一流道,位于筒体外,所述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通过第一流道而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置净化空间,位于反渗透滤芯和安装头之间,所述后置净化单元位于后置净化空间内,所述后置净化空间与反渗透滤芯远离安装头一端隔离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净化单元外罩置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内形成后置净化空间,所述第一流道位于隔离罩和筒体之间,所述隔离罩包括顶壁和周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靠近安装头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纯水出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外端部构成纯水出水口,所述隔离罩的顶壁设有过水通孔,所述纯水出水管穿过过水通孔,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外壁和过水通孔的孔沿之间形成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连通第一流道和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靠近安装头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纯水出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外端部构成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外围设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连通第一流道和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的内壁和纯水出水管的管壁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过水槽与第一流道相通,所述隔离罩的外壁与外壳或者安装头的内壁形成密封隔离,进而将第二流道与反渗透滤芯远离安装头一端隔离开;或者,所述安装头和隔离罩之间设有水路转换器,所述水路转换器套设在纯水出水管外并与纯水出水管的管壁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过水槽与第一流道相通,所述过水槽的外围具有朝向安装头延伸的密封环筋,所述水路转换器远离安装头的一端与密封环筋密封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的周壁内侧具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抵靠定位,所述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宋斌刘宗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