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轮泵发电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198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轮泵发电系统及汽车,该汽车车轮包括轮辋、轮辐及轮毂,轮辋通过轮辐与轮毂连接,还包括泵芯、泵体、回位弹簧、支撑轮圈及支撑钢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汽车车轮、轮泵发电系统及汽车能实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车辆重力转换为电能,可增大电动汽车的续程里程,减少充电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轮泵发电系统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发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轮泵发电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能源短缺,排放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发新能源,提高环保质量,都是各国家重点研究的课题。我们国家在发展战略上也提出了更新的高度,提倡、鼓励和支持新能源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举措。这些都体现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观,如在能源的使用与发展研究方面,能源的使用要具有环保性,能源的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这些要求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在汽车应用的能源方面就是典型的代表,比如,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这些新能源汽车,在现阶段都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和较长时间段的可持续性,它们的产销以及使用都享受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与鼓励,产销量都是逐年迅猛地增加。但它们也有其不足之处,以纯电动汽车为例,行驶时排放污染几乎是零,可是它续程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的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都是其较大的短板,为此,优化汽车电能源,增大续程里程,减少充电时间,是我们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其能实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车辆重力转换为电能,可增大电动汽车的续程里程,减少充电时间。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轮泵发电系统,其能实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车辆重力转换为电能,可增大电动汽车的续程里程,减少充电时间。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发电的汽车,其能实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车辆重力转换为电能,可增大电动汽车的续程里程,减少充电时间。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包括轮辋、轮辐及轮毂,所述轮辋通过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连接,还包括泵芯、泵体、回位弹簧、支撑轮圈及支撑钢线;所述支撑轮圈环绕所述轮辋且所述支撑轮圈与所述轮辋的径向方向相同;所述支撑轮圈的圆周上等间隔嵌设有若干个所述泵体,所述泵体的一端嵌设在所述支撑轮圈上,所述泵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辋连接;所述泵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发电液体的腔体,所述泵芯的一端插入所述腔体内以形成密封腔,所述泵芯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轮圈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支撑轮圈的径向方向上以达到在安装轮胎时该端可抵接在轮胎的内表面上;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泵芯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腔的底壁上;所述支撑钢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轮圈连接,所述支撑钢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辋连接;每个所述泵体内的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管口,所述管口连接有一管道,所述管道逐一穿过所述泵体、所述轮辋、所述轮辐及所述轮毂,所述管道在所述轮毂内侧设有管道口;当汽车车轮转动使得所述泵芯压缩所述回位弹簧时,所述管道口可将所述密封腔内的液体输送至液力发电机的液体输入端;当汽车车轮继续转动使得所述泵芯在所述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位时,所述管道口可将液力发电机的液体输出端的液体吸回至所述密封腔内。进一步地,所述泵体与所述轮辋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具体为:所述泵体与所述轮辋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球面状,所述轮辋上设有与所述球面状的端面匹配的球状凹孔,所述泵体的球面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轮辋的球状凹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车轮还包括轮胎,所述轮胎安装在所述轮辋上。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轮泵发电系统,包括:液力发电机、支撑轴、制动系统以及上述的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所述轮毂通过轴承与支撑轴连接,所述支撑轴上嵌设有输送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在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输送管路口,所述回流管路在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回流管路口;所述第一输送管路口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中心与地面的垂直线上以使当所述泵芯受到车辆的重力而使所述回位弹簧压缩时,所述管道口刚好移动至所述第一输送管路口处,所述密封腔内的液体由于压力的作用流入所述输送管路中;所述第一回流管路口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口的右侧以使当汽车车轮继续转动所述泵芯离开受力点时,所述管道口刚好移动至所述第一回流管路口处,所述密封腔内的回位弹簧回弹产生真空吸力将所述回流管路内的液体吸回所述密封腔内;所述输送管路在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输送管路口,所述回流管路在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回流管路口,所述第二输送管路口与液力发电机的液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回流管路口与液力发电机的液体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盘、制动摩擦片以及支架;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制动摩擦片安装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制动盘的边沿接触,所述支架固定所述支撑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具有两根,所述汽车车轮具有四个,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输送管路口和所述第一回流管路口,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均安装有所述汽车车轮。本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自动发电的汽车,包括底盘、车身、电气设备以及用于给所述汽车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所述车身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电气设备安装在所述车身中,还包括上述的汽车轮泵发电系统。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汽车车轮通过在轮辋上设置泵芯、泵体、回位弹簧、支撑轮圈及支撑钢线,当车轮转动时,由于汽车的重力使得处于与地面垂直的泵芯被压缩产生压力,泵体内的密封腔的压力油液通过管口输送到液力发电机中,驱动液力发电机发电,当车轮继续转动时,泵芯离开受力点(即不再与地面垂直)时,经过液力发电机后的油液从管口流回至泵体内的密封腔中,以备下一次泵油发电。轮胎的每一圈转动,就驱动这轮泵的每一个循环工作,油液力就源源不断地驱动液力发电机发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泵发电系统的端面结构示意图,为更清楚地显示泵体及泵芯的结构,图中特意将泵体及泵芯处的结构放大,而轮辐及轮毂在该图中未示出;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泵发电系统的端面90度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轮辋;2、轮辐;3、轮毂;4、泵芯;5、泵体;501、腔体;6、回位弹簧;7、支撑轮圈;8、支撑钢线;9、轮胎;10、管道;1001、管道口;11、支撑轴;12、轴承;13、输送管路;1301、第一输送管路口;1302、第二输送管路口;14、回流管路;1401、第一回流管路口;1402、第二回流管路口;15、制动盘;16、制动摩擦片;17、支架;18、油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包括轮辋1、轮辐2及轮毂3,轮辋1通过轮辐2与轮毂3连接,具体地,轮辋1与轮辐2为一体成型的,轮辐2通过螺栓与轮毂3连接,还包括泵芯4、泵体5、回位弹簧6、支撑轮圈7及支撑钢线8;支撑轮圈7环绕轮辋1且支撑轮圈7与轮辋1的径向方向相同;支撑轮圈7的圆周上等间隔嵌设有若干个泵体5,泵体5的一端嵌设在支撑轮圈7上,泵体5的另一端与轮辋1连接;泵体5内设有用于容纳发电液体的腔体501,泵芯4的一端插入腔体501内以形成密封腔,泵芯4的另一端位于支撑轮圈7的上方且位于支撑轮圈7的径向方向上以达到在安装轮胎9时该端可抵接在轮胎9的内表面上;回位弹簧6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包括轮辋、轮辐及轮毂,所述轮辋通过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芯、泵体、回位弹簧、支撑轮圈及支撑钢线;所述支撑轮圈环绕所述轮辋且所述支撑轮圈与所述轮辋的径向方向相同;所述支撑轮圈的圆周上等间隔嵌设有若干个所述泵体,所述泵体的一端嵌设在所述支撑轮圈上,所述泵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辋连接;所述泵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发电液体的腔体,所述泵芯的一端插入所述腔体内以形成密封腔,所述泵芯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轮圈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支撑轮圈的径向方向上以达到在安装轮胎时该端可抵接在轮胎的内表面上;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泵芯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腔的底壁上;所述支撑钢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轮圈连接,所述支撑钢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辋连接;每个所述泵体内的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管口,所述管口连接有一管道,所述管道逐一穿过所述泵体、所述轮辋、所述轮辐及所述轮毂,所述管道在所述轮毂内侧设有管道口;当汽车车轮转动使得所述泵芯压缩所述回位弹簧时,所述管道口可将所述密封腔内的液体输送至液力发电机的液体输入端;当汽车车轮继续转动使得所述泵芯在所述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位时,所述管道口可将液力发电机的液体输出端的液体吸回至所述密封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包括轮辋、轮辐及轮毂,所述轮辋通过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芯、泵体、回位弹簧、支撑轮圈及支撑钢线;所述支撑轮圈环绕所述轮辋且所述支撑轮圈与所述轮辋的径向方向相同;所述支撑轮圈的圆周上等间隔嵌设有若干个所述泵体,所述泵体的一端嵌设在所述支撑轮圈上,所述泵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辋连接;所述泵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发电液体的腔体,所述泵芯的一端插入所述腔体内以形成密封腔,所述泵芯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轮圈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支撑轮圈的径向方向上以达到在安装轮胎时该端可抵接在轮胎的内表面上;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泵芯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腔的底壁上;所述支撑钢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轮圈连接,所述支撑钢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辋连接;每个所述泵体内的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管口,所述管口连接有一管道,所述管道逐一穿过所述泵体、所述轮辋、所述轮辐及所述轮毂,所述管道在所述轮毂内侧设有管道口;当汽车车轮转动使得所述泵芯压缩所述回位弹簧时,所述管道口可将所述密封腔内的液体输送至液力发电机的液体输入端;当汽车车轮继续转动使得所述泵芯在所述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位时,所述管道口可将液力发电机的液体输出端的液体吸回至所述密封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与所述轮辋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具体为:所述泵体与所述轮辋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球面状,所述轮辋上设有与所述球面状的端面匹配的球状凹孔,所述泵体的球面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轮辋的球状凹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力发电的汽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轮还包括轮胎,所述轮胎安装在所述轮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