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摄影装置。加热器(18)包括发热体(42),其包含呈面状展开的电热线;以及作为散热体的金属板(46),其包含高导热性材料,设置在发热体(42)的车辆玻璃侧,被来自发热体(42)的热量加热,向车辆玻璃侧放射热量。通过作为散热体的金属板(46)放射的热量对车辆玻璃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摄影装置
本公开涉及搭载于车辆的、透过车辆玻璃拍摄车辆前方等的图像的车辆用摄影装置。
技术介绍
拍摄车辆前方图像等的摄影装置被搭载于车辆的情况正在增加。摄影装置拍摄到的图像被用于行驶向导、行驶状况记录、防止碰撞、自动行驶等用途。这些摄影装置被安装在例如前挡风玻璃等车辆玻璃的车室侧。由于安置在车室内侧,因此不会受到风雨的影响。但是车辆玻璃会因为结露而起雾,这有可能会影响到摄影装置的前方视线,导致摄影功能降低。专利文献1介绍了设置给车辆玻璃加热的加热器,通过给摄影装置前方的车辆玻璃加热来防止结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04518号公报在此,可以尽量对摄影装置前方的车辆玻璃进行均匀加热。由此可以较少地耗费能量,还可以缩短化解结露的时间,还可以实现加热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车辆用摄影装置包括:相机,其安装在车辆玻璃的车室内侧,对车外进行拍摄;以及加热器,其与位于所述相机镜头前方的所述车辆玻璃隔开间隔相对设置,对所述车辆玻璃放热,所述加热器包括:发热体,其包含呈面状展开的电热线;以及散热体,其包含高导热性材料,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所述车辆玻璃侧,被所述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加热,向所述车辆玻璃侧放热,通过所述散热体放射的热量对所述车辆玻璃进行加热。另外,所述散热体可以由金属构成。另外,所述加热器可以包含基板,所述发热体可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面上,所述散热体可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二面上。根据本公开,可以给车辆玻璃均匀加热,从而可以提高给车辆玻璃除雾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相机的立体图。图3是加热器的截面图。图4是加热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实施例的加热器的热像图。图5B是比较例的加热器的热像图。图6A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截面结构的图。图6B是表示图6A的加热器的A视角(AVIEW)的结构的图。图6C是表示图6A的加热器的B视角(BVIEW)的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结构的图。图9A是表示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截面结构的图。图9B是表示图9A加热器的B视角的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公开不限于下面所记述的实施方式。“整体结构”图1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摄影装置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车辆玻璃10例如是车辆的前挡风玻璃。车辆玻璃10的车室侧的表面上安装支架12。将支架12安装于前挡风玻璃时,可以安装在不妨碍驾驶员视线的位置,例如前挡风玻璃的上端附近。支架12具有能够粘贴到车辆玻璃10上的玻璃侧部分和为保持相机而从玻璃侧部分的两侧向车室侧延伸的一对侧部。支架12的玻璃侧部分在与相机视野相应的部分具有开口。在支架12上安装固定件22以保持相机20,同时遮盖相机20的车室一端。也就是说,相机20被支架12和固定件22保持。另外,相机20的拍摄用镜头前方的侧面部分(与车辆玻璃10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呈面状展开的加热器18和罩住加热器18的罩子16,以及设置在罩子16表面的毡子14。“相机20的结构”图2表示相机20的结构。图1是从车室侧观察相机20,图2是从车辆玻璃10侧观察相机20。相机2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壳30。相机镜头32从外壳30表面侧露出。安装上相机20时该相机镜头32面向车辆的前方,相机20隔着车辆玻璃10拍摄车辆前方。外壳30的前下方设有呈向前方延伸的梯形柱状凹陷的凹部36。所以相机20的外壳30的上表面34形成前下方开口的大致U字形状,该上表面34固定在密封垫上。并且凹部36的底面设置加热器18,加热器18上设置罩子16和毡子14。也就是说,加热器18与车辆玻璃10隔开间隔进行设置。如图1所示,罩子16的截面呈U字状,底部与加热器18相对应呈梯形状,一对侧壁与凹部36的侧壁相对应。毡子14粘贴在罩子16底部的上表面(车辆玻璃10侧)。毡子14将从车外射入的光漫反射和吸收,以防止散射光射入相机镜头32。“加热器18的结构”图3表示加热器18的截面图,图4表示加热器18的分解立体图。由此,加热器18具有层叠多种材料的构造。作为基板的薄膜40例如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环氧树脂等耐热性的塑料制成。在该薄膜40上设置发热体42。发热体42是电热线(例如镍铬合金线)的布线图案,通过通电流发热。在此例中使镍铬合金线蜿蜒曲折形成图案,图案的整体形状形成为梯形状。发热体42上设置作为保护基板的薄膜44。由此,通过薄膜40和薄膜44将发热体42夹在中间。另外,薄膜44可以和薄膜40是同样的材质。发热体42可以通过印刷或蚀刻等方法在薄膜40上形成。另外,薄膜44可以防止发热体42的氧化/污垢附着/划伤等。然后在薄膜44上设置金属板46作为导热性好的散热体。该金属可以使用任何金属,不过铜、铝等比较合适。然后在金属板46上间隔着双面胶带48设置罩子16。由此,金属板46与罩子16粘结在一起。另外,也可以用环氧树脂等材料的层替代金属板46,只要该材料导热性好。并且,金属板46既可以覆盖发热体42整体,也可以覆盖发热体42的一部分。这样,罩子16的反面(车室侧)间隔着金属板46粘贴有加热器18。并且相机20的前方视野范围大致与罩子16的面积一致。因此,通过从金属板46辐射的热量,车辆玻璃10上的雾被除去。在此,为了让发热体42具有所设定的电阻值,需要细长曲折地布线,于是就出现了疏密不同的地方。于是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匀,对罩子16表面的温度分布也带来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把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发热体42直接粘贴在罩子16上,而是在罩子16和发热体42之间设置了金属板46。所以不是直接放射发热体42的热量,而是用于加热金属板46。因此罩子16不是从具有疏密不匀的图案的发热体42得到热量,而是从热量分布/放射强度已均匀了的金属板46得到热量。金属板46由于导热性好,能整体达到温度均匀。也就是说,金属板46是完整的一块板,没有各不相同的面区域和长度区域,又因为导热性好,可以起到让单位面积的热量分布/放射强度达到均衡的作用,所以金属板46可以均匀发热。这样来自金属板46的辐射热量被放射到车辆玻璃10上。因此,通过来自金属板46的均匀的辐射热量可以给车辆玻璃10加热。换言之,疏密不均图案构成的发热体42只是起到给金属板46加热的辅助作用,因此即使发热体42的图案疏密不均,车辆玻璃10的相机20的视野区域也可以实现有均匀的辐射热照射。“温度分布”图5A、图5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8(图5A)和去掉金属板46的比较例(图5B)中的温度分布的测量示例(热像图)。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板46的整体范围都是均匀的温度。而在比较例中,中心部和周边部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别。“变形例”图6A、图6B、图6C是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的加热器18,是减少了部件数量的变形例结构图。图6A表示加热器的截面结构,图6B表示图6A的加热器的A视角(俯视)、图6C表示图6A的加热器的B视角(仰视)。在此例中,在加热器18的基板、即薄膜40的第一面上形成金属板46,在第二面上形成发热体42。这些是先通过溅射或蒸镀等形成导电性膜以后,再通过双面蚀刻形成。也就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摄影装置,包括:相机,其安装在车辆玻璃的车室内侧,对车外进行拍摄;以及加热器,其与位于所述相机的镜头前方的所述车辆玻璃隔开间隔相对设置,向所述车辆玻璃放射热量,所述加热器包括:发热体,其包含呈面状展开的电热线;以及散热体,其包含高导热性材料,设置在所述发热体的车辆玻璃侧,被来自所述发热体的热量加热,向车辆玻璃侧放射热量,其中,通过所述散热体放射的热量对所述车辆玻璃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2 JP 2017-2380371.一种车辆用摄影装置,包括:相机,其安装在车辆玻璃的车室内侧,对车外进行拍摄;以及加热器,其与位于所述相机的镜头前方的所述车辆玻璃隔开间隔相对设置,向所述车辆玻璃放射热量,所述加热器包括:发热体,其包含呈面状展开的电热线;以及散热体,其包含高导热性材料,设置在所述发热体的车辆玻璃侧,被来自所述发热体的热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路健一,岛田齐嗣,芝田和也,寺泽政孝,梶真志,
申请(专利权)人: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