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71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包括压装底板、升降气缸、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加紧装置、第二加紧装置及压装夹具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升降气缸带动两个升降装置上下移动,实现垂直方向的浮动;利用两个加紧装置将固定在夹具固定结构上的滤网壳产品进行加紧,使滤网壳在压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浮动,从而解决水平方向上的偏差;另外,还利用升降气缸将压装夹具结构顶死,防止因产品自重二导致夹具发生倾斜,实现准确的压装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装浮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压装滤网壳的压装浮动装置,应用于汽车行业零件装配行业,属于自动化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行业零件应用行业,由于机油泵中的滤网壳存在一定差异,而传统的压装方式会导致滤网壳压装不到位,甚至存在切边问题,这样不仅影响机油泵装配的速度,还大大降低的压装后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压装浮动装置,该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滤网壳在装配时压装不到位及无法准确切边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压装速度,也增大了零件的使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包括压装底板、升降气缸、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加紧装置、第二加紧装置及压装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夹具结构设置于压装底板的上方;所述压装底板上设有两个固定板,分别为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压装夹具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压装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紧装置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加紧装置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加紧装置与第二加紧装置对角设置;压装底板上还设有两个滑块固定板,分别为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二滑块固定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二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二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第二升降装置对称设置;所述压装底板的下方还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下端通过该连接板与第二升降装置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压装底板、压装夹具结构,且位于压装底板、压装夹具结构的中心位置。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块固定板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螺栓固定在压装底板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滑块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的上端连接夹具固定结构、下端连接位于压装底板下方的连接板。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块固定板为”T”型固定板,其腰部设有一个三角形的加强筋,为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螺栓固定在第一滑块固定板上。进一步改进,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滑块固定板、第二滑块、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滑块固定板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螺栓固定在压装底板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二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二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滑块的内侧,且与第二滑块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导轨的上端连接夹具固定结构、下端连接位于压装底板下方的连接板。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块固定板为”T”型固定板,其腰部设有一个三角形的加强筋,为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螺栓固定在第二滑块固定板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紧装置包括第一加紧气缸、第一加紧固定组件、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螺栓固定在压装底板上;所述第一加紧气缸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上,且与第一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加紧固定组件设置于第一加紧气缸的上端部,且与第一加紧气缸相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紧固定组件由第一加紧固定板、第一加紧连接件、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一加紧固定板连接第一加紧气缸;所述第一加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加紧气缸的气缸轴,另一端连接第一夹紧块。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紧装置包括所述第二加紧装置包括第二加紧气缸、第二加紧固定组件、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螺栓固定在压装底板上;所述第二加紧气缸设置于第二固定板上,且与第二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加紧固定组件设置于第二加紧气缸的上端部,且与第二加紧气缸相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紧固定组件由第二加紧固定板、第二加紧连接件、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加紧固定板连接第二加紧气缸;所述第二加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加紧气缸的气缸轴,另一端连接第二夹紧块。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装夹具结构包括夹具固定板、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销、第一仿形固定块及第二仿形固定块;所述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销、第一仿形固定块及第二仿形固定块均设置于夹具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销分别设置于夹具固定板的一个角面上,且与夹具固定板卡合连接;所述第一仿形固定块及第二仿形固定块设置于夹具固定板的一端,且螺栓固定在夹具固定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升降气缸带动两个升降装置上下移动,实现垂直方向的浮动;利用两个加紧装置将固定在夹具固定结构上的滤网壳产品进行加紧,使滤网壳在压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浮动,从而解决水平方向上的偏差;另外,本装置还利用升降气缸将压装夹具结构顶死,防止因产品自重二导致夹具发生倾斜,实现准确的压装定位;本技术采用垂直方向浮动形式,再通过升降气缸作用防止放产品时因为自动而导致夹具倾斜,同时导轨又能起到浮动效果,降低压装的不合格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生产效率也有明显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升降装置;1-1、第一滑块固定板;1-2、第一导轨;1-3、第一滑块;1-4、第二螺栓孔;1-5、第一加强筋;1-6、第一螺栓孔。2、第一加紧装置;2-1、第一固定板;2-2、第一加紧气缸;2-3、第一加紧固定板;2-4、气缸轴;2-5、第十四螺栓孔;2-6、第一加紧连接块;2-7、第一连接杆;2-8、第一卡扣;2-9第一连接轴;2-10、第三卡扣;2-11、第一连接件;2-12、第二连接轴;2-13、第五卡扣;2-14、第一加紧连接件;2-15、第十五螺栓孔;2-16、第一夹紧块。3、升降气缸。4、压装夹具结构;4-1、夹具固定板;4-2、第五螺栓孔;4-3、第十一螺栓孔;4-4、第二十螺栓孔;4-5、第一仿形固定块;4-6、第三圆形卡槽;4-7、第一定位销;4-8、第四圆形卡槽;4-9、第三定位销;4-10、限位销;4-11、第二定位销;4-12、第二仿形固定块;4-13、第二十一螺栓孔。5、支撑柱;5-1、方型槽;5-2、固定圆盘;5-3、卡柱。6、连接板;6-1、第六螺栓孔;6-2、“U”型凹槽;6-5、第十二螺栓孔。7、压装底板;7-1、第三十螺栓孔;7-2、限位槽。8、第二升降装置;8-1、第二滑块固定板;8-2、第二加强筋;8-3、第二滑块;8-4、第二卡槽;8-5、第二台阶;8-6、第二导轨。9、第二加紧装置;9-1、第二固定板;9-2、第二加紧连接块;9-3第二加紧固定板;9-4、第二加紧气缸;9-5、第三连接轴;9-6、第三连接件;9-7、第十七螺栓孔;9-8、第二连接杆;9-10、第二加紧连接件;9-11、第二夹紧块;9-12、第一圆形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包括压装底板7、升降气缸3、第一升降装置1、第二升降装置8、第一加紧装置2、第二加紧装置9及压装夹具结构4;所述压装夹具结构4设置于压装底板7的上方。所述压装底板7上设有两个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包括压装底板、升降气缸、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加紧装置、第二加紧装置及压装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夹具结构设置于压装底板的上方;所述压装底板上设有两个固定板,分别为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压装夹具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压装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紧装置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加紧装置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加紧装置与第二加紧装置对角设置;压装底板上还设有两个滑块固定板,分别为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二滑块固定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二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二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第二升降装置对称设置;所述压装底板的下方还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下端通过该连接板与第二升降装置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压装底板、压装夹具结构,且位于压装底板、压装夹具结构的中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包括压装底板、升降气缸、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加紧装置、第二加紧装置及压装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夹具结构设置于压装底板的上方;所述压装底板上设有两个固定板,分别为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压装夹具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压装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紧装置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加紧装置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加紧装置与第二加紧装置对角设置;压装底板上还设有两个滑块固定板,分别为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二滑块固定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二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二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第二升降装置对称设置;所述压装底板的下方还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下端通过该连接板与第二升降装置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压装底板、压装夹具结构,且位于压装底板、压装夹具结构的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块固定板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螺栓固定在压装底板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滑块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的上端连接夹具固定结构、下端连接位于压装底板下方的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板为”T”型固定板,其腰部设有一个三角形的加强筋,为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螺栓固定在第一滑块固定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装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滑块固定板、第二滑块、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滑块固定板设置于压装底板上,且螺栓固定在压装底板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二滑块固定板的内侧,且与第二滑块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滑块的内侧,且与第二滑块卡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冉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