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学福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30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的横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把手,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设有腰部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折叠可收缩,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部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横杆上铰接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较好的解决了传统骨科助行器存在的功能单一和助行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腰部支撑装置搭配安全带有效的保证了腰部的舒适和缓解行走过程中的疲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可以在行走疲劳时作为椅子休息且可做轮椅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做完下肢骨科手术后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床上疗养后,还需要通过运动来锻炼下肢的肌肉和骨骼,加速术后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而传统的骨科助行器存在功能单一、助行效果差,在行走时容易产生疲劳,甚至造成再次损伤,在行走时需要医护人员搀扶下行走,这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解决了骨科助行器功能单一、助行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的横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把手,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设有腰部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折叠可收缩,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部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横杆上铰接支撑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腰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的腰部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腰部支撑板为弧形,所述腰部支撑板上设有安全带。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把手处设有挂钩。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设有支撑架。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架至少为三根,所述支撑架可折叠。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收缩的结构相同,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分成圆筒、与所述圆筒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的第一圆杆。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圆杆上设有至少3个螺纹槽,所述圆筒侧面设有第一螺纹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可折叠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圆杆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圆杆。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圆杆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圆杆顶部和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的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较好的解决了传统骨科助行器存在的功能单一和助行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腰部支撑装置搭配安全带有效的保证了腰部的舒适和缓解行走过程中的疲劳;本技术的设计可以在行走疲劳时作为椅子休息且可做轮椅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助行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折叠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支撑杆可收缩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支撑杆可收缩可折叠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横杆、4.腰部支撑装置、5.第一卡扣、6.第二卡扣、7.把手、8.滚轮、9.第三支撑杆、10.腰部支撑板、11.安全带、12.挂钩、13.支撑架、14.支撑板、15.圆筒、16.第一螺栓、17.第一圆杆、18.螺纹槽、19.第一螺纹孔、21.第二圆杆、22.第二螺纹孔、23.第三螺纹孔、24.第四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助行时的示意图,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中部的横杆3,所述第二支撑杆2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可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把手7,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部设有腰部支撑装置4,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部设有第一卡扣5,所述第二支撑杆2可折叠可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底部设有滚轮8,所述第二支撑杆2上部设有第二卡扣6,所述横杆3上铰接支撑板14;所述腰部支撑装置4包括第三支撑杆9、与所述第三支撑杆9固定连接的腰部支撑板10,所述第三支撑杆9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连接;所述腰部支撑板10为弧形,所述腰部支撑板10上设有安全带11;所述把手7处设有挂钩12;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底部设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至少为三根,所述支撑架13可折叠;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可收缩的结构相同,将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分成圆筒15、与所述圆筒15通过第一螺栓16连接的第一圆杆17;所述第一圆杆17上设有至少3个螺纹槽18,所述圆筒15侧面设有第一螺纹孔19;所述第二支撑杆2的可折叠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圆杆17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圆杆21;所述第二圆杆21设有第二螺纹孔22,所述圆杆17顶部和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22对应的第三螺纹孔23和第四螺纹孔24。当助行时,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调节成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再将第一支撑杆1通过第二卡扣6与第二支撑杆2固定,将支撑板14向上翻转至第一支撑杆1上端,通过第一卡扣5将支撑板14与第一支撑杆1固定;再通过伤患者的身高调节第二支撑杆2的高度,使得腰部支撑装置4处在伤患者的腰部位置,通过伤患者的体型调节安全带11的长度,使得该腰部支撑装置4适用于伤患者;根据需要可将支撑架13收起或者放下。实施例二:图2和图4示出了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折叠时的示意图,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中部的横杆3,所述第二支撑杆2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可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把手7,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部设有腰部支撑装置4,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部设有第一卡扣5,所述第二支撑杆2可折叠可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底部设有滚轮8,所述第二支撑杆2上部设有第二卡扣6,所述横杆3上铰接支撑板14;所述腰部支撑装置4包括第三支撑杆9、与所述第三支撑杆9固定连接的腰部支撑板10,所述第三支撑杆9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连接;所述腰部支撑板10为弧形,所述腰部支撑板10上设有安全带11;所述把手7处设有挂钩12;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底部设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至少为三根,所述支撑架13可折叠;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可收缩的结构相同,将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分成圆筒15、与所述圆筒15通过第一螺栓16连接的第一圆杆17;所述第一圆杆17上设有至少3个螺纹槽18,所述圆筒15侧面设有第一螺纹孔19;所述第二支撑杆2的可折叠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圆杆17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圆杆21;所述第二圆杆21设有第二螺纹孔22,所述圆杆17顶部和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22对应的第三螺纹孔23和第四螺纹孔24。当作为休息工具时,松开安全带11,将第二支撑杆2调节至与第一支撑杆1成90度,通过螺栓插入第二螺纹孔22与第三螺纹孔23之间固定第二圆杆21与第一圆杆17,使得第二支撑杆2呈直角,通过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收缩结构的调节使其末端在同一平面上,将支撑板14翻转,通过第二卡扣将支撑板14与第二支撑杆2固定,放下支撑架13,利于休息,如果伤患者不想走,可以收起支撑架13,从而滚轮8起作用,可作为轮椅使用。实施例三:图3-图4示出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收缩折叠示意图,第一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的收缩结构相同,当需要收缩时,将第一圆杆17收入到圆筒15内的适当位置,通过第一螺栓16插入螺纹槽18固定第一圆杆17与圆筒15,作为助行器使用时,通过螺栓插入第二螺纹孔22与第四螺纹孔24之间固定第二圆杆21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中部的横杆(3),所述第二支撑杆(2)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可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把手(7),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部设有腰部支撑装置(4),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部设有第一卡扣(5),所述第二支撑杆(2)可折叠可收缩,所述第二支撑杆(2)上部设有第二卡扣(6),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底部设有滚轮(8),所述横杆(3)上铰接支撑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中部的横杆(3),所述第二支撑杆(2)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可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把手(7),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部设有腰部支撑装置(4),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部设有第一卡扣(5),所述第二支撑杆(2)可折叠可收缩,所述第二支撑杆(2)上部设有第二卡扣(6),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底部设有滚轮(8),所述横杆(3)上铰接支撑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支撑装置(4)包括第三支撑杆(9)、与所述第三支撑杆(9)固定连接的腰部支撑板(10),所述第三支撑杆(9)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支撑板(10)为弧形,所述腰部支撑板(10)上设有安全带(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7)处设有挂钩(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福
申请(专利权)人:李学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