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聚伍专利>正文

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226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包括解剖杆和一组模型定位杆以及定位套,多个Y型径向固定钉,各Y型径向固定钉垂向固定在骨折位置两侧骨质层上,每个Y型径向固定钉的上端设置有Y型叉头,中部设置为光杆段,下端设置为螺杆段;在Y型叉头中心安装有锁紧销,锁紧销的底部支撑在解剖杆的上侧;定位套包括横管和与横管末端垂直连接的竖向导向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尽可能减少因手术对患者造成而成创伤性,能够减轻患者康复期外支架的体积和重量,提高患者康复期行动灵活性,减轻外支架对对骨折部位的压迫性,利于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
:本技术属于骨折定位架
,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外架固定是常用的骨折固定方式,现有外架固定多采用向骨折两侧垂向打入固定钉,然后通过多个万向节及连杆相互连接组成固定架,由于万向节需要有横向转动并锁死和竖向转动并锁死的调节关系,万向轮体积较大,整个外框架体积比较大,骨折病人安装使用后携带不便,骨折部位无法穿换衣服,影响涉外活动,亟待研制一种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和容易被患者接受的骨折固定外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骨折固定方式存在各种弊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化但实用性更好的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以达到微创和简化结构的目的,利于病人康复期灵活行动,以及降低医疗成本。技术方案:一种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包括解剖杆和一组n-1个模型定位杆以及定位套,和n个Y型径向固定钉,n≥4整数,各Y型径向固定钉垂向固定在骨折位置两侧骨质层上,每个Y型径向固定钉的上端设置有Y型叉头,中部设置为光杆段,下端设置为螺杆段;在Y型叉头中心安装有锁紧销,其中Y型叉头的内壁设置内螺纹,锁紧销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在一起;锁紧销下部与Y型叉头围成安装空间,解剖杆套装在该安装空间内,锁紧销的底部支撑在解剖杆的上侧;所述解剖杆是与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所述模型定位杆是各Y型径向固定钉之间区域的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所述定位套包括横管和与横管末端垂直连接的竖向导向管。所述定位套的横管的内壁为圆柱孔,或者为内棱孔,横管与各模型定位杆端部匹配安装。所述定位套的横管的内壁为圆柱孔,并在圆柱孔内套装有内套管,横管与内套管之间连接有锁紧螺丝;该内套管的内壁设置有沿轴向平行的防转挡台。为了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强度,可以在解剖杆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层,例如采用防护纹结构,或者粘贴防滑层。所述Y型叉头的安装空间底部为弧形底面,解剖杆侧面与该弧形底面匹配贴合,保持两者面接触,面接触能够确保解剖杆的稳定性,既不旋转也不摆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尽可能减少因手术对患者造成而成创伤性,能够减轻患者康复期外支架的体积和重量,提高患者康复期行动灵活性,减轻外支架对对骨折部位的压迫性,利于恢复。2.本技术定位操作简单,只需要通过简单培训学习即可完成手术操作,简化手术工作量,降低手术成本。3.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降低医疗成本。较少的结构部件为消毒和维护处理提供方便。不仅容易安装,而且拆除也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图3是Y型径向固定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一固定钉安装示意图。图7是第四固定钉安装示意图。图8是第三固定钉安装示意图。图9是第二固定钉安装示意图。图10是各固定钉与解剖杆安装状态示意图。图11是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2是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3是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中标号:1为解剖杆,2为Y型径向固定钉,21为Y型叉头,22为锁紧销,23为螺纹,24为安装空间,25为弧形底面,26为光杆段,27为螺杆段,2A为第一固定钉,2B为第二固定钉,2C为第三固定钉,2D为第四固定钉,31为模型定位杆一,32为模型定位杆二,33为模型定位杆三,4为定位套,41为横管,42为导向管,43为内棱孔,44为内套管,45为防转挡台,46为锁紧螺丝,47为圆柱孔,5为肌肉层,6为骨质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包括解剖杆1和多个Y型径向固定钉2。其中,各Y型径向固定钉2垂向固定在骨折位置两侧骨质层6上,解剖杆1是与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解剖杆1固定在各Y型径向固定钉2的末端,构成一个固定整体。由于解剖杆1与骨折部位的曲向一致,能够保持解剖杆1与骨折部位近似平行状态,从而可以利用解剖杆1来连接和增强骨折两侧部位,保证骨折部位稳定对接。如图3所示,每个Y型径向固定钉2的上端设置有Y型叉头21,中部设置为光杆段26,下端设置为螺杆段27。螺杆段27表面有自攻丝,将Y型径向固定钉2的螺杆段27旋入骨质层6内,是光杆段26位于肌肉层5内。可见,本技术的外置固定架在安装时,基本不需要剥离皮肉层,或者根据骨折情况的手术需要而切开局部肌肉以便于手术操作。Y型径向固定钉2可沿肌肉层5外通过旋转向内进入骨质层6进行固定,对骨折病人创伤非常小,从而利于病人快速康复。如图4和图5所示,在Y型叉头21中心安装有锁紧销22,其中Y型叉头21的内壁设置内螺纹23,锁紧销22外壁设置有外螺纹23,内螺纹23与外螺纹23连接在一起。锁紧销22下部与Y型叉头21围成安装空间24,解剖杆1套装在该安装空间24内的底部,锁紧销22的底部支撑在解剖杆1的上侧。由于Y型叉头21的安装空间24底部为弧形底面25,解剖杆1侧面与该弧形底面25匹配贴合,即两者为面接触,所以当锁紧销22对解剖杆1进行压紧后,可确保解剖杆1与对应的Y型叉头21完全贴合固定为一体,既不会摆动,也不会转动。解剖杆1是最终用于固定连接各Y型径向固定钉2的固定部件,如图2所示。但在安装个Y型径向固定钉2时,需要确定各Y型径向固定钉2的位置。如图6所示,第一个固定钉的钻入位置相对自由,由医生根据经验在靠近骨折位置的一侧骨质层6上进行钻入操作即可。当第一个固定钉安装之后,其余固定钉的安装需要有位置范围的要求。需要采用多根模型定位杆和如图11所示的固定套进行配合定位和安装。不仅解剖杆1是与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而且各模型定位杆也是各Y型径向固定钉2之间区域的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第一固定钉1A安装之后,其余固定钉安装顺序不限,从图6至图10的安装顺序是,第一固定钉1A、第四固定钉2D、第三固定钉2C和第二固定钉2B(第一至第四固定钉2D都是Y型径向固定钉),所对应的模型定位杆顺序是,第一第四固定钉2D之间长度的模型定位杆一31,第一第三固定钉2C之间长度的模型定位杆二32和第一第二固定钉2B之间长度的模型定位杆三33。当然,还可以有其他固定钉安装顺序,例如第一固定钉1A、第二固定钉2B、第三固定钉2C和第四固定钉2D,此时对应的各模型定位杆的长度有所变化,分别为第一第二固定钉之间长度的模型定位杆四,第二第三固定钉之间长度的模型定位杆五和第三第四固定钉之间长度的模型定位杆六。或者其他顺序和其他长度的模型定位杆组合方案,不详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安装第四固定钉2D时,需要借助于模型定位杆一31。模型定位杆一31是保持与第一固定钉1A和第四固定钉2D之间区域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如图8所示,模型定位杆二32是保持与第一固定钉1A和第三固定钉2C之间区域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如图9所示,模型定位杆三33是保持与第一固定钉1A和第二固定钉2B之间区域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如图11所示的定位套4,包括横管41和与横管41末端垂直连接的竖向导向管42,而且该定位套4的横管41的内壁为内棱孔43,各模型定位杆末端为棱柱形,从而才能保持横管41与各模型定位杆端部匹配安装。先将模型定位杆一31安装在第一固定钉1A的安装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其特征是:包括解剖杆和一组n‑1个模型定位杆以及定位套,和n个Y型径向固定钉,n≥4整数,各Y型径向固定钉垂向固定在骨折位置两侧骨质层上,每个Y型径向固定钉的上端设置有Y型叉头,中部设置为光杆段,下端设置为螺杆段;在Y型叉头中心安装有锁紧销,其中Y型叉头的内壁设置内螺纹,锁紧销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在一起;锁紧销下部与Y型叉头围成安装空间,解剖杆套装在该安装空间内,锁紧销的底部支撑在解剖杆的上侧;所述解剖杆是与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所述模型定位杆是各Y型径向固定钉之间区域的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所述定位套包括横管和与横管末端垂直连接的竖向导向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外置固定架安装组件,其特征是:包括解剖杆和一组n-1个模型定位杆以及定位套,和n个Y型径向固定钉,n≥4整数,各Y型径向固定钉垂向固定在骨折位置两侧骨质层上,每个Y型径向固定钉的上端设置有Y型叉头,中部设置为光杆段,下端设置为螺杆段;在Y型叉头中心安装有锁紧销,其中Y型叉头的内壁设置内螺纹,锁紧销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在一起;锁紧销下部与Y型叉头围成安装空间,解剖杆套装在该安装空间内,锁紧销的底部支撑在解剖杆的上侧;所述解剖杆是与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所述模型定位杆是各Y型径向固定钉之间区域的骨折部位曲向一致的弧形杆,所述定位套包括横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聚伍
申请(专利权)人:陈聚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