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线控座椅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05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后仰锁定机构、升降机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底盘上具有两个转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两个转轴孔,一个尾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尾板与一个椅背连接,所述转轴孔为长孔。上述新型线控座椅底盘的后仰锁定机构结构稳定,不易变形,而且还能够根据人们的各类需求调节椅背的倾仰角度,使人们使用起来更舒适,此座椅底盘使用线控作为控制椅背倾仰角度锁定角度和底盘升降的控制开关,使控制操作更简单。

A New Type of Linear Seat Chassi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linear seat chassis,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The chassis has a back-up elastic adjusting mechanism, a back-up locking mechanism, a lifting mechanism,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chassis has two rotating shaft hole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wo rotating shaft holes. A tail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ssis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tail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ssis. Connected with a chair back, the rotating shaft hole is a long hole. The new type of back locking mechanism of the wire-controlled seat chassis has stable structure and is not easy to deform. It can also adjust the back tilt angle according to people's various needs, so that people can use it more comfortably. The seat chassis uses the wire-controlled as a control switch to control the back tilt angle locking angle and the chassis lifting, which makes the control operation sim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线控座椅底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线控座椅底盘,特别是一种涉及家具制造
的新型线控座椅底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办公椅底盘主要包括地板以及通过铆钉活动链接在底板上的底盘,底盘上有气压棒固定的锥孔用于安装气压棒,还有倾仰锁定控制机构,传统的后仰锁定机构是采用锁紧销的方式进行锁定,在底板和活动座上需要开设对应的安装孔,这种机构造成活动座和底板的强度不高,容易变形,且很多机构是单边锁紧固定,稳定性很差,这就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线控座椅底盘,使倾仰角度锁定时更加稳定,且锁定机构不易变形,使用户使用更方便。一种新型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后仰锁定机构、升降机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底盘上具有两个转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两个转轴孔,一个尾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尾板与一个椅背连接,所述转轴孔为长孔,使所述椅背能够通过所述转轴孔移动;所述后仰锁定装置包括滑块、推拉杆、锁块和挡位控制板,所述滑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推拉杆通过所述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推拉杆上具有限位凸起A、限位凸起B、复位弹簧A和复位弹簧B,所述复位弹簧A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起A和所述滑块的一个端面形成抵触,所述复位弹簧B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起B和所述滑块的另一个端面形成抵触,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锁块连接,所述锁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挡位控制板,所述锁块与所述挡位控制板形成抵触,所述挡位控制板上具有多个挡位孔,所述锁块通过与所述挡位控制板上不同的挡位孔抵触,使所述椅背具有多种倾斜角度的挡位,所述滑块还具有复位凹槽,所述复位凹槽处具有一个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凹槽的内表面和所述底盘形成抵触,用于将所述滑块复位,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具有挡位控制拉线,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当拉动所述拉线时,所述滑块转动压缩所述复位弹簧B,所述复位弹簧B推动所述限位凸起B使所述推拉杆移动,所述推拉杆推动所述锁块,使所述锁块离开所述挡位控制板,使所述椅背可以自由控制倾仰角度;当放松所述拉线时,所述复位扭簧将所述滑块复位而压缩所述复位弹簧A,所述复位弹簧A推动所述限位凸起A使所述推拉杆移动,所述推拉杆拉动所述锁块,使所述锁块与所述挡位控制板上的挡位孔啮合,使所述椅背固定在此倾仰角度上。所述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杆和蜗杆,所述蜗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蜗杆的一端具有齿轮,所述转动杆上一端具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具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具有轴,所述轴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套上,所述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形成抵触,所述轴上具有蜗轮、弹簧和垫片,所述蜗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上,所述垫片的一个端面与所述蜗轮的端面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片的另一个端面和所述固定套形成抵触,所述凸起穿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弹簧的内表面形成抵触,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可通过旋转所述转动杆带动所述蜗杆转动,通过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控制所述蜗轮沿所述轴的移动,控制所述弹簧的压缩程度以控制所述椅背的弹力大小。所述升降机构上包括所述转动套和所述气压棒,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转动套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转动套上具有压杆和拉杆,所述气压棒固定在所述压杆下方,所述气压棒与一个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升降控制拉线,所述升降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升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当拉紧所述拉线时,所述压杆下压所述气压棒,使所述气缸处于打开状态,能按用户所需调节座椅高度;当放松所述拉线时,所述气压棒回弹顶起所述压杆并关闭所述气缸,使座椅固定在用户所需的高度上。所述后仰锁定装置包括滑块、推拉杆、锁块和挡位控制板,所述滑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滑块上具有通孔C和通孔B,所述推拉杆通过所述通孔C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推拉杆上具有限位凸起A、限位凸起B、复位弹簧A和复位弹簧B,所述复位弹簧A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起A和所述滑块的一个端面形成抵触,所述复位弹簧B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起B和所述滑块的另一个端面形成抵触,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锁块连接,所述锁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挡位控制板,所述锁块与所述挡位控制板形成抵触,所述挡位控制板上具有多个挡位孔,所述锁块通过与所述挡位控制板上不同的挡位孔抵触,使所述椅背具有多种倾斜角度的挡位,所述滑块还具有复位凹槽,所述复位凹槽处具有一个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凹槽的内表面和所述底盘形成抵触,用于将所述滑块复位,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具有挡位控制拉线,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B连接,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当拉动所述拉线时,所述滑块转动压缩所述复位弹簧B,所述复位弹簧B推动所述限位凸起B使所述推拉杆移动,所述推拉杆推动所述锁块,使所述锁块离开所述挡位控制板,使所述椅背可以自由控制倾仰角度;当放松所述拉线时,所述复位扭簧将所述滑块复位而压缩所述复位弹簧A,所述复位弹簧A推动所述限位凸起A使所述推拉杆移动,所述推拉杆拉动所述锁块,使所述锁块与所述挡位控制板上的挡位孔啮合,使所述椅背固定在此倾仰角度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拉线和所述挡位控制拉线外均环绕一层拉线保护套,用于保护所述挡位控制拉线和所述挡位控制拉线。进一步地,所述锁块外还具有压板,所述压板将所述锁块压紧,防止所述锁块松动导致无法进行后仰锁定。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上还具有拉线固定块A,所述升降控制拉线穿过所述拉线固定块A,使所述拉线收纳于所述底盘的内表面,避免与其他零件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后仰锁定装置上还具有拉线固定块B,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穿过所述拉线固定块B,使所述拉线收纳于所述底盘的内表面,避免与其他零件接触。上述线控座椅底盘的有益效果如下:1、此座椅底盘的后仰锁定机构结构稳定,不易变形;2、能够根据人们的各类需求调节椅背的倾仰角度,使人们使用起来更舒适;3、此座椅底盘使用线控作为控制椅背倾仰角度锁定角度和底盘升降的控制开关,使控制操作更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线控座椅底盘的示意图;图2为新型线控座椅底盘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固定套的示意图;图5为转动套和轴的示意图;图6位滑块的示意图;图中:1、底盘,2、后仰弹力调节机构,3、后仰锁定机构,4、升降机构,5、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21、转动杆,22、蜗轮,23、蜗杆,24、弹簧,25、垫片,26、固定套,27、齿轮,28、轴,31、滑块,32、推拉杆,33、压板,34、锁块,35、挡位控制板,36、拉线固定块B,41、转动套,42、拉线固定块A,43、气压棒,261、凸起,311、通孔C,312、通孔B,313、复位凹槽,321、限位凸起A,322、限位凸起B,323、复位弹簧A,324、复位弹簧B,411、压杆,412、拉杆,413、通孔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后仰锁定机构、升降机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底盘上具有两个转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两个转轴孔,一个尾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底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仰锁定装置包括滑块、推拉杆、锁块和挡位控制板,所述滑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推拉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推拉杆上具有限位凸起A、限位凸起B、复位弹簧A和复位弹簧B,所述复位弹簧A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起A和所述滑块的一个端面形成抵触,所述复位弹簧B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起B和所述滑块的另一个端面形成抵触,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锁块连接,所述锁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挡位控制板,所述锁块与所述挡位控制板形成抵触,所述滑块还具有复位凹槽,所述复位凹槽处具有一个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凹槽的内表面和所述底盘形成抵触,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具有挡位控制拉线,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后仰锁定机构、升降机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底盘上具有两个转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两个转轴孔,一个尾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底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仰锁定装置包括滑块、推拉杆、锁块和挡位控制板,所述滑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推拉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推拉杆上具有限位凸起A、限位凸起B、复位弹簧A和复位弹簧B,所述复位弹簧A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起A和所述滑块的一个端面形成抵触,所述复位弹簧B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起B和所述滑块的另一个端面形成抵触,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锁块连接,所述锁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挡位控制板,所述锁块与所述挡位控制板形成抵触,所述滑块还具有复位凹槽,所述复位凹槽处具有一个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凹槽的内表面和所述底盘形成抵触,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具有挡位控制拉线,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控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杆和蜗杆,所述蜗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蜗杆的一端具有齿轮,所述转动杆上一端具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蜗杆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陈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