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079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包括:机架、导向杆、铆压组件以及固定底座;导向杆固设于机架的高度方向上;铆压组件包括安装板、铆压头以及动力气缸,固定底座中心区域设有固定凹槽,微型电机壳体的底部插于固定凹槽中,固定底座两侧开设有穿插有固定组件的通孔,固定底座上还设有驱使固定组件向固定凹槽中心运动的驱动气缸,两组固定组件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将微型电机壳体夹紧。固定凹槽两侧端与底座连接处开设有一通孔,通孔穿设有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远离固定凹槽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气缸,固定组件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将电机壳体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精准压合、适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Riveting device of micro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iveting device for a micro-moto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guide rod, a riveting component and a fixed base; a guide rod is fixed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frame; a rive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mounting plate, a riveting head and a power cylinder; a fixed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fixed base;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of the micro-motor is inserted in the fixed groove; and two sides of the fixed base are provided with a fixed groove. A through hole with a fixed component is inserted, and a driving cylinder driving the fixed component to move towards the center of the fixed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base. The micro motor shell is clamped by two sets of fixed components driven by the driving cylinder.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fixed groove and the base, through which a fixed component is perforated, and a driving cylinder is connected at the end of the two fixed components far from the fixed groove. The fixed component clamps the motor housing under the drive of the driving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ccurate pressing, high applicability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一般包括定子、转子、机壳和两端盖等部件,定子和转子固定在机壳内,端盖分别设在机壳两端。壳体和端盖采用的固定一般是采用铆接或者压合的方式。现有的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一般包括壳体定位座、铆压头,定位座开设有放置电机壳体的凹槽,电机先在定位底座上,然后放上端盖,夹紧气缸会带动铆压头向下运动,使端盖与电机壳体压紧。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传统的装配方法中,壳体与凹槽存在缝隙不能完全贴合,导致压合过程中壳体容易移位,且电机的种类繁多,尺寸大小各不相同,每换一种尺寸的电机即需要更换一台压合装置,影响装配质量效果,浪费成本,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具有精准压合、适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一种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包括:机架、导向杆、铆压组件以及固定底座;所述导向杆固设于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上且设有两根;所述铆压组件包括安装板、铆压头以及动力气缸,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气缸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机架的顶部之间且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下压,所述铆压头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底座中心区域设有固定凹槽,微型电机壳体的底部插于所述固定凹槽中,所述固定底座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插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底座上还设有驱使所述固定组件向所述固定凹槽中心运动的驱动气缸,两组所述固定组件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将所述微型电机壳体夹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凹槽内穿设固定板,把壳体放置在凹槽内,驱动气缸驱动两块固定相向移动,互相配合将壳体夹紧,使铆压头向下铆压的时候,壳体不因与铆压头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偏移,具有精准压合、适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轴,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轴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板由固定凹槽上方放进固定凹槽内,将固定轴由通孔穿进,将固定板与固定轴通过螺丝连接,方便固定组件安装于固定凹槽内,更换固定板即可实现一个固定底座即可固定尺寸不同的微型电机。进一步,所述固定凹槽包括上凹部分、中凹部分和下凹部分,所述中凹部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凹部分和所述下凹部分连接,且所述中凹部分宽度大于所述上凹部分和所述下凹部分的宽度,所述通孔设于所述上凹部分和所述中凹部分的连接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组件穿设与中凹部分,中凹部大于上凹部分和下凹部分,提供空腔用于固定组件移动。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呈“月牙”形状,所述固定轴呈长条形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与电机壳体相适配,使电机壳体紧密地固定,且固定板不会从插孔中脱落。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内凹侧壁设置有抵接于所述微型电机壳体的橡胶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夹紧电机壳体的时候用力过损坏电机壳体。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和所述机架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动力气缸驱动安装板带动铆压头向下压时,安装板与机架的底面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铆压头与电机壳体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铆压头下压时用力过猛将壳体损坏。进一步,所述铆压头为圆筒状,所述铆压头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内侧壁设置有铆压倒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压倒角同时对位于壳体周向的多个自铆扣进行铆合。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铆压头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铆压头和固定底座,即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机进行铆压,无需安装多个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固定凹槽内穿设固定组件,把壳体放置在凹槽内,将两块固定组件相向移动,互相配合将壳体夹紧,使铆压头向下铆压的时候,壳体不因与铆压头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偏移,具有精准压合、适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其二,固定组件的固定板可拆卸更换,固定底座可拆卸安装于底板,铆压头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板,更换固定板即可实现一个固定底座即可固定尺寸相差较小的微型电机,更换铆压头和固定底座,即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机进行铆压。无需安装多个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底座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导向杆;3、铆压组件;31、安装板;32、铆压头;33、复位弹簧;34、动力气缸;4、固定底座;41、固定凹槽;411、上凹部分;412、中凹部分;413、下凹部分;42、固定组件;421、固定板;422、固定轴;423、橡胶垫;424、螺丝;43、通孔;5、驱动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所示,一种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包括:机架1、导向杆2、铆压组件3以及固定底座4。两根导向杆2固设于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铆压组件3包括安装板31和铆压以及动力气缸34,安装板31与导向杆2滑动连接,安装板31的下表面与机架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3,且复位弹簧33套设于导向杆2,复位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与安装板31的下端,安装板31的上表面与机架1的顶部之间设有有用于驱动安装板31下压的动力气缸34,动力气缸34驱动安装板31带动铆压头32向下压时,安装板31与机架1的底面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铆压头32与电机壳体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铆压头32下压时用力过猛将壳体损坏。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安装板3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驱动铆压组件3的动力气缸34,安装板31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可拆卸安装有设有圆筒状铆压头32,铆压头32远离安装板31的一端内侧壁设置有铆压倒角,铆压倒角同时对位于壳体周向的多个自铆扣进行铆合。呈倒“T”形状的固定底座4可拆卸安装于机架1内,更换铆压头32和固定底座4,即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机进行铆压。无需安装多个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3。结合图2所示,固定底座4开设有固定凹槽41,固定凹槽41包括上凹部分411、中凹部分412和下凹部分413,中凹部分412两端分别与上凹部分411和下凹部分413连接,且中凹部分412宽度大于上凹部分411和下凹部分413,中凹部分412两侧端与底座连接处开始有一通孔43,通孔43穿设有固定组件42,固定组件42远离中凹部分41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气缸5,固定凹槽41内设置固定组件42,把壳体放置在凹槽内,驱动气缸5驱动两块固定组件42相向移动,互相配合将壳体夹紧,使铆压头32向下铆压的时候,壳体不因与铆压头32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偏移,具有精准压合、适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结合图3所示,固定组件42包括固定板421和固定轴422,固定板421和固定轴422通过螺丝424可拆卸连接,固定板421配套设有内凹半圆直径不一样的多个规格与所述固定轴422适配,固定板421呈“月牙”形状,固定轴422呈长条形状,且所述固定板421靠近所述中凹部分412的一端外侧呈内凹半圆布置,且内凹半圆直径长度与电机壳体的直径一致。固定板421内凹半圆外侧壁设置有橡胶垫423,避免夹紧电机壳体的时候用力过损坏电机壳体,两块固定组件42向中凹部分412滑动后互相配合将壳体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导向杆(2)、铆压组件(3)以及固定底座(4);所述导向杆(2)固设于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且设有两根;所述铆压组件(3)包括安装板(31)、铆压头(32)以及动力气缸(34),所述安装板(31)与所述导向杆(2)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气缸(34)设于所述安装板(31)的上表面和所述机架(1)的顶部之间且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31)下压,所述铆压头(32)安装于所述安装板(31)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底座(4)中心区域设有固定凹槽( 41),微型电机壳体的底部插于所述固定凹槽( 41)中,所述固定底座(4)两侧开设有通孔(43),所述通孔(43)内穿插有固定组件(42),所述固定底座(4)上还设有驱使所述固定组件(42)向所述固定凹槽( 41)中心运动的驱动气缸(5),两组所述固定组件(42)在驱动气缸(5)的驱动下将所述微型电机壳体夹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导向杆(2)、铆压组件(3)以及固定底座(4);所述导向杆(2)固设于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且设有两根;所述铆压组件(3)包括安装板(31)、铆压头(32)以及动力气缸(34),所述安装板(31)与所述导向杆(2)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气缸(34)设于所述安装板(31)的上表面和所述机架(1)的顶部之间且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31)下压,所述铆压头(32)安装于所述安装板(31)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底座(4)中心区域设有固定凹槽(41),微型电机壳体的底部插于所述固定凹槽(41)中,所述固定底座(4)两侧开设有通孔(43),所述通孔(43)内穿插有固定组件(42),所述固定底座(4)上还设有驱使所述固定组件(42)向所述固定凹槽(41)中心运动的驱动气缸(5),两组所述固定组件(42)在驱动气缸(5)的驱动下将所述微型电机壳体夹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2)包括固定板(421)和固定轴(422),所述固定板(421)和所述固定轴(422)通过螺丝(424)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姜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盟浩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