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及石墨舟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72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及石墨舟组件,属于石墨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包括电极管和电极杆,电极管为中空结构且能够插入至石墨舟的电极口中,电极管包括可沿径向撑开或收缩的弹性部;电极杆可活动地穿设于电极管中,电极杆插入至弹性部中时能够撑开弹性部以使弹性部与电极口接触导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组件,可以通过将电极杆插入至弹性部中挤压撑开弹性部,来保证弹性部与电极口充分接触,不会因为电极口磨损严重而导致接触不充分,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节约成本。

A Conductive Component and Graphite Boat Component for Graphite Bo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ductive component and a graphite boat component for a graphite boat,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graphite boat. The conductive assembly for the graphite boa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n electrode tube and an electrode rod, which are hollow and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electrode opening of the graphite boat. The electrode tube includes an elastic part which can be extended or contracted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electrode rod can be movably inserted into the electrode tube, and the elastic part can be opened when the electrode rod is inserted into the elastic part to make the elastic part contact with the electrode opening conductive. \u3002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full contact between the elastic part and the electrode opening by inserting the electrode rod into the elastic part and extruding the elastic part, thus avoiding inadequate contact due to the serious wear of the electrode opening, reducing the generation of defective products and sav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及石墨舟组件
本技术涉及石墨舟
,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组件及石墨舟。
技术介绍
石墨舟是一种使用寿命很长的模具,其在电池片等的加工中广泛应用。请参阅图1和图2,电极杆210’是一种与石墨舟匹配使用的工装,其用于插入至石墨舟100’的电极口中为石墨舟100’导电。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电极杆210’会磨损石墨舟100’的电极口,造成接触不良,影响石墨舟100’的正常工作,导致石墨舟所加工的产品的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电性能可靠的导电组件和石墨舟。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该导电组件包括:电极管,其为中空结构且能够插入至石墨舟的电极口中,所述电极管包括可沿径向撑开或收缩的弹性部;以及电极杆,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电极管中,所述电极杆插入至所述弹性部中时能够撑开所述弹性部以使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电极口接触导电。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电极管与所述电极杆之间,并能够提供使所述电极杆脱离所述弹性部的弹力。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杆包括:杆主体;以及限位部,其设置于所述杆主体的一端,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电极管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包括沿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锁紧片,每个所述锁紧片的两侧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锁紧片的侧部搭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的内径沿插入所述电极口的方向递减。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沿插入所述电极口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呈圆柱状,所述第二管段呈圆台状或者圆锥状,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沿插入所述电极口的方向递减;或所述弹性部整体呈圆锥状或圆台状,且所述弹性部的外径沿插入所述电极口的方向递减。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管还包括安装管,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安装管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管包括圆台管,所述圆台管的外径沿插入所述电极口的方向递减,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圆台管的外径较小端。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管还包括圆柱管,所述圆柱管设置于所述圆台管的外径较大端,所述电极杆能从所述圆柱管插入至所述圆台管。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舟组件,包括石墨舟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导电组件,电极管包括可沿径向撑开或收缩的弹性部,可以通过将电极杆插入至弹性部中挤压撑开弹性部,来保证弹性部与电极口充分接触,不会因为电极口磨损严重而导致接触不充分,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节约成本;另外,在使用结束时,电极杆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弹出顺利断电,使导电组件和石墨舟分离,节约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石墨舟用电极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石墨舟用电极杆与石墨舟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石墨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极管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00’、石墨舟;210’、电极杆;100、石墨舟;200、导电组件;110、电极口;210、电极管;220、电极杆;230、弹性件;211、弹性部;212、安装管;2111、锁紧片;2112、第一管段;2113、第二管段;2121、圆柱管;2122、圆台管;221、杆主体;222、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石墨舟组件,如图3所示,其包括石墨舟100和导电组件200,石墨舟100上设置有电极口110,导电组件200能够插入至电极口110中与电极口110接触导电。如图4所示,导电组件200包括电极管210、电极杆220和弹性件230,电极管210为中空结构,电极管210能够插入至石墨舟100的电极口110中导电,电极管210包括可沿径向撑开或收缩的弹性部211;电极杆220可活动地穿设于电极管210中,电极杆220插入至弹性部211中时能够撑开弹性部211以使弹性部211与电极口110接触导电,弹性件230设置于电极管210与电极杆220之间,并能够提供使电极杆220脱离弹性部211的弹力。弹性件230优选但不局限为弹簧。弹性件230的安装方式不限,但为了结构简单,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极杆220包括杆主体221和限位部222,限位部222设置于杆主体221的一端,且具体地,限位部222设置于杆主体221的远离电极口110的一端,即电极杆220大致呈T形,弹性件230设置于限位部222与电极管210之间。弹性件230为弹簧时,弹性件230优选为套设于杆主体221上。需要说明地是,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弹性件230。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导电组件200,将现有的一体式非弹性电极杆改设为包括电极管210和电极杆220,且电极管210包括可沿径向撑开或收缩的弹性部211,可以通过将电极杆220插入至弹性部211中挤压撑开弹性部211,来保证弹性部211与电极口110充分接触,不会因为电极口110磨损严重而导致接触不充分,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节约成本;另外,在使用结束时,电极杆220可在弹性件230的作用下自动弹出顺利断电,使导电组件200和石墨舟100远离,节约人力。继续参阅图4和图5,弹性部211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四个锁紧片2111。需要说明地是,锁紧片2111的具体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能够满足至少为两个即可,以实现弹性部的可沿径向撑开和伸缩即可,例如为两个、三个或者五个。为了保证有效导电,每个锁紧片2111的两侧分别和与其相邻的锁紧片2111的侧部搭接。例如,其中一个锁紧片2111的一个侧部搭接于相邻锁紧片2111的侧部的外侧,另一个侧部搭接于另一个相邻的锁紧片2111的内侧。相邻锁紧片2111间的搭接面优选为斜面,以便于相邻锁紧片2111间的相对运动。继续参阅图4,弹性部211的内径沿插入电极口110的方向递减,以保证电极杆220能够有效与弹性部211的内壁接触并对弹性部211进行挤压。为了保证弹性部211与电极杆220和电极口110均能优选接触导电,弹性部211沿插入电极口110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管段2112和第二管段2113,第一管段2112呈圆柱状,第二管段2113呈圆台状或者圆锥状,第二管段2113的外径沿插入电极口110的方向递减。第二管段2113的外径较大端的外径和第一管段2112的外径相等。当然,弹性部21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能够保证弹性部211的靠近电极口110的一端的外径沿插入电极口110的方向呈递减趋势即可,例如,弹性部211整体呈圆锥状或圆台状,且弹性部211的外径沿插入电极口110的方向递减。为了保证电极杆220与弹性部211的有效接触,弹性部211的靠近电极杆220的一端的内径等于或者略大于杆主体221的外径。例如杆主体221的外径为2-3mm,弹性部211的靠近电极杆220的一端的内径为5-10mm。继续参阅图4和图5,本具体实施方式电极管210还包括安装管212,弹性部211设置于安装管212的一端。具体地,安装管212包括圆柱管2121和圆台管2122,圆台管2122的外径沿插入电极口110的方向递减,圆柱管2121设置于圆台管2122的外径较大端,弹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200)包括:电极管(210),其为中空结构且能够插入至石墨舟(100)的电极口(110)中,所述电极管(210)包括可沿径向撑开或收缩的弹性部(211);以及电极杆(220),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电极管(210)中,所述电极杆(220)插入至所述弹性部(211)中时能够撑开所述弹性部(211)以使所述弹性部(211)与所述电极口(110)接触导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200)包括:电极管(210),其为中空结构且能够插入至石墨舟(100)的电极口(110)中,所述电极管(210)包括可沿径向撑开或收缩的弹性部(211);以及电极杆(220),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电极管(210)中,所述电极杆(220)插入至所述弹性部(211)中时能够撑开所述弹性部(211)以使所述弹性部(211)与所述电极口(110)接触导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200)还包括:弹性件(230),其设置于所述电极管(210)与所述电极杆(220)之间,并能够提供使所述电极杆(220)脱离所述弹性部(211)的弹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杆(220)包括:杆主体(221);以及限位部(222),其设置于所述杆主体(221)的一端,所述弹性件(230)设置于所述限位部(222)与所述电极管(21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11)包括沿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锁紧片(2111),每个所述锁紧片(2111)的两侧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锁紧片(2111)的侧部搭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舟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11)的内径沿插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轩王续费正洪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