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池模组及其安装配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326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13
一种连接结构,应用于由电芯成组为电池模组及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安装配件所组成的配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端板的第一连接件,设置于侧板并具有中空的腔体的第二连接件,具有螺杆与螺纹面的螺栓,以及设置于模组安装梁上的螺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中以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端板,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腔体,并通过螺纹面以锁固于所述螺孔内,以使相互连接的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从而形成电芯的装配结构,且通过穿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所述螺杆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产生物理膨胀,以令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表面压紧贴合,以保证电芯装配结构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电池模组及其安装配件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动力电池系统的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连接技术。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领域中,机械强度的可靠性与能量密度的提升是影响动力电池系统整体水平的关键。一般而言,动力电池系统的整体机械强度的可靠性取决于其机械结构件自身的机械强度与各个机械结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自身的机械强度的保证来源于所选取材料的合理性,而结构件连接强度的保证则来源于连接方式的选取,例如焊接、铆接、螺接、胶接等借助外部材料的连接方式,或力连接、形状连接等不借助外部材料的连接方式。在动力电池系统中,用于装配电芯的端板与侧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连接以及螺栓连接(即螺接),这两种连接方式虽然可以保证端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但是两者都需要通过单独的工序来完成连接,因此,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螺栓连接的使用还增加了相关结构件,不利于能量密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可在保证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连接强度。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可以提高电池系统制造效率与能量密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应用于由电芯成组为电池模组及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安装配件所组成的配装结构,所述装配结构至少包括端板、侧板、与模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其沿着所述端板的侧缘而设置;第二连接件,其沿着所述侧板的侧缘而设置,并具有中空的腔体;螺栓,其具有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杆的一端的螺纹面;以及螺孔,其设置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中,以使所述侧板与所述端板相互连接,且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腔体,并通过所述螺纹面以锁固于所述螺孔内,以使相互连接的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从而形成所述装配结构;且其中,通过穿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所述螺杆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产生物理膨胀,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表面压紧贴合。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外形与所述弧形槽相适配的中空柱体。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栓还具有安装面,其设置于所述螺杆上相对于所述螺纹面的另一端。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且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中,以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齐平,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齐平,并通过令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腔体并锁固于所述螺孔中,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端顶靠于所述螺栓的安装面上,并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四端顶靠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以使相互连接的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锁固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靠近所述螺纹面的部分外表面形成锥面。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整体外表面形成锥面,且由所述安装面的一端向所述螺纹面的一端逐渐缩小。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随着所述螺栓的所述螺纹面旋转锁固于所述螺孔内,借由形成有锥形面的所述螺杆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外表面逐渐膨胀,而令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表面之间依次从有间隙到接触,并从接触到压紧贴合。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随着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外表面逐渐膨胀,而依次从有间隙到接触,并从接触到紧密相互扣合。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由弹性材料所制成。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结构,通过卡合第一与第二连接件的方式而连接电芯的侧板与端板,且通过在第二连接件的内部穿设螺栓,以使卡合于内部的第二连接件产生物理膨胀,从而使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与卡合于外部的第一连接件的内表面之间压紧贴合,从而确保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本申请的连接结构可以省去端板与侧板之间单独的连接工艺,且仅用一个螺栓即可同时实现端板、侧板以及模组安装梁之间的连接固定,可以减少连接结构的装配组件,从而提高制造效率与能量密度。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所示的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所示的电池模组的装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以及图3至图6为显示本申请的连接结构的不同实施例示意图。元件标号1连接结构11第一连接件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第一定位部12第二连接件121腔体122第三端123第四端124第二定位部13螺栓131螺杆132螺纹面133安装面14螺孔2电芯21绝缘面大面22绝缘面侧面23绝缘面底面3装配结构31端板32侧板321侧板内表面322侧板支撑结构33模组安装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请参阅图1,其为显示本申请的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连接结构1应用于电芯2的装配结构3,其中,装配结构3可包括端板31、侧板32与模组安装梁33。配合参阅图2,于本实施例中,装配结构3具有两个端板31与两个侧板32,其将电芯2围设于其中以组成电池模组(如图3所示)。再者,于图2或图3所示的电池模组中,端板31与电芯2的绝缘面大面21之间可以是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抑或留有间隙中的任意一种;各电芯2的绝缘面大面21之间亦可为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或留有间隙中的一种,而侧板内表面321与电芯2的绝缘面侧面22之间也可以为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中的一种。于本实施例中,侧板32还具有位于底部的侧板支撑结构322,其可与电芯2的绝缘面底面23之间也可以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中的一种。请配合参考图4,于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底部安装于模组安装梁33上,以借由模组安装梁33承载图3所示的电池模组。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为论述及展示的方便,而仅选择显示了上述三种配件,然而,电池模组的实际组成构件并不仅局限于上述三种。本申请的连接结构1主要包括第一连接件11(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件12(如图2所示)、螺栓13(如图1所示)以及螺孔14(如图1所示)。请参阅图2,第一连接件11沿着端板31的侧缘而设置,也就是在每个端板31的两个纵向的侧面边缘处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则是沿着侧板32的侧缘而设置,亦即,在每个侧板32的两个纵向的侧面边缘处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件12,且每个第二连接件12分别具有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应用于由电芯成组为电池模组及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安装配件所组成的配装结构,所述装配结构至少包括端板、侧板与模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其沿着所述端板的侧缘而设置;第二连接件,其沿着所述侧板的侧缘而设置,并具有中空的腔体;螺栓,其具有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杆的一端的螺纹面;以及螺孔,其设置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中,以使所述侧板与所述端板相互连接,且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腔体,并通过所述螺纹面以锁固于所述螺孔内,以使相互连接的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从而形成所述装配结构;且其中,通过穿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所述螺杆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产生物理膨胀,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表面压紧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应用于由电芯成组为电池模组及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安装配件所组成的配装结构,所述装配结构至少包括端板、侧板与模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其沿着所述端板的侧缘而设置;第二连接件,其沿着所述侧板的侧缘而设置,并具有中空的腔体;螺栓,其具有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杆的一端的螺纹面;以及螺孔,其设置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中,以使所述侧板与所述端板相互连接,且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腔体,并通过所述螺纹面以锁固于所述螺孔内,以使相互连接的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模组安装梁上,从而形成所述装配结构;且其中,通过穿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所述螺杆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产生物理膨胀,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表面压紧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外形与所述弧形槽相适配的中空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还具有安装面,其设置于所述螺杆上相对于所述螺纹面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且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程辉邓华才梁铨石建珍赵政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聚杭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