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73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其包括:支撑钢筋、固定板和钢筋网,支撑钢筋上端面上开有定位孔,支撑钢筋上端侧面开有环形槽,支撑钢筋上端对称设有凹槽,环形槽下方设有固定孔,支撑钢筋上缠绕有卷材,固定板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内设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内设有定位柱,第二固定环内部对称设有凸块,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两侧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穿接有对拉螺栓。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解决了卷材与支撑钢筋之间产生裂缝,增加漏水隐患的技术问题,通过固定环与支撑钢筋、钢筋网紧密连接,有效的增加了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
本技术属于屋面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
技术介绍
在坡屋面施工过程中,结构中预留支撑钢筋头会穿过防水层,由于屋面坡度较大,为确保防水保护层及面层不坠落,会根据设计要求在屋面浇筑过程中预留支撑钢筋头,支撑钢筋头与屋面的防水保护层内的钢筋网片相连,由于屋面从内到外要先做保温层、保温保护层、防水层后再做防水保护层,所以支撑钢筋头需要穿过防水层,在支撑钢筋头穿过防水层的部位,需将防水卷材卷到支撑钢筋上,以达到防水作用。但时间久了,支撑钢筋会热胀冷缩,使卷材与支撑钢筋接触部位会产生裂缝,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支撑钢筋松动,且会在支撑钢筋与卷材接触的部位往屋面里渗水,留下漏水的隐患,而且每个屋面上的支撑钢筋头数量多,加大了漏水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以解决支撑钢筋热胀冷缩,会导致支撑钢筋松动,且使卷材与支撑钢筋接触部位会产生裂缝,会在支撑钢筋与卷材接触的部位往屋面里渗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其包括:支撑钢筋、固定板、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钢筋网,所述支撑钢筋上端面上开有定位孔,所述支撑钢筋上端侧面开有环形槽,所述支撑钢筋上端对称设有凹槽,所述环形槽下方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钢筋上缠绕有卷材,所述固定板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内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内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固定环内部对称设有凸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两侧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穿接有对拉螺栓,所述固定板侧面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卡扣,所述固定板上端面设有卡块,所述钢筋网置于卡扣内,所述卡扣和卡块卡接。本技术如上述的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进一步,所述凹槽和环形槽深度相同,所述凹槽贯穿至环形槽,所述凸块厚度略小于凹槽和环形槽的深度,所述固定孔贯穿支撑钢筋,所述对拉螺栓与固定孔间隙配合。本技术如上述的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进一步,所述定位孔位于支撑钢筋上端面中心处,所述定位柱位于第二固定环中心处,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柱间隙配合,所述支撑钢筋上方与第二固定环间隙配合,所述支撑钢筋缠绕卷材后与第一固定环间隙配合。本技术如上述的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进一步,所述卡扣中间处开有槽,所述钢筋网上的横纵钢筋交界处穿过卡扣中间的槽。本技术如上述的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进一步,所述凹槽与固定孔之间间隔角度为90度,所述凸块和螺栓孔之间间隔角度为9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固定环上的凸块穿过支撑钢筋上的凹槽,然后与环形槽进行接触,对支撑钢筋初步固定,配合对拉螺栓,进一步将支撑钢筋固定,随后通过固定板上的卡扣与钢筋网紧密连接,即使卷材与支撑钢筋间产生了裂缝,有固定板的保护也不会漏水,有效的增加了防水效果。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撑钢筋的细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固定板与固定环连接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对拉螺栓与固定环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固定板与转轴、卡扣和卡块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钢筋;2、定位孔;3、凹槽;4、环形槽;5、固定孔;6、卷材;7、固定板;8、第一固定环;9、螺栓孔;10、第二固定环;11、定位柱;12、凸块;13、对拉螺栓;14、转轴;15、卡扣;16、卡块;17、钢筋网。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图5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其包括:支撑钢筋1、固定板7、第一固定环8、第二固定环10和钢筋网17,支撑钢筋1上端面上开有定位孔2,支撑钢筋1上端侧面开有环形槽4,支撑钢筋1上端对称设有凹槽3,环形槽4下方设有固定孔5,支撑钢筋1上缠绕有卷材6,固定板7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环8,第一固定环8内设有第二固定环10,第二固定环10内设有定位柱11,第二固定环10内部对称设有凸块12,第一固定环8和第二固定环10两侧设有螺栓孔9,螺栓孔9内穿接有对拉螺栓13,固定板7侧面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上安装有卡扣15,固定板7上端面设有卡块16,钢筋网17置于卡扣15内,卡扣15和卡块16卡接。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凹槽3和环形槽4深度相同,凹槽3贯穿至环形槽4,凸块12厚度略小于凹槽3和环形槽4的深度(优选凸块12厚度小于凹槽3和环形槽4深度较大者的0.2mm-1mm),固定孔5贯穿支撑钢筋1,对拉螺栓13与固定孔5间隙配合。凸块12穿过凹槽3,转动支撑钢筋1使得凸块12置于环形槽4内后,可对支撑钢筋1进行初步固定。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孔2位于支撑钢筋1上端面中心处,定位柱11位于第二固定环10中心处,定位孔2和定位柱11间隙配合,支撑钢筋1上方与第二固定环10间隙配合,支撑钢筋1缠绕卷材6后与第一固定环8间隙配合。通过将定位孔2插在定位柱11内,可对支撑钢筋1进行定位,便于凸块12穿过凹槽3,支撑钢筋1上方与第二固定环10间隙配合,便于支撑钢筋1在第二固定环10内转动。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卡扣15中间处开有槽,钢筋网17上的横纵钢筋交界处穿过卡扣15中间的槽,由于钢筋网17是多根支撑钢筋横纵连接而成,卡扣15中间的槽使得横纵钢筋交界处穿过,提高了实用性。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凹槽3与固定孔5之间间隔角度为90度,凸块12和螺栓孔9之间间隔角度为90度。凹槽3与凸块12位置对应,固定孔5与螺栓孔9位置对应,可便于结构之间的连接。使用原理及流程:将支撑钢筋1上的定位孔2对准第二固定环10内的定位柱11,且使凹槽3与凸块12位于同一直线上,将支撑钢筋1插接进第二固定环10内,且同时使得缠绕卷材6部分的支撑钢筋1置于第一固定环8内,随后将支撑钢筋1进行转动,使凸块12置于环形槽4内,对支撑钢筋1进行初步固定,转动90度后,使得固定孔5和螺栓孔9位于同一直线上,将对拉螺栓穿过固定孔5与螺栓孔9内,对支撑钢筋1进一步固定,避免了支撑钢筋松动的情况;随后将钢筋网17上的钢筋置于固定板7上方的卡扣15内,且将钢筋网17上的横纵钢筋交界处置于卡扣15中间的凹槽内,随后将卡扣15卡在卡块16上,使得固定板7与钢筋网17紧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钢筋、固定板、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钢筋网,所述支撑钢筋上端面上开有定位孔,所述支撑钢筋上端侧面开有环形槽,所述支撑钢筋上端对称设有凹槽,所述环形槽下方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钢筋上缠绕有卷材,所述固定板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内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内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固定环内部对称设有凸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两侧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穿接有对拉螺栓,所述固定板侧面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卡扣,所述固定板上端面设有卡块,所述钢筋网置于卡扣内,所述卡扣和卡块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钢筋、固定板、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钢筋网,所述支撑钢筋上端面上开有定位孔,所述支撑钢筋上端侧面开有环形槽,所述支撑钢筋上端对称设有凹槽,所述环形槽下方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钢筋上缠绕有卷材,所述固定板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内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内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固定环内部对称设有凸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两侧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穿接有对拉螺栓,所述固定板侧面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卡扣,所述固定板上端面设有卡块,所述钢筋网置于卡扣内,所述卡扣和卡块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穿防水层的金属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大伟吕豪刘阳张敏牛合明李帅张庆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