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67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基坑内的受力板和斜支撑杆,受力板靠近地面端开设有容纳腔,受力板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将容纳腔盖住的盖板,受力板的顶端设置有将盖板固定在水平位置的固定件,盖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通行孔,盖板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将通行孔遮盖的遮板,盖板转动设置有卷线轮,卷线轮上固定绕设有绳梯,盖板上设置有驱动卷线轮转动的驱动组件,盖板盖合在容纳腔上时,卷线轮以及驱动组件均处在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工人在下到基坑内时不再需要自己携带爬梯,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且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路人攀爬进入基坑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工程是保护地下空间明挖施工顺利进行和周边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临时支护和土体加固工程,现有的支撑系统主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为了保证基坑的顺利施工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通常在基坑与基坑侧壁间设置支护结构,基坑支护结构的作用是阻止基坑外的地下水和土流入基坑内。授权公告号为CN2075973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受力板和斜支撑杆,受力板中上部上固定设置有横向加强柱,基坑内设置有灌注桩,斜支撑杆的下端与灌注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斜支撑杆包括套杆和套接在套杆中的滑动杆,套杆内沿其轴向设置有滑槽,滑块上沿套杆轴向固定设置有第一锁合部,滑槽内设置有第二锁合部;斜支撑杆的长度可以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但上述技术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受力板在安装后,工人很可能需要定期下到基坑内进行后续的检查工作,因此需要工人带着扶梯以便进出基坑,但每次检查时都需要携带扶梯很很不方便,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而直接在受力板表面直接设置扶梯,一些路人很可能看到后去攀爬而产生安全隐患,从而需要对上述技术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具有减少工人的工作量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路人攀爬进入基坑内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在基坑内的受力板和斜支撑杆,所述受力板靠近地面端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受力板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将容纳腔盖住的盖板,所述受力板与盖板的铰接处位于容纳腔的上边沿,所述受力板的顶端设置有将盖板固定在水平位置的固定件,所述盖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通行孔,所述盖板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将通行孔遮盖的遮板,所述盖板靠近容纳腔侧的板面上且位于通行孔处转动设置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固定绕设有绳梯,所述绳梯包括两根竖直垂向基坑底部的尼龙绳和固定在两根所述尼龙绳之间的若干横杆,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驱动卷线轮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盖板盖合在容纳腔上时,所述卷线轮以及驱动组件均处在所述容纳腔内。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下到基坑内时,将盖在容纳腔上的盖板转动并使盖板的板面处于水平状态,接着用固定件将盖板固定在水平位置,打开遮板,启动驱动组件,让卷线轮开始转动,由于卷线轮上固定绕设有绳梯,因此卷线轮转动后绳梯上的尼龙绳会逐渐往基坑底部延伸,当绳梯与基坑底部接触后,关闭驱动组件,此时工人通过通行孔爬到绳梯上,脚踩在尼龙绳之间的横杆上,便能够下到基坑内;检查完上来后,启动驱动组件将绳梯重新卷到卷线轮上,然后取下固定件将盖板重新盖合在容纳腔内,此时驱动组件以及卷线轮均处在容纳腔内,不易被看见。这样设置后使得工人在下到基坑内时不再需要自己携带爬梯,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且盖板盖合在容纳腔上时,使得除了工人之外的其他路人并不能察觉的容纳腔内的绳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路人攀爬进入基坑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安全隐患。进一步,所述盖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受力板的顶端设置有与挂钩扣接的第一挂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把盖板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只需要将挂在第一挂环上的挂钩取下,然后手动拉动牵引绳即可将盖板转动,不需要工人匍匐在基坑处的地面伸手去翻开盖板,降低了工人掉落至基坑内的风险,也达到方便转动盖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受力板顶端的立柱以及设置在立柱顶端的第二挂环,所述立柱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挂钩挂在第二挂环上时,所述牵引绳呈拉伸状态且盖板处于水平位置,此时所述牵引绳、盖板以及立柱所形成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牵引绳拉动使得盖板处在水平位置时,将牵引绳上的挂钩挂在立柱顶端的第二挂环上,这时牵引绳、盖板以及立柱所形成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而且牵引绳呈拉伸状态,盖板也处于水平位置,工人便能够较为稳定地站在盖板上,从而达到方便固定盖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盖板靠近容纳腔侧的板面上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卷线轮一端的轴心同轴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卷线轮的一端轴心同轴连接,因此启动转动电机后,卷线轮便会随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此时绳梯便会从卷线轮上卷出;而反转转动电机,绳梯会重新收卷到卷线轮上,从而达到实现绳梯自动收卷与卷出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盖板靠近容纳腔侧设置有两根长度方向与盖板的板面相垂直的支杆,所述支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卷线轮处于两根所述支杆之间,所述卷线轮上远离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的连接杆,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另一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且与滚动轴承过盈配合。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上的滚动轴承与卷线轮的两端转动配合,从而使得卷线轮在受到转动电机的驱动而转动时也能够稳定固定在盖板上。进一步,所述遮板上远离遮板与盖板的铰接处的端部设置有凸边,所述盖板上靠近通行孔处开设有与凸边相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行孔连通,所述凸边上设置用于将遮板固定在遮盖通行孔的位置的连接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盖上遮板时,转动遮板使得凸边贴入凹槽内,用连接件将凸边固定在凹槽内,从而使得遮板完全地将通行孔盖住;打开遮板时,将连接件取下,转动遮板使得凸边脱离凹槽,从而使得通行孔暴露出来。凸边、凹槽以及连接件的设置使得遮板在盖在通行孔上后,遮板能够完全地将通行孔盖住,从而让行人不易察觉到通行孔的存在。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凸边上的第一磁铁块,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一磁铁块相吸附的铁条。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凸边固定在凹槽时,只需要将凸边上的第一磁铁块与铁条贴合即可,由于第一磁铁块本身的磁力效果,在与铁条贴合后能够相互吸住,从而使得凸边被固定在凹槽内,达到固定方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遮板上设置有提拉把手。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提拉把手的设置能方便将遮板从通行孔处拉开。进一步,所述遮板与盖板的铰接处设置有用于使得遮板始终具有向远离通行孔侧转动趋势的扭簧,所述扭簧的扭力小于第一磁铁块的吸附力。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扭簧的设置使得遮板被拉开后会自动向远离通行孔侧转动,从而不易出现拉开遮板后遮板受到重力作用再次盖合在通行孔上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转动电机、卷线轮以及绳梯的设置使得工人在下到基坑内时不再需要自己携带爬梯,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且盖板盖合在容纳腔上时,使得除了工人之外的其他路人并不能察觉的容纳腔内的绳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路人攀爬进入基坑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安全隐患;二、扭簧的设置使得遮板被拉开后会自动向远离通行孔侧转动,从而不易出现拉开遮板后遮板受到重力作用再次盖合在通行孔上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隐藏一根牵引绳的部分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C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受力板;11、斜支撑杆;12、容纳腔;13、第一挂环;2、盖板;21、通行孔;22、卷线轮;221、连接杆;23、牵引绳;231、挂钩;24、转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在基坑内的受力板(1)和斜支撑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1)靠近地面端开设有容纳腔(12),所述受力板(1)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将容纳腔(12)盖住的盖板(2),所述受力板(1)与盖板(2)的铰接处位于容纳腔(12)的上边沿,所述受力板(1)的顶端设置有将盖板(2)固定在水平位置的固定件(3),所述盖板(2)的板面上开设有通行孔(21),所述盖板(2)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将通行孔(21)遮盖的遮板(26),所述盖板(2)靠近容纳腔(12)侧的板面上且位于通行孔(21)处转动设置有卷线轮(22),所述卷线轮(22)上固定绕设有绳梯(4),所述绳梯(4)包括两根竖直垂向基坑底部的尼龙绳(41)和固定在两根所述尼龙绳(41)之间的若干横杆(42),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驱动卷线轮(2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盖板(2)盖合在容纳腔(12)上时,所述卷线轮(22)以及驱动组件均处在所述容纳腔(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在基坑内的受力板(1)和斜支撑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1)靠近地面端开设有容纳腔(12),所述受力板(1)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将容纳腔(12)盖住的盖板(2),所述受力板(1)与盖板(2)的铰接处位于容纳腔(12)的上边沿,所述受力板(1)的顶端设置有将盖板(2)固定在水平位置的固定件(3),所述盖板(2)的板面上开设有通行孔(21),所述盖板(2)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将通行孔(21)遮盖的遮板(26),所述盖板(2)靠近容纳腔(12)侧的板面上且位于通行孔(21)处转动设置有卷线轮(22),所述卷线轮(22)上固定绕设有绳梯(4),所述绳梯(4)包括两根竖直垂向基坑底部的尼龙绳(41)和固定在两根所述尼龙绳(41)之间的若干横杆(42),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驱动卷线轮(2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盖板(2)盖合在容纳腔(12)上时,所述卷线轮(22)以及驱动组件均处在所述容纳腔(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牵引绳(23),所述牵引绳(23)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231),所述受力板(1)的顶端设置有与挂钩(231)扣接的第一挂环(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设置在受力板(1)顶端的立柱(31)以及设置在立柱(31)顶端的第二挂环(32),所述立柱(31)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挂钩(231)挂在第二挂环(32)上时,所述牵引绳(23)呈拉伸状态且盖板(2)处于水平位置,此时所述牵引绳(23)、盖板(2)以及立柱(31)所形成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谭家礼刘川刘磊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